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
2016-10-26张元珂
张元珂
在中国博物馆系统中,“文学馆”可算是一个新生事物。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1981年由巴金提议、1985年1月5日正式宣告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最早建成的规模最大的藏品最丰富的功能最完善的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成立不但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也是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内的大事。此后,各类文学馆的创建或多或少地受此影响或启发。1999年9月建成并开馆的河北文学馆是中国首家省级文学馆,而位于山东台儿庄的贺敬之文学馆,则是较早建成的个人文学馆(作家馆)。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创建文学馆的小高潮。黑龙江、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江苏、陕西、山西、安徽、上海、海南等大陆各省都将建设省级现代文学馆提上日程,其中黑龙江、江苏、河北、海南、湖南、安徽等不少省份早已建成并运营。截至2010年,光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的团体会员就达106家(包含故居、纪念馆),其实,从国家,到省,到县,其数目远不止这些。动议、拟建或在建中的个人文学馆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最近就有浙江的金庸文学馆、宁夏的张贤亮文学馆、上海的巴金文学馆、浙江的鲁迅文学馆等等。它的影响不止在大陆,还远播到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地。台港澳都曾经组团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学习建馆经验。2003年10月17日台湾文学馆正式运营,近几年澳门政府以及香港文学界都要拟建文学馆。
目前,文学馆的种类主要有:国家级综合性文学馆,比如中国现代文学馆;省级综合性文学馆,比如河北文学馆、黑龙江文学馆、安徽文学馆、江苏作家作品馆、海南现代文学馆、湖南现当代文学馆;市级文学馆,比如广州文学馆、青岛文学馆;作家文学馆,比如莫言文学馆、陈忠实文学馆、冯德英文学馆、叶文玲文学馆;各类主题馆,比如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馆、浙江师大的国际儿童文学馆、苏州的中国打工文学馆。前三类文学馆大都属于事业单位的组成部分,由同级财政出资创建,主管单位一般是各级作家协会;后两类除前一种模式外,还有很多属于民间团体,主要由民间人士集资或作家家属自费创建,比如柳青文学馆就是由陕西吴堡青年张勇强自筹60万元创建,位于河北白洋淀的孙犁文学馆由天津孙犁文学研究会和孙犁的子女共同筹资300万元建成,陕西的陈忠实文学馆由一所民办高校出资创办,苏州的中国打工文学馆由许强筹集10万建成,等等。
文学馆保存着珍贵的文学史料,面向公众传播新文学精神,其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就是从最实用的角度看,它对提升一地的知名度,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特别是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人文支撑。创建文学馆,既树口碑,又有直接利益回报,真可谓一举两得!进入21世纪,文学馆的创建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已逝文学名家馆大量出现。各地大都认识到了文学名家的文化效应和遗产价值,名家故居得到进一步保护,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很多故居、纪念馆、文学馆绝对地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比如,福建长乐的冰心文学馆、山东乳山的冯德英文学馆、山东台儿庄的贺敬之文学馆、陕北吴堡的柳青文学馆。二是在世作家文学馆集中出现。以前,大都为逝者创建,而今,为在世文学名家建馆,一时成为潮流。莫言、王蒙、魏明伦、贾平凹、陈忠实等都建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馆。更有趣的是,一些非名家也热衷于创建个人文学馆。三是一些名家在各地建有自己的文学馆。比如贾平凹文学馆就至少有三处,家乡两处,贵州铜仁一处。四是高校投身于建馆行列。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贾平凹文学馆、西安思源学院的陈忠实文学馆、内蒙古大学的萧乾文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少数民族文学馆、延安大学的路遥文学馆、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的王蒙文学馆。五是没有名家的地方,以引进名家方式建馆。比如贾平凹文学馆落户贵州铜仁就是很好的例证。六是出现了各种特色主题馆。比如拟建中的上海城市文学馆,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馆、浙江师范大学的国际儿童文学馆、苏州木渎的中国打工文学馆。文学馆创建热潮在当代中国的集中涌现,既反映了官方和民间对作家文学成就及文化地位的肯定,也折射出了地方政府在GDP政绩观追求中的急功近利心态。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当地政府出资创建莫言文学馆,贵州铜仁创建贾平凹文学馆,可作如是观。
凡属一新现象、新事物出现,必然引发不同声音。为在世作家创建个人文学馆,也一度引来非议。争议点主要有:作家仍健在,创作没止息,文学之路、文学成就及文学史地位都不能盖棺定论,为他们建立文学馆,有违“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传统;个人文学馆格局小,气象小,有一个国家级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建个人馆;政府出资建馆,随意性太大,过多考虑商业价值,市场绑架了文学馆;很多文学馆与作家本人的文学成就不相符(比如魏明伦),不足以衬得上建馆;个人建馆文学价值有限,属于劳民伤财之举。如何看待这些争议?从某些方面看,这些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意气用事、率性武断之嫌。笔者认为,各类文学馆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因此,不是要不要建,而是如何建、怎样建的问题。新文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留下了数不尽的文献资料,这都需要文学馆这样的地方来收集、保存、修复、研究和展览。从另一层面来说,手稿、著作版本、书信、日记、照片、影像等珍贵文学资料本身就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政府完全有义务、有责任建立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文学馆来保存这些遗产。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建有100多个作家文库。其中,唐弢文库、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库,无论规模还是资料的珍贵程度,都是他处绝无仅有的。