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沙漠经济”打造的大陆最富城市
2009-11-05董兵
董 兵
30年前,当23岁的奇孟克大学毕业初到鄂尔多斯时,这个在汉语里意为“众多的宫殿”的城市其实只有区区几栋楼房而已,4万左右的人口,以至于用不了多久,大家相互之间都能认识。
没有人能想到,30年后它已经一跃成为中国大陆最富有的城市。
2009年,鄂尔多斯的目标是GDP超过2000亿元。至于它的人均GDP,则已经超过了上海的10529美元和北京的9075美元,达到14599美元,而它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是:要在5年内人均GDP赶超香港,以至于今天的鄂尔多斯人已经有些急不可待地自称为“小香港”了。
那么,是什么让沙漠中的小城市一跃成为中国大陆最富有的城市呢?
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云光中介绍:“沙漠干旱、贫瘠,但风大、光照强,有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我们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还大力发展沙漠观光旅游业,打造出沙产业发展新亮点。沙漠的雄浑壮美和空灵自然,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我们准确把握正在兴起的探险游、自然风情游热潮,积极开发沙漠观光、沙漠探险等旅游产业,培育打造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沙漠旅游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建成为国家四星级旅游景区,鄂尔多斯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羊绒经济”已成历史
那时候,一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词,不仅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也响彻了全世界。被称为“白金”的羊绒,成为整个内蒙古的三张名片之一。它的另两张名片,同样以草为生——羊肉和奶制品。
当时,这里的羊毛,以其特有的纤细和润滑闻名于世,羊肉和农牧乳品以其丰产和滋补成为全中国人餐桌上的必备品,羊绒、羊肉和乳品加工几乎占到整个内蒙古GDP的60%,成为整个内蒙古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
而这片茫茫的草原,却由于长期单纯依靠羊绒和农牧产业的过度开发,已经凸显出巨大的危机:过度放牧,草原严重退化,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羊绒产量日渐式微,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00年初春,一场发生在首都北京的罕见沙尘暴震撼了中南海,震撼了整个中国,内蒙古的沙漠很快被指为这场沙尘暴的“首恶之源”。这也预示着,延续了数十年的农牧业支柱即将走到尽头,2400万内蒙古人,即将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曾经以羊绒扬名于世的鄂尔多斯集团早已经悄然变身。
它最新的企业名片是“全球硅铁龙头”,其控股的电力冶金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硅铁生产企业。在过去的一年,它的硅铁产量达到55万吨,产煤量达到375万吨,发电量66万千瓦。到2008年年末,其冶金、电力和煤炭的主营收入已经超过62亿元,他们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高达83%、61%和190%,而其传统的羊绒服装主营收入仅为31亿元。
显然,羊绒正在逐渐成为它过去的故事。
悄然转身的早已不仅仅是鄂尔多斯一家企业,而是整个鄂尔多斯市,更是整个内蒙古这片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对于沙漠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在他看来,荒漠化是我们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正在不断退化,全球荒漠面积逐渐扩大。全球有110多个国家10亿多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其中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荒漠化犹如一场“地球疾病”,正严重威胁着大量耕地、牧场和森林,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建立健全了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出台了多项扶植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优惠政策,我国政府根据“预防为主,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防沙治沙方针,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防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和专项行动,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工作。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近1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758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为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次会议评价:“中国防治荒漠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实际上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的肯定。
万钢说,2008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指示要“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打造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论坛,使其成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性平台和亮点,成为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和少数民族地区展示形象的窗口”。这也是库布齐成为沙漠论坛永久会址的原因。
生态新经济
对于内蒙古地区的沙漠情况,自治区副主席连辑认为,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
在连辑副主席看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牢牢把握保护、建设、预防、治理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和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如何才能实现沙漠新经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在本次论坛发言中认为,库布齐沙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未来的发展将在“沙漠生态新经济”上面进行谋划。记者了解到,亿利资源集团计划到2015年使沙漠绿化面积达到10000平方公里,生物固炭达到1000万吨/年,并在此基础上构筑发展沙漠三大产业(沙漠生态旅游产业、沙漠生物化工产业、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
在王文彪看来,通过开发沙漠温泉、建设国际温泉酒店,挖掘“朔方古城遗址”文化,实施沙漠高尔夫球场等措施,把库布齐沙漠七星湖切实建成一个高品位的国际沙漠旅游胜地。
■相关链接:鄂尔多斯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9.7%
晓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达到18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7%,走在了全国地级市的前列。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市扎扎实实为百姓做事:今年将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培训总费用预计达900万元,由新区管委会承担。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全面启动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15分钟健康服务圈,解决市民看病难。
市民政系统将大学生教育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抓,截至目前,全市已救助贫困大学生1600多人,支出资金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