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2009-11-09阴美娜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育资源思想品德

阴美娜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潮头初现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而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的“断乳期”“危险期”,中国的独生子女更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如何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进取、真诚善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将是思想品德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

1.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国外心理学家卫特的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人格特性有:合作、民主的态度;善良、耐心、体谅人;兴趣广;有令人喜悦的仪表、风度;公正无私;有幽默感(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智慧);性情温和、行为坚毅;关心学生,对学生问题有兴趣;工作具有灵活性;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对所教学科异常精通熟练。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说教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优化自己的性格结构,完善自己的人格。

2.挖掘《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它很少直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蕴含于社会知识中。因此,要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深入挖掘《思想品德》课中的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挖掘,需要社会老师有“透视”的眼光,能看到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充分挖掘社会课程中的“潜台词”,把文章做足。

2.1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综合性。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对人文科学知识,甚至是自然科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综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2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思想品德是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为初中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他们学习的方向,挑选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为学生所认同。因此,教师须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取舍,特别要挑选那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材料,充分运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综合认识水平。

2.3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生动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只有对其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进行强烈的刺激,才有利于其理性知识的获得。人教版的思想品德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方面力图突破传统教材的窠臼,使新教材充满时代气息。精美的图片、有趣的阅读卡、生动的语言,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教师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素材。

3.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在思想品德课中也不断出现新的教学模式,发挥着不同的健康教育作用。

3.1师生交往对话式

与“一灌到底”“我讲你听”的老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倡交往对话式教学方法。而心理教育本质上也就是一种交往──生成性实践,“是以师生相互承认,尊重对方的存在为基础,通过师生间的话语交往、精神交往、思想交往等活动,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能力,丰富学生个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交往昭示着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互惠互动,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置身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得到开发和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3.2合作探究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因此,合作探究式不失为是满足学生这种需要的好的教学模式。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3自主开放式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要有“想学”的欲望,而且要有“会学”的能力。新课程也要求学生能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在社会大课堂里,自主开放地学习。

收稿日期:2009-09-17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教育资源思想品德
选择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