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殿堂静悄悄(外一篇)
2009-11-05丁晨
丁 晨
丁晨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散文、随笔多篇,现任陕西省交通作协主席,《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
初冬时节,利用在北京开会之余,出版社的朋友约我去了京城一个静谧之地——走进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早就听说北京城有一座由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巴金先生倡导修建的现代文学馆,却不知是何物?因而,我对文学馆心仪已久。
但当你一踏入这座庄重、典雅具有充足采光和庭院式优美环境的中国式现代建筑——中国现代文学馆,你就立马被它神奇、大胆和新颖的设计,馆内色彩斑斓的藏品、展品和布局所震撼和感染。它不是一般普通的博物馆,而是一座集文学博物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文学研究中心和文学交流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博物馆。
据说除了日本、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有规模很小的文学馆外,对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人们真不知道文学馆为何物。
中国现代文学馆现已建成的新馆占地46亩,约3万平方米,有A、B两座建筑群和一座大花园。A座包括文学博物馆、文学档案馆和文学图学馆。B座包括多功能厅、展厅、影视部和机房等。
文学馆虽内藏丰富、环境优雅,但我以为最吸引人眼球、能让人驻足参观的是馆内20世纪文学大师风采展、作家文库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文学馆展厅外绝妙的布局也引人注目。
“20世纪文学大师展”是文学馆常设展览的重头戏。
布展在中央展厅首层,共选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七位大师。但立意都别出心裁和个性化,力戒千篇一律。譬如,表现鲁迅先生就选中他在北京旧居中的“老虎尾巴”,将原样按一比一比例“克隆”出来,再加上一尊精心制作的先生的蜡像。鲁迅先生栩栩如生地坐在书桌旁的藤椅上,仰头望着窗外后院中的树,宛如他在《野草》中写的那样:“在我的后园,又可以看见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再如要表现文学巨人郭沫若有很大的难度,便换了一种近似田园化的手法。将郭老最有特色的一篇散文《银杏》全文抄录在墙上。然后将一株真的银杏树,立在墙角,地上撒满了金黄的银杏叶。模拟的郭老由他的垂花门中笑眯眯地走来,让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化巨匠感到可亲可信可佩。
“作家文库”令参观者顿足沉思,流连忘返。
“文库”里全都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整批捐赠的藏书、期刊和文学资料。文学馆专门辟出书房、书柜建立以其作家姓名命名的“文库”。目前已建立84座文库。除了“巴金文库”、“冰心文库”、“夏衍文库”等众多名作家文库外,我看到“胡风文库”令人注目,胡风的遗像悬挂在模拟的胡风书屋内,让人看了对这位共和国历史上最早最大文化界冤假错案的受害人胡风——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终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了应有的地位,感到欣慰和沉重。而这些中国以前的教科书和文学史是不曾有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是文学馆最主要的展览,曾荣获国家“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这个展览可以说是全国首创,是我们整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像其它教科书那样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而是从上世纪白话文兴起开始到当代,不论其政治态度和风格流派如何,包括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作家作品、作家档案都在收藏和展览之列。
“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没有落入程式化俗套,而刻意在构建文学与建筑、文学与雕刻、文学与美术、文学与电影相统一的殿堂,是文学由呆板的书本平面载体变成活泼、立体、可视、可听、可摸、可穿行、可欣赏、可流连的文学园地,在感动和有趣中达到普及文学知识和美育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将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的人紧紧连在一起,既有作品,又有作家创作用过的实物、手稿、书信、用品等,将人的灵魂和精神,生动跳荡地放射出来。在当代文学的展品中,我看到陕西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和陈忠实在获四届茅盾文学奖照片,陈列其中。
另外,文学馆展厅外布局也令人叫绝。
一绝巨石影壁,文学馆大门口放一影壁是重50吨巨石,迎街正面刻着巴金的话“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门把,这个细节,文学馆“发明”了把巴金的手印作为门把,每个参观文学馆的人让这位文学大师,引领着你走进神圣的文学殿堂。
让人值得称道的还有文学馆园林中13尊作家雕像,尺寸和真人一样大小,有铜的、铁的和大理石的,神态各异,形象逼真。13尊雕刻犹如13首诗篇,让人们似乎看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叶圣陶、沈从文、冰心、朱自清、丁玲、史青和赵树理等大师们的激情、心灵和智慧。
又一叫绝的是奇石“逗号”。
在文学馆东门内小广场上,有一座奇石是一个逗号。中国古典文学没有标点符号。逗号是现代的,它象征着中国现代文学没有完结,一直延续到当今。
徜徉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时空隧道”,你立马感觉,这确实是一座典雅、庄重的文学殿堂和丰富、大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藏。
西方一位著名作家参观完文学馆后说:“我们西方还没有这样的馆。漫步在文学馆,宛如走进天堂。”
文学馆免费参观,义务讲解,也另是一绝。
给我们一行5人主动讲解的是一位看似儒雅的学者型的60多岁的长者。他的讲解是那么的专业,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富有激情。我想这长者一定是馆里的文学教授或专职研究人员吧。可看到他递给我的名片上清楚地写着“李熙,高级工程师,志愿者”时,我顿发感慨,肃然起敬,一种对这长者的仰慕和感佩之心油然而生,不停地向他表达我的感激和感动。而当我发现如此恢弘的文学馆参观者竟就我们寥寥几人时,我不禁产生一丝淡淡的惆怅和悲凉,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文学馆里静悄悄、冷清清的景象和文学馆外大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位著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文学依然神圣”。其实,文学早已脱去它“神圣”的桂冠,回归到原来的平和状态。“文学依然神圣”,只不过是作家美好的憧憬和遐想而已。在喧嚣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抽闲参观文学馆的人远没有游逛王府井商场的人多。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然而,我在想,凡自觉走进文学馆、参观过文学馆的人。恐怕都会少一些轻狂和浮躁,多一些忧思和持重吧!
