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实现
2009-11-04左显兰
左显兰
一、浙江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浙江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如图1所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8.7%上升到2007年的40.4%,但远低于当前世界平均水平(约65%),甚至还明显落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约45%),浙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依然明显低下。
浙江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3.72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8638亿元,年均增长18.85%,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浙江省的GDP值增加了149.65倍: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38.1:43.3:18.6调整为2007年的5.5:54.1:40.4,第一产业下降32.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8、21.8个百分点。
(二)浙江产业结构发展特征分析
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的30年里,浙江省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从1980年始)再向“二、三、一”(从1987年始)格局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二产业稳步增长,但比重增幅不大。而且在1999年后,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初显朝着“三、二、一”的格局转化。这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发展服务外包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推进浙江制造业的升级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衔接、共同发展的融合关系。制造业部门和及规模的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会迅速增加,服务投入的增加也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同时服务业部门的增长依靠制造业对中间投入的增加。两者彼此依赖的程度加深,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2、发展服务外包能提高制造业全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服务外包,可以提高制造业全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其创新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发展核心竞争力。浙江制造产业集群度较高,服务外包企业为整个集群内部各企业提供“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可以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3、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延长产业链条,让制造业外资落地生根。承接服务外包,既可以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归核化”战略中获得商机,也可以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目前,我国是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吸收外资东道国,现存外资企业数十万家。浙江省利用外资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08年11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43771家,其中共有81家全球500强企业投资了223家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外包能满足这些企业的商务需求,延长产业链条,让现有的外资企业落地生根。
4、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培育服务外包市场,可给予承包企业和发包企业一定的政策和税收优惠。这样会鼓励浙江民营企业改变小而全,国营企业大而全的观念,鼓励工业企业分离,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二)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推进浙江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浙江产业结构
1、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浙江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增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产业结构,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来提高浙江服务业的质量:可以增强服务的人性化,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者的工薪收入和技能水平。这些高收入群体在浙江工作,就要消费,从而推进浙江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浙江服务业的整体规模。
2、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深化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浙江服务业的经济效率。服务外包发展意味着服务分工深化。通过服务流程分工深化提升服务业的效率,也提升其他需要服务流程部门的效率,改造当代企业基本组织构造,并通过外包一接包关系离岸化和国际化改变全球经济的结构,从而对浙江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福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3、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加大浙江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度。目前,尽管浙江个别领域服务业吸引外资初见成效,但从服务业引资总体情况看,由于浙江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引资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已取得卓著成就的制造业。因此,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改进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有利于扩大浙江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度。
(三)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浙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原动力
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学习和掌握相对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服务业技术进步。服务外包需要发包方与承包方在技术方面的密切合作,这种密切合作,可以使得浙江的承接企业通过“干中学”掌握一些技术。在承接技术的同时,发包方必然还会转让一些与技术水平相匹配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这都有利于浙江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浙江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服务外包人才匮乏是浙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瓶颈”。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可以提高浙江人力资本的能力。首先体现在“技术外溢效应”上,承接服务外包是从国外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其次,为了解决外包人才的紧缺,浙江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杭州和其它拟申请外包基地城市的各地市正在积极引进一些国际知名的外包人才培训机构,或政府、企业、高校二三方合作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或积极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或派员到国外学习等多种方式培育服务外包人才。所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浙江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五)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浙江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土地等资源短缺,资源性制约已成为浙江制造业继续发展的“瓶颈”。与制造业相比,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发展服务外包,为浙江减轻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压力,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六)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浙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承接服务外包,可以扩大浙江服务出口,增加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服务贸易的很多部门是货物贸易的支撑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承接服务外包,在制造环节加入现代服务的元素,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有利于改变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承接服务外包,还有助于促进浙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七)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是提高浙江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拓宽利用外资领域的一个上佳路径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与广东、江苏等沿海发达
省份相比,相对落后。下表显示了1980-2005年26年里浙江省的FDI累计行业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浙江省的外资绝大部分投入到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浙江省的FDI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虽然存在小幅上下浮动,并不存在明显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而且在第三产业中,FDI主要投资于房地产、运输、交通、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对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较少。
浙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首先可以吸引服务业外资,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其次。可以提高服务业的层次,从而提高浙江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再次,外商直接投资服务外包产业,有利于浙江省利用外资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三、推进服务外包,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探讨
(一)宏观层面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服务外包的整体战略
(1)吸引服务业外资和培育本地服务外包优势企业有机结合。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海外子公司来向东道国或第i国市场提供服务,而很少直接向当地的服务业提供分包业务。因此,浙江应把吸收服务业的国际投资作为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路径,这是浙江短时间实现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的有效方法。
在吸引服务业外资发展服务外包的同时,浙江要发挥自身优势,扶持本土外包企业发展。吸引服务业外资发展服务外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培育本地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
(2)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有机结合。在推进浙江服务外包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鼓励浙江企业顺应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趋势,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
同时,还要认识到“内需型”服务外包商机无限,鼓励浙江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在岸服务外包。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浙江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并形成了大量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民营经济是浙江制造业的主体,他们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不同程度地借助和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
