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观:从“文道”之争到“人文”回归

2009-11-04周存辉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语文课程

周存辉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问题关系到语文教育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始终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从古代教育史上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再到新世纪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在探索之中。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文”与“道”孰轻孰重?“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如何处理?一直在不断的争论中左摇右摆,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更难以准确地把握。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语文学科触及到了语文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建国初期:强化“思想教育”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和研究中,大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是语文教学除了本身独特的语文教育功能外,对于改造思想、培育新的道德观念,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提出思想教育的任务。二是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要防止思想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脱节。三是要把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学生的具体思想结合起来,不能单纯地迎合政治形式。四是政治思想教育要通过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说,此时的阅读教学重“思想性”但未忽视“工具性”。

在思想教育领先的时代,小学阅读教学比较典型和普遍的教学方法是事物事例教学法。其一般过程是:实物事例导入新课文——指导朗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解新字新词——重点讲解课文——简要归纳课文内容。这种方法,有“语言”学习的环节,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感动儿童的心灵,但往往走上极端,使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生硬,有时干扰了语文教育。

后来,有人提出了从思想教育出发的阅读教学程序,分五个阶段:

第一步,预备,调查学生思想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第二步,利用事实材料,引起学习动机;

第三步,研究课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研究课文结构);

第四步,综合全文,发挥主题;

第五步,复习巩固。

19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一所中学举行了《红领巾》观摩教学,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参加并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产生了影响较大的苏联阅读教学法,即《红领巾》教学法。其基本程序由五大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检查作业——讲述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主要运用谈话法和讲解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一同思考,共同活动,避免了“把课文割裂成一片一片地去教”,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后来,小学阅读教学也照搬此程序,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均遵循着五大环节进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这时的阅读教学从片面强调“思想教育”走向了“文学”教学,课堂教学从教师单一的“串讲”回到了师生“谈话”。但由于无视汉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律,对“时代背景、段落分析、情节结构、人物描写、写作特点”等一一分析,语文课上成了异化了的“文学课”,盲目套用,繁琐分析,模式僵化,阅读教学又出现了一些偏差。

小学语文把“语言”和“文学”混在一起教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难以掌握系统的语言规律,在写作中形成语法、修辞、逻辑上的严重混乱;另一方面,语文课不注重文学教育,学生缺乏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生观,也没有系统的文学基本知识和文艺欣赏能力。于是,1956年——1958年,中国进行了一场空前的语文教学重大改革。改革的特点是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1958年春天,小学汉语文学教学改革停止,小学语文教学又从“文学课”回归到“语”“文”教学思路上。

1958年——1965年:“思想”与“工具”的对立与统一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二次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教育大革命”的风暴把语文教学带进了“教育大跃进”的天地。为了配合“反右”斗争和“大跃进”,语文课程强调思想性,忽视了工具性。由于把思想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性,隐匿了本体,语文教学内容日趋政治化、口号化,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

1959年到1961年,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两次文道关系的讨论。一次是针对语文教学片面强调“道”——“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政治挂帅”,提出了“文道统一”。一次是以“怎样教好语文课”为发端,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文道关系仍然是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两次讨论,不仅对前段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纠正,而且为后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语文课本的编写指明了方向。

1966年5月——1976年10月:惟“政治”的语文教学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小学语文教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大破坏。“政文合一”的提法让语文教学只有“政治”,而没有“语文”了。

在乱打棍子、乱扣帽子、越“左”越革命的“革命大批判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遭到了否定和批判。当时的武断结论是:“语文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社会主义学校的语文应该是学习、宣传、执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工具,是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工具,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工具。”

1976年——1993年:“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并重

1976年——1993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时期。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小学语文转轨定向,开始了教学思想、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全面改革。1978年的大纲提出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并要求“要体现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1986年9月,在1978年语文大纲的基础上,经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第一部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过渡的教学大纲于12月公布。1986年的语文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明确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并强调了“语言文字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当时,语文教学主张在品析训练、朗读训练、描绘情景、作业训练、联想训练等“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1992年8月,正式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的大纲指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大纲重视通过语文教育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语言素质、政治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等等。语文教育从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到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是一次质的飞跃。

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世纪末,随着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质疑与反思,语文教学更多的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进入21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更加清晰。过去只强调语文是学习和交际的工具;而实际上语文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而《课标》不再提“思想性”而改为“人文性”。

语文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从语文教育的完整过程看,语文课程当然具有人文性。杨再隋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对“人文性”这样解读:“‘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是文化中的人,但人也是个体的。因此,人的文化依此而分为个人的文化与人类的文化。”论著强调:“人文性即人性,它与英语里的humanist相对应。学生,也就是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也就是人,不仅是实施教育意图的工作者,也是经由语文教育去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的富有创造的专业实践者。”论著特别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地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由此可知,教师与学生都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人,都是多元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体,都应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焕发生命活力,实现人生价值。

从强调学习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教学目标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和隐性课程并重,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也反映了语文课程对个体的“人”的尊重。“人文”的核心就是要求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纵观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由文道之争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讨论,继而演化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矛盾,语文教育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逐步转向语文的本质。一方面,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文学课和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另一方面,不能因工具性的强调而使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失落。现阶段,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通过语文课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生命的灵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而不是讨厌语文。

回顾和反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性质的变迁,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丰富情感,体验到成功、失败、快乐和痛苦,语文学习活动就成了与学生休戚相关的生命活动,学生就成为“既属于社会又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教师也才会享受到语文教育带来的充实、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语文课程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