我由衷地感谢这位叫李熙的志愿者。
乍见周庄
前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我有幸踏上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小桥·流水·人家”、素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位于上海、江苏交界的苏州昆山市境内,历经了900多年沧桑岁月洗礼的周庄,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特有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湖阻隔,使它避免了历代兵灾
战乱,较完整地保留了元、明、清及民国独特建筑,成为闻名中外的水乡古镇。
十月桂花的飘香,沁人心肺。吹得游人的我,晕晕昏昏,迷迷醉醉。漫步在周庄整齐又狭窄的石板街上,“浸泡”在水连水、水连天的横卧水巷,我不知道是真的头晕目眩,还是被江南水乡的意境陶醉了。
乍到周庄给我的最深印象不是什么江南首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及美肴万三蹄,也不是什么驰名的明代建筑张厅,而是让我开始读懂了元代马致远《秋思》“小桥流水人家”词句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周庄的绿色的河,河上的桥,桥下的船,船上的人以及簇拥在水巷两岸鳞次栉比的古屋,最耐人寻味,令人着迷。
周庄的小河有个典雅的名字叫“著泾”,水晶筷似地穿屋而过,“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情景,令人惊叹。周庄是水的世界,桥的家乡,船的王国。小镇因河而筑。依水成街,有东方小威尼斯之称。看那,水巷两岸挤拥着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石拱桥上的藤蔓在水巷里摇曳,碧绿碧绿的河水缓缓流淌,一叶小舟载着游客,摇橹撑船的女主人吟着水乡小调。穿桥而过……它多么像一组盆景,一道画廊,一首民谣,一曲古乐,但我觉得它更是一种文化氛围。
至今古镇仍保存着建自元、明、清石桥10余座,尤以双桥、富安桥、贞丰桥和福洪桥等最驰名。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构成,有一脚踩两桥之说。桥面一横一竖相互垂直,桥洞一方一圆首尾相接,颇似古人用的钥匙,所以亦称“钥匙桥”。就是这座看似普通的双桥。却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给周庄带来福音的故事。
1984年在纽约留学的著名青年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双桥》的油画,在美国著名的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被哈默高价购买。后哈默访华时将油画作为礼物赠给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陈逸飞加工,命名为《故乡的回忆》成为联合国首日封。陈选飞用他的油画“钥匙桥”打开了周庄通往世界的大门,从此周庄名扬天下。双桥再也不普通了。
除了这些种种小桥讨人喜爱外,古镇上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的迷楼、古戏台和南湖等等也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神秘色彩。
难怪大画家吴冠中教授说“黄山集中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了中国水乡之美”。他以周庄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世界展出,其中一幅《老墙》最有名,拍卖了50万港币捐给了灾区传为佳话。也难怪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见了周庄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为了纪念三毛与周庄的情缘,古镇新辟建了“三毛茶楼”,很有味道。这些艺术家们都是被周庄秀色的水乡美景倾倒了。
在周庄数小时浮光掠影的游览,我始终处于一种迷迷醉醉的状态,我以为我真的上了“天堂”。
走出周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回到了“人间”。解除了“迷迷醉醉”状态,我在问自己:类似周庄的江南小镇,在太湖流域星罗棋布,为什么惟有周庄能幸运地遗落保留下来,而且名扬世界?是因为陈逸飞、吴冠中大画家的画作烘托出名的吗?还是因为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夺眶而出的激动眼泪感动了上帝,招来了游客?或是古今名人的种种掌故、轶闻趣事炒红了周庄?周庄,恐怕周庄人自己也难能读懂弄通。对于一个久住都市难见河难见桥又难见船的北方匆匆游客,靠一次暂短的周庄游览。要回答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不过,一次周庄之旅,却让我躲开了物欲横流的都市喧嚣和浮躁,寻得和享受了一时的宁静和超脱。
但愿我心中的周庄多保留些古朴、清幽和自然,少一些“现代”、奢靡和矫作。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