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中职生就业心理,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

2009-11-05余红杨

就业与保障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中职职业

余红杨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职业学校的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更要把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放在首位。要有效引导学生顺利就业,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就要从关注他们的就业心理出发,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

当前,中职生在就业认知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认识偏差:

一、期望值过高的自负心理:中职生在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自认为有一技之长,觉得应逃离农村,求得工作舒适、轻松、体面,很多学生在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希望专业对口,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厚的用人单位。因而在就业中挑三拣四,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无法就业。例如财会营销专业的学生觉得超市营业员工作时间长,太辛苦;工厂操作工专业不对口等等,希望一就业即刻当上会计、出纳。

二、怕苦畏难缺乏前瞻性心理:一部分学生面对就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缺乏必要的勇气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缺乏吃苦精神,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未能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为末来就业做好准备;就业时不愿意离开城市或到异地工作。许多学生在就业中缺乏长远的眼光,只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创办初期的企业。实际上,创办初期企业的员工,虽然艰苦,但更有发展的机会,在职业中隐藏的发展潜力。

三、缺乏主动性的依赖心理:中职生年龄不大、心理不够成熟、对社会认知甚少,许多学生在就业中缺乏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大多数学生因自己“学历太低”、“缺乏工作经验”,就业中缺乏主动性,依赖父母、学校老师来帮他们物色理想用人单位。能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人数很少,能在企业劳动实习中被企业留用的也不多。特别是学校对就业的高度重视,在客观上也助长了这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

四、自信不足的自卑心理:当今社会大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就业市场,社会对中职毕业生存有偏见。中职生普遍对自身了解不足、对未来展望不够,担心自己所学专业不好找工作、担心自己能否成功就业、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因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尤为突出。由于不懂得心理调适,许多学生在应聘中缺乏自信,表现为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导致应聘失败。在经历就业困难和挫折后,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挫,有些人甚至一蹶不振,不敢正视就业问题而采取逃避的态度。

联合国教科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8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针对学生就业的心理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着眼于当代职业教育观,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正向的职业素养。中职生毕业时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一个中职生能否受用人单位欢迎,能否受同事欢迎,能否得到提升加薪,关键在于具备不具备这些个人素养。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在切实落实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力争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需要大批适应能力强、具有灵活性的技术工人,现代社会职教能力观已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技术工人不仅是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再认识,它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并面临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而中职生面临问题时,往往会有更多的不知所措、迷失方向、自主意识薄弱等。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创业教育为主题、以生存教育为核心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在现有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成因和特点,精选一些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剖析,克服负面心理素质,优化自己的就业心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和未来发展趋向,给自己正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培养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第三,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职业能力。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指出:21世纪竞争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产活力的、灵活的劳动大军。“技术与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劳动世界提供培训,而且必须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造就新一代劳动者。”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就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岗位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社会成员正从“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中等职业学校直接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劳动者,中职生毕业所面临的是直接跨入社会,参与就业竞争,接受社会挑选。这样就决定了中职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包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精神。

第四,学会做事,重培养学生的熟练操作技能。俗话说“一技在手,胜过百万家财”,基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既要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一技之长,顺利打通就业渠道,同时要考虑百年树人的大计,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数学生对毕业后马上找到一份工作有信心,这一结果是他们将“专业基础扎实”和“踏实肯干”作为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应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和可能从事职业的认识,提高职业素质,养成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与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训练。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须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积极走校企合作之路。

中职生想在未来的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在三年的学习中学好知识技能,提高各项素质与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恰当定位,增强择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福建省劳动保障厅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自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学生职业教育观的思考》,《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

2.吴海波:《高职学生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相关性研究》,《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6

3.单万云:《浅谈职业中学学生就业心理干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数据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