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之我见
2009-11-05李偶群
李偶群
摘要: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须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进程中,寻求满足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其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不进行完全成本核算,也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按照行业分类,事业单位会计可划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农、林、水利、勘探事业单位会计等,且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必须要面临的内容。
1会计核算基础混乱
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其意在强调事业单位在核算时对专业业务收支采取收付实现制为结账基础,不计算费用成本及盈亏,只对经营性收支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为结账基础,来计算成本和盈亏。这便造成在专业业务收支和经营业务收支难以划分的状况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出现混乱,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会使某些会计人员为自己混用这两种会计核算基础,调节账表寻找借口。同时,在专业业务上的收付实现制实际操作中存在“二重性”缺陷,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单位预算外资金所占比例逐渐加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单靠国家拨款并不能满足其全部需要,则还须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收付实现制反映出的现金收付和收入、费用不存在配比关系,很难对事业单位的产出进行费用核算,进而无法适应以绩效为导向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需要。
2财务账表有缺陷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主要有两大缺陷,其一资产负债表设计不合理,其二缺乏现金流量表。尤其是后者,对事业单位来讲,收入支出表建立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使得财务报表反映出的结余和现金的结余基本相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单位现金变动和支付能力了解的需要,因而现金流量表一般不被采用,但实际的现金收支对一个单位的预算管理更为重要,现金流量表也恰恰能能够更好地满足财政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由于实际的现金收支对预算管理更为重要,而现金流量表又恰好能满足财政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所以,在预算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便显得不是很准确。
3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
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方面,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单位存在较大差别,但这些区别之处往往成为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管理瓶颈。比如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有问题,当增加固定资产时,事业单位会计常用做法是,第一笔: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专款支出)、贷——银行存款,第二笔:借——固定资产、贷——同定基金,由于两笔会计分录间缺乏内在联系,使得第二笔分录极易出现漏记,进而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再如事业单位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够基金,而非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使固定资产的折旧数得不到反映,而无法根据经营的需要科学地得出应补充的固定资产数,并且折旧数无法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致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正确反映其净值,最终出现资产和净资产虚增的局面。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自1998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初步创建并启动。对比原有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变主要表现为:
1会计主体发生变化
在原有会计制度中,预算资金活动是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意味着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使得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十分淡薄。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此规定将事业单位明确为一个会计主体,这不仅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自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主动谋求自身发展。
2会计要素有所改变
在原有会计制度中,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是三个会计要素,即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显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而并未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的会计制度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以及支出确定为五个会计要素,体现出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并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相关方面的需要。
3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
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中,会计报表多为财政服务,主要包括资金活动情况表、经费支出明细表、拨入经费增减情况表、差额单位收支情况表、预算外收支明细表、专用基金收支明细表和产品收益表等内容。按照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成为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这一实质性改变突出了基本会计报表的地位、简化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流程、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促进了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工作的开展。
4确立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原有会计制度只针对会计核算方法作出规定,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却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定。为了统一协调各部门、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首次集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5形成独立的会计法规体系
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已与原有的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取“准则”+“制度”的规范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在性质、经济业务活动、财务管理要求、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收支情况复杂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而事业单位之所以采用“准则”+“制度”的规范模式,一则由于事业单位涉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较多行业,且各行业在经济业务、活动方式、会计核算要求、会计管理水平、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等问题上差别较大,须有高层次的会计准则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比性,二则由于会计准则层次较高、内容更具指导性,则更利于基层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具体操作。
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1实行统一的权责发生制
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这一规定下,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而不进行成本核算,则很难对非经营性业务实施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虑,则容易造成费用难以合理分摊、成本无法准确核算,最终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则事业单位会计应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全面核算成本,以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2会计报表中增加现金流量表
在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实务中,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三大会计报表之一,也是管理部门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这主要由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决定的。随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从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也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用以动态反映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并与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相统一。
3增加累计折旧科目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固定资产是否要计提折旧的规定较为模糊,而只是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毁损等做了一般性阐述。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往往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当作净资产的一部分,而非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折旧。但这并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的配比原则,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加以改进,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折旧基金”,设置“累计折旧”科目。
四、结语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展开,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事业单位也和企业一样,相对独立地拥有资产,承担其负债,运行其业务。尽管事业单位更注重社会效益,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观念,以做到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而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业务,这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