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感情朗读的“枷锁”实现“我的朗读我做主”
2009-11-05陈德明
陈德明
感情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深层次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情感经验,对文本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把握,将静止的文字转化成感性的声音形象,从而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并最终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因此,感情朗读应是学生充满个性的情感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据此审视我们平时的感情朗读教学会发现,忽视学生个性感悟和自主体验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在感情朗读时往往被老师设计的无形“枷锁”束缚着。
“枷锁”一:在统一要求中亦步亦趋
在指导感情朗读时,老师明确或含蓄地对朗读提出统一要求和注意点。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黄鹤楼送别》时,出示如下句子让学生感情朗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其中“永世不绝”四个字为红色。
学生很是领会老师的“意图”,都心照不宣地将语义表达的重点放在了“永世不绝”这个词语上。
我以为,“长江的波涛”这个短语意境丰富而形象,其实更能表达两位诗人的友谊之深,同样应是语义表达的重点。而老师的暗示,则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这一短语的自主感悟,学生在老师设计的路径上亦步亦趋、有口无心地众口一腔。
像这样的现象还表现在:“同学们,能学着老师读这一段吗?”“大家能学着××同学读吗?”老师在无形中确定了朗读的标准,学生的朗读已经不是人情入境的体味。而成为一种表面的机械模仿。
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播音员的处理技巧和朗读风格也不一样,我们老师怎能用自己的理解对学生作统一要求呢?
矫正:把握基调,读出“我”的理解
进行感情朗读之前,先引导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情感基调。然后由他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语义和逻辑重点,并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的策略(如高低、疾缓、轻重等),使学生能将“我”的理解通过“我”的朗读表达出来。
如上述《黄鹤楼送别》中的句子可以这样进行朗读指导。
师: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个句子改成“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非常久远。”行不行?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师:能将这样的友谊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指名读。其中对词语的处理可能出现如下情况:①“虽然……却……”:强调或不强调②“长江的波涛”:有的学生读出了“汹涌澎湃、绵延不息”之感,有的学生却不予以突出。③“永世不绝”:有学生读得激昂高亢,有学生读得绵长悠远。……)
在这样的朗读指导下,学生对词句的处理将是别出心裁的,展示出来的朗读也会个性飞扬、精彩纷呈。当然,如果学生在朗读时出现违背文本价值规律的情况,教师可以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
“枷锁”二:在拿腔捏调中呆板模仿
不少老师喜欢逐字逐句刻意地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轻重、快慢、长短……,繁碎而枯燥,学生只能在拿腔捏调中呆板模仿。
如《我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悠哇,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其教学流程如下。
师:下面我们来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出来好吗?
生:好!
师:在朗读时哪些地方应读得轻一些?
生1:悠啊,悠——
生2:声声
生3:悠荡
师:有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生1读)
师:能读得再轻一点吗?(生2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1:悠拉得不够长!
如此朗读指导,造成了对文本语意和语境的割裂。将学生的视线引向了对朗读技巧孤立的把握,将本应是深层的情感体验演变成味同嚼蜡的操练。即使学生在朗读时能做到抑扬顿挫,也是被教师高温催生而焖熟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更没有感染力。
矫正:丰富意境,读出“我”的想象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努力让学生在思维和情感上产生与文本相似的振动,从而走进文本情境,让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品其味,达到情不自禁、不吐不快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就不必抠字挖词地进行机械的指导,只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想象即可。学生将会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渐入无我之境。
如上述诗句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诗,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填空。
“读了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听到了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__到了_______,_______到了_______……”(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自主丰富、体验诗歌中春意盎然的美好意境,为学生朗读进行充分的情感铺垫)
生:(各人根据想象进行描述)
师:同学们描述了一幅幅多么美妙的春天图景啊!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点名读)
“枷锁”三:在没有共鸣中隔靴搔痒
有不少的文章,离孩子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较远,老师没有架设好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甚至对文本中描述的事物最基本的感知都没有,便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对象是一群生活在黄土高坡上的孩子,他们从没见过荷花。
教学中,老师既没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更没有让学生观看荷花的多媒体画面或者录像,在解决了生字词初读一两遍后,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六月西湖的荷花多么美丽啊,谁来有感情地读读?
显而易见,学生此时对古诗描写的荷花美景并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有感情地朗读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病呻吟。正所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心不到,则情无共鸣。
矫正:架设桥梁,读出“我”的感受
如果文本中描述的内容是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或者是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走进文本扫除障碍,架设好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内容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在此基础上的感情朗读,才是人情入境的体味。
如引导身处黄土高坡的学生学习上述古诗时,可以这样进行朗读指导。
师:下面,老师带大家到西湖边欣赏美丽的荷花。好吗?(播放西湖荷花的多媒体画面。配以轻音乐)
师:同学们,你能形象地描述一下西湖的荷花美景吗?
生:(学生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突出荷叶的“多、绿”和荷花的“红”)
师:诗中是如何描述荷叶的“多、绿”和荷花“红”的?
生:(交流)
师:作者借美丽的荷花,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生:(交流)
师: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感情朗读)
要努力解开学生感情朗读的枷锁,力避统一要求、拿腔捏调和隔靴搔痒。要自觉遵循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个性解读、读出自我、读出我心,从而真正达到“我的朗读我做主”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