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对学生网络阅读的引导

2009-11-04郑月荣孙会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内容信息

郑月荣 孙会云

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学生的阅览工具,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网络数字为主的阅读方式正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它既为广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空间,同时,由于网络上信息繁杂,良莠俱存,又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交流中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意识,承担起对学生网络阅读导读的重担。

一、网络阅读的特点

1阅读内容的丰富性

丰富性源自网络自身及其连接。互联网像一名技术熟练的图书管理员,把各种信息和知识有条不紊地收集、归类、整理,通过链接,将自然信息与文本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支持和推动着网络阅读活动。在网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不断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且信息资源不断呈指数增长,内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包罗万象。

2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阅读的重要特点。在网络世界里,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打开。互联网像是一本向全世界打开的书。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思想、技术成果交流。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们可以随意阅读,按需取材。正是这种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使得网上精品信息资源传播面更广,利用的人更多。与传统的资源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检索所受的限制很少,这使得网络阅读在诸多场合成为快速方便查找信息的首选。

3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读者只要点击文本中加标注的一些特殊关键词或图象,就能打开另一个相关连接的文本,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迅速地跳跃式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了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由性,大大地激发人们的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同时,读者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从而使阅读者思路开阔,信心增强,最终使阅读变得更有乐趣。

4阅读方式的共时性网络阅读强大的即时双向互动功能,形成了网络阅读消费与生产的共时特征。当读者在网上阅读后(阅读消费),发表在BBS上的内容(阅读产品)又可能成为他人阅读对象,这样使得网络的内容精彩纷呈,层出不穷,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网络阅读长久不衰。

5阅读方式的虚拟性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可以使阅读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柬,对学生来说,网络阅读无形中打开了一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信息之门。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方面的知识,有效地避免了在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中获取一些敏感信息时可能带来的不适应和尴尬,同时,也方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层次了解,极大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网络阅读存在的不良现象

1盲目阅读

目前许多读者缺乏选择最佳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分良莠,不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不会选择,对阅读对象价值判断力不够,不能敏锐、准确地把有阅读价值的信息资源从海量文献的数据库中挑选出来,是当前网络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至于经常会遇到盲目地随大流,赶时髦的阅读现象。

2网络信息内容粗糙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内容包罗万象。但网络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没有筛选,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样对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又渴求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生影响很大。由于受不良信息的误导,势必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甚至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

3网络“恶搞”,道德缺失

网络阅读的内容存在严重的优劣问题。传统的纸介质文本载体是经过创作、编辑等多道程序出版的,而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和言论,将内容直接诉诸读者,造成内容混乱,对许多涉世很浅的学生,造成思维混乱,道德底线冲跨,道德意识缺失。

4网络依赖症和网络孤独症

网络的虚拟性以现实社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面对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使少数学生有意逃避现实而沉溺虚拟的网络世界,患上网络依赖症。在网上阅读的时间越久,他们越脱离现实,与社会与人群交往的机会就越少,不愿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最后形成网络孤独症。

三、网络阅读导读的措施

网络阅读导读是图书馆馆员借助一定的手段,以帮助网络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阅读品质,形成较高的信息素质为目的,面对学生网络活动所进行的有效的引导、辅导和指导行为。

1强化信息导航培养学生网络阅能力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超文本,图书馆要当好信息的引航员,推荐专业站点和热门网站,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连接。为学生提供积极、有益、健康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掌握鉴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和方法,使之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防止网络迷路。图书馆还可以在校园网开展“读书咨询”、“新书介绍”等活动,组织有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和学习。促使学生的网络阅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2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阅读效果

日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学生网络读者提供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在滋生着许多负面影响。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的分级审查制度控制。利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通过网上监控、过滤、屏障等措施对那些不健康甚至反动黄色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堵截。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和感受网络阅读的情况,使其能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阅读行为。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减少对学生的毒害,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确保积极、健康的网络阅读效果。

3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做好导读工作

导读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尽管网络阅读导读与传统导读在内容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对学生的网络阅读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导读。一方面,是学生网络读者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有一批具有丰富网络阅读知识和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他们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承担网络阅读导读任务。结合读者的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可编制推荐书目或导读书目,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同时可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读书讲座,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读书品位和质量。

4培养学生网络读者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网络读者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网络阅读与相应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自信程度。学生网络读者有着极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在知识和经验方面却有较大的不足。而培养学生网络读者自我效能感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其网络阅读行为向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让学生网络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积累有益的经验。认识自身的能力,并且形成相关的信念,才能形成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阅读行为和结果,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自己的阅读理念、预期、态度和方式,从而提高其网络阅读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图书馆内容信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图书馆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