(3)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重点行业,并结合现实的需求发展新兴行业。限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浙江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时不可能同时全面推进,在一定时期内只能在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某些行业,并兼顾现实的需求发展某些新兴行业。
根据浙江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贸易优势,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制作、电信运营服务,物流服务外包、商贸服务外包、适当培育医药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
在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重点行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同时,还要兼顾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发展新兴行业的服务外包,比如根据浙江制造企业的现实需求,发展针对各种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外包,针对浙江民营企业众多而管理相对滞后的特点建立托管服务外包中心等,
(4)大力发动、合理规划和布局。组织编制全省服务外包的发展规划,一是明确目标,把浙江建设成为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承接地。二是明确重点领域,突出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和以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三是明确市场方向,注重发展欧美等市场,积极开拓日韩市场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四是明确承接载体,根据服务外包产业的自身特点,合理布局,防止服务外包产业盲目发展。四是大力宣传和发动。截至目前,浙江省只有杭州一家被列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浙江省应大力发动和宣传和发动,争取更多的中心城市列入商务部外包基地城市。
2、加强服务外包的人才培训
一是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人才培训规划,每年对全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都要做出安排,大力推进。二是整合浙江省拟发展服务外包中心城市的各大专院校培训资源,引进国际战略合作者,坚持政府协调、校企结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组建各市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三是政府应采取一系列举措,鼓励教育培训与产业用人的紧密结合,包括把服务外包公司组织起来和大学对接,举办各种外包培训班,四是在现有的从业人员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鼓励企业直接分批派专门人员到国外接受培训,获得先进理念、政府对培训费用给予一定补贴。五是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六是办好坐落在杭州的全国第一所服务外包学院,
3、完善促进服务外包的政策体系
(1)完善鼓励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和企业总部来浙江投资落户的政策体系。对来浙江投资并以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境外和省外服务外包企业,其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有实际税收的,经有关部门批准,可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来浙江落户的服务外包企业总部(含地区性总部)、有实际税收的,其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含租赁用房),按每平方米计算,落户地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
浙江省在寻求吸引高附加值的外国投资过程中,必须谨慎地满足投资者的战略性需求和在选择区位过程中的具体需要,而不能盲目确定招商引资的目标,
(2)及时制订并不断完善促进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政策措施。第一,应尽快建立协调管理机制,以便对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予以统筹并进行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管。第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方的成功经验,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出口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第三,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研发费、聘请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著名专家,所支付的咨询费、劳务费可计入成本。第四,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服务外包企业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培育出口名牌,给予奖励。第五,对服务外包企业年业绩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第六,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这方面取得成绩的,给予经费资助。
(3)制定鼓励制造企业二、三产剥离的政策体系。为改变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小而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大而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现状,应鼓励工业企业分离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培育本地的服务外包市场,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鼓励浙江企业把剥离后的低端制造环节向中西部转移,本地企业或转向高端制造业,或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对分离设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奖励、政策优惠等。
4、搭建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服务外包信息
一方面,要将外面的信息引进来,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方面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把本省承包的信息发布出去。为了服务外包信息的及时准确的发布,应建立“浙江服务外包在线”之类的网络平白。通过专业平台,提供发包方和承包方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应该使用英语、日语、韩语、法语、汉语等多语种。
5、防止服务外包的负面效应
要密切关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保护主义倾向,当前,美、英等主要发包国兴起了服务业保护主义运动,印度为此深受影响。浙江政府和企业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密切关注这一社会运动的发展动向,并及早研究相应对策。其次,尽可
能使服务外包的市场多元化,一方面要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另一方面,离岸服务外包。
6、选定目标城市和目标省份进行定时赶超
“浙江服务”要想如“浙江制造”一样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应选定一到两个服务外包产业做的比较好的城市和省份作为“标杆”,国内的标杆城市可以选大连,标杆省份可以选江苏,国外的标杆城市可以选班加罗尔。向他们学习,并给自己确立一个赶超的时间段。
(二)中观层面上行业协会应采取的措施
2008年10月8日,杭州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其他各市应借鉴杭州的做法,成立各市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各市的行业协会联合成立浙江省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浙江省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应借鉴印度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经验,在全国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发挥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的外包企业和产业。
1、了解服务业外资需求,改善促进方式和促进措施;
2、整合浙江服务外包资源,提高接单能力;
3、加强浙江服务外包宣传策划,打响“浙江服务外包”的品牌;
4、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5,建立服务外包的风险预警机制。
(三)微观层面上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提高对服务外包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浙江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摒弃“自给自足”、“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观念,勇于参与全球生产的分工协作,为跨国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为跨国公司“打工”,充分认识服务外包是全球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是“浙江制造”的前奏与前提,也是企业国际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加强企业的质量认证工作。在跨国公司对浙江企业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承接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浙江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包括CMMI、CMM、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SAS70等。
3、加强组织学习。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要善于在承接服务外包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或技术,这不仅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巩固双方的外包合作关系,而且有助于自身走自创品牌的发展道路。
4、在“精”和“专”上下工夫,提高专业化水平。浙江服务外包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但规模上的劣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专业化优势所弥补。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现实的基础和社会的需求,选择某一个行业做精做专,做出自己的品牌,这样才可能做大做强。
5、采用多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由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浙江软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困难。而要消除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十分困难。所以,在一部分企业凭借其实力越过语言文化障碍的同时,更多的企业应该考虑为了绕过这些障碍,采取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1)通过收购外国服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制造业领域,TCL收购了德国施耐德,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在IT产业,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TCL和联想都试图通过这条捷径进入国际市场。浙江部分实力较强的服务外包企业也应该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准备或尝试。
(2)借助国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浙江大多服务外包企业目前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广泛的认同,直接从国外接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浙江企业一方面需要与国外代理商合作,甚至需要积极接受印度、爱尔兰等国厂商的转包业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订单。
6、在本国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服务外包。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浙江也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自有品牌的机电设备、家电、通信设备出口也在迅速增长。而几乎所有现代化的设备都离不开软件研发、工艺设计等高端服务业支撑,因此,浙江的某些服务外包企业可以根据本国制造业现实需求,立足于某一个行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立足本国,放眼世界。
7、加强服务外包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弄清服务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来源及风险规避模型
服务外包的风险有战略风险和服务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两类,如图2所示:
服务外包的风险规避模型如图3所示:
(2)对不同来源的风险因素作出具体分析
(3)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规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