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操作
2009-11-04唐建忠
唐建忠
一、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即评价指标体系要围绕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一实施——辅导与反馈来建立。根据此,体育教学评价应包括分析其课前准备、教学条件、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过程和课后的反思,并观测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上这些因素是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依照上述思路,将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三个指际: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评价体育教学行为和质量必须作细致、全面、系统的分析,其关注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贯彻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辅导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等是由教师控制的,是教学行为和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二是客观方面:包括学生原有的基础、学校教学设备和条件、教材质量和图像资料以及学校的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因素,应当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方面。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应作辩证分析: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质量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应当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学生的内部状态才起作用,同时又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教和学之间未必有绝对的相关性,不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主要是评价教师教学过程实施状况以及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学生所取得的进步。
1教学过程指标分析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系统运行工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由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操作、反馈调控、评价结果等环节组成。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考察教学过程指标分析中。
一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不同的教学目的,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应该由此而有灵活的变化。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如下原则: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水平、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各种不同方法的功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
二是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是一个由教学目的决定的系统,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二是教学目标的层次陛。学校体育教育是以学年、学期为单位加以组织实施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过程逐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层次设计要与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是教学组织。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其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因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展开与实施。对于全班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四是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够反映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总体思想和对于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2教学效果指标分析体育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要满足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二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健康水平和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得到满足;三是通过学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终身体育成为可能。以下指标也成为对教师的评价不可或缺的指标内容。
一是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健康水平会得到提高,这就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所在。二是学生体育知识与技术的掌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动的方法、掌握技术的要领、了解比赛的规则等。同时,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反映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这是体现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三是学生满意程度。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因为他们体验了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具有最为真切的感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体育课的因素之一。
3教学评价指标分析体育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从效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活动给予价值上的判定,并引导体育教学活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通过评价调整教学方案,修正教学行为,这既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具体从如下三个方面考察教师应用教学评价的能力:课上即时评价的运用、阶段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期末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一是即时评价的应用。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成绩肯定或错误纠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即时评价往往与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只是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和指导。
二是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其主要职能是信息反馈。体育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动作技术学习后的测验,一个单元活动结束时的考核等。实施形成性评价时,教师应进行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划分出学习单元和具体课时,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和标准;形成性评价能对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阶段性目标、达到的程度情况做出判断,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学习行为的作用。三是终结性评价的应用。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其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于体育教师平时的即时评价、单元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学期结束时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最后把所有结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分。这样的评价方式将有利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学生的相对完整、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