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挑战与对策
2009-11-04赵永华蔺清冰
赵永华 蔺清冰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作为我国、我省经济发展新生力量的民营经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中,毫无疑问也经受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我省民营企业在这场危机中所受到的挑战以及面临的机遇,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营企业挑战与对策
0 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全球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生力量的民营经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中,毫无疑问也经受着极其严峻的考验。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机智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民营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是摆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挑战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从目前来看,这种影响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将继续,无论是影响的深度,还是影响的广度,都还很难让人看清。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受到的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对外出口急剧下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出口。研究表明,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超过1/3,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对外总出口的五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大贸易顺差来源。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势必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据中国人民银行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日本、欧盟的情况与美国类似,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次危机为全球性的,虽然源头在美国,但它已经席卷了整个发达国家,这对于经济外向度愈来愈高的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1.2 倒闭歇业现象不断出现。受出口急剧下滑的影响,不少外向型民营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出现歇业、倒闭、破产,出口的下降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行业的竞争,连累其他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民营企业的倒闭,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和企业职工生活水平下降,这是经济衰退必然引发的问题。去年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地区出现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和外资企业撤离现象。
1.3 投资信心严重不足。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信心经济,虽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对信心的打击不可小嘘。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我国资本市场不景气,加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难以判断,众多民营企业在投资问题上显得更加谨慎。
1.4 房地产业面临长期萧条。这次由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房市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也传导到我国各大城市。目前房地产业出现了两种基本现象:新房产项目投资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已竣工的房产销售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房价居高不下但成交量极其低迷。虽然这种价格的调整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反映,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必然使得房地产业的民营企业以及与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联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1.5 融资更加困难。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灾”,对国内证券市场产生了消极传导作用。股市低迷不仅影响居民消费预期,也对民营企业的资产增值和上市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股价的下跌,导致上市公司资产大幅缩水,同时,为保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中国证监会已放缓IPO,对已经发审委通过的上市企业也暂停上市,发行上市工作几陷于停顿状态。海外上市也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跨国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的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目标国家,这就必然对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产生影响。
2 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
危机带来的不仅有危险,也是机会。民营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往往是一对矛盾,机遇中有挑战,挑战中有机遇。对民营企业来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我们能在客观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充分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就能够化挑战为机遇。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此次危机暴露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小而不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污染物的排放比较多。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借这次危机优胜劣汰,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民营企业在世界产业链条中的位次。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经历创业、成长、成熟等阶段后,也普遍存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民营企业始终下不了决心,迈不出这关键一步。但是,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的巨大冲击,对那些还是以“低小散”产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来说,却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促使其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民营企业已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稳步前进。
2.2 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抓住机遇,稳步扩大规模,不断做大做强,在同行业中无论经济实力,还是核心竞争力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大企业受冲击较小,而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在危机造成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相互之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更加明显的特殊时期,对于大公司、大集团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审时度势、果断出手,就能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引进人才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才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的。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未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包括资本、人力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洗牌”。一些原来我们无法也请不起的高端人才,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一大批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兼并,不少国际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裁员,有可能青睐于我们的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各类国际高端管理人才、金融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好机会。
2.4 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我国虽然受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对而言,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从世界来看还是好的,因此一些国际机构和资金都把目光聚焦于我国,它们为了避开由于金融危机而处于动荡的发达国家,选择像中国这样的高增长、高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新的目标市场。中国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这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吸引国际投资、参与国际合作的极好机会。
2.5 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鼓励政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不断地出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层面,包括出台增加信贷计划额度、上调纺织品等的出口退税率、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稳定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业新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战略机遇。
3 民营企业的应对之策
危机暴露了问题,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要把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过程,变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变成提升经济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变成提高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过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先要提振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整个社会都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但光靠信心还不够,还要有具体措施来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当前情况下,民营企业必须重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要注意信息收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处于活跃期,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瞬息万变。民营企业要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必须注意有关信息情报的收集工作,从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了解金融危机演变情况,特别是与本企业相关的信息,更要注意收集。
3.2 要注重风险防范。民营企业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股市、房市还是实体经济,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个人资产缩水,收入递减,已成普遍现象。企业产品销售受阻,经营发生困难,更是司空见惯。作为民营企业要抓紧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小损失。特别是要增强出口收汇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外汇损失。
3.3 要合理资本运作。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因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它产生于金融系统,从而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资本、资金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和血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资本运作方式和资金拆借程序。在国际金融危机漫延的今天,我们的民营企业必须谨慎操作,防止出现现金流的中断,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破产倒闭事件。
3.4 要加速自主创新。市场需要满足,更需要创造,自主创新,开辟新的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秘诀,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更大的市场。实践证明,在大部分企业传统产品出口增长率下滑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受到的冲击并不大。这表明自主创新能使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在“金融海啸”来临的今天,民营企业不应忘记自身内功的修炼,应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开发新的市场。
3.5 要不断开拓市场。市场是分层次、分地域的。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但对各地区、各层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一方面高度重视国外市场的拓展,化解出口下滑带来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要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发掘,尤其是要大力挖掘国内市场以应对欧美国家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