国家建立这样一座文学馆,实在是一件泽被后世、光耀千秋的事。推而广之,文学比较发达的省份,比如陕西、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等,完全有必要建立省级的文学馆。对于那些经典作家,比如,老舍之于北京,鲁迅之于绍兴,莫言之于高密,赵树理之于长治,冯德英之于乳山,等等,其给一地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价值非同凡响,那就更有必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文学馆,保存其资料和文物,以供后人瞻仰和学习。地方政府拿出一点钱来,建立一座文学馆,总比投巨资盖办公大楼和各类形象工程要好。而且,由于这些已经被经典化的大家,其本身的价值已属于文化遗产了,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固定性)机构。”文学馆属于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其功能属性也具备上述特征,即它也是一个以保管、展出和研究为基本功能的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益性机构。但是,中国的文学馆由于发展时间短、数量少、力量薄弱、相关规范和管理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和发展也还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办公经费紧张,馆际缺乏交流,资源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文物修复与研究人员困乏,受机制和体制制约缺乏创新性,公众对文学馆在中国博物馆系统乃至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等等。在这方面,北京地区的文学馆在近些年的活动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加强馆际合作,互补有无。以茅盾故居、郭沫若故居、鲁迅博物馆、老舍纪念馆为代表的八家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组成联盟,联合办展,13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北京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解决了小馆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即使像中国现代文学馆、冰心文学馆、台湾文学馆这类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文学馆,近年来也加强了彼此交流。中国现代文学馆到上海、福建、四川等地办展览,在地方上设立“创作基地”,和台湾文学馆建立了互访制度,促进两岸青年作家的交流,这种“走出去”的战略是合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强化文学馆的学术研究功能。文学馆作为一个新兴产物,目前还没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中国现代文学馆为核心的文学馆系统,如果不能有效进入现代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和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中,其地位和价值必然要受到质疑。各地文学馆都保存着一手的珍贵资料,如何在现代文学研究中贡献自己的资源优势,并在现存学术体系中取得一定成绩,则是事关文学馆声望和发展前途的大事。这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努力与中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文学团体保持密切往来,通过设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唐弢青年文学奖”和成立研究部,大幅度强化文学馆的研究能力,产生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成果。其中,对青年批评家的培养,中国现代文学馆功不可没;对中国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走在了其他学术团体的前头;对版本、日记、书信、手稿等现当代文学史料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在这方面的潜力正在凸显。这些努力和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实现与市民的良好互动。尽然文学馆是公益性的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机构,那么,服务大众,普及知识,传播文明,当是文学馆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学术讲座,每周末邀请行业内的名家来馆讲课,市民可免费听讲;招聘义务讲解员,免费为观众讲解。每当周末和假期,我看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组团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时,每当看到来自港澳台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客人来文学馆参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时,每当看到全国各地的作家、画家及各类协会在文学馆布展、开研讨会或在这里常年办公时,每当看到中国作家来文学馆学习、交流,并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创建而感到骄傲时,每当看到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员来此查阅资料,并有所收获时……我就突然觉得,做一个文学馆人,投身于文学馆事业,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每天都与大师为伍,与文学相伴,与大众相依!
文学馆发展一旦步入“新常态”,其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无可限量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现代文学馆为龙头,省级文学馆为主体,各类主题馆、作家馆为补充的行业格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省级文学馆将会陆陆续续地建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个人文学馆也将会显著增加,这一格局将会越来越完善。近年来,由民间公益资金承建和运营的作家文学馆,与全部由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文学馆,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比衬和互补。这类文学馆不受现有体制、极致和观念的约束,在运营方式、管理手段、馆群互动方面更加灵活。政府出资往往会引来一系列的争议。民间公益资金支撑文学馆创建,就可以打消这方面的争议。建不建,为什么建,怎样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从长远看,这对改善文学馆现有布局、丰富文学馆运营经验和发展文学事业,都是有好处的。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