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渔民生存现状调查
2009-11-03黎云
黎 云
从4月起,出海的人已是少之又少。90%的船老大都挽着裤腿,看着大海喝茶,为今年的收成发愁。渔港里的渔船,被灼热的日光烤得漆皮打起了卷。
潭门镇位于海南岛东部沿海,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后勤的给养基地和深远海鱼货的集散销售基地。在西沙、南沙作业的中国渔民、渔船,超过80%来自这里。
吃海鲜的人很多,了解渔民的很少。在南海打鱼,面临的风险更是难以想象的。被别国抓扣一次,就要倾家荡产
“琼·琼海03026”号渔船船长陈泽波出过两次国,都是被抓去的。
至于说在海上被其他国家的军舰、海巡船追逐,他就经历得更多了。
“在黄岩岛北面,北纬15度10分,东经117度45分。”陈泽波清楚地记得1997年他第一次被抓的位置,他向记者强调,“我们世代都在那里打鱼,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
因为靠近黄岩岛,陈泽波说的世代打鱼的地方,经常有某国的军舰出现。一旦发现中国渔船,“上来以后就把我们赶到船头,然后抢东西,谁反抗就打谁。”
和陈泽波同时被抓的4条船,60来个人,“全都被带到了他们国家,关了我们5个多月。”陈泽波说,“前两个月在监狱里,结果老是有人生病,后来就把我们看管在自己的船上。”
等到1998年陈泽波回来时,他船上价值十几万的打鱼工具、导航系统已经没有了。
时隔一年多,仍然在这个海域,陈泽渡的渔船再次被某国的军舰发现。这一次陈泽波经验丰富一些,掉头就跑。不过时速只有七八节的小渔船哪里是千吨大舰的对手,很快陈泽渡就被追上。
铁甲军舰毫不犹豫地冲了上来,把陈泽波只有60吨的渔船撞沉,一船人全掉在海里。
陈泽波被这个国家的海军捞了起来,又抓去关了好几个月。“这次我就有经验了,上岸后,不签字不说话,等到大使馆来人再说。”
像陈泽波这样“越来越有经验”的中国渔民现在已经很多,看见外国军舰来了赶快跑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琼海南沙渔民协会会长、“琼·琼海02065”号渔船船长邱谷儒说,渔民协会也请来法律顾问和渔政人员,培训渔民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抓扣事件,比如对方开枪了怎么办,看见不明船只过来怎么办,并教育渔民被别国抓扣带回去后一定要等外交人员来。
“那个国家开出的全是英文单据让渔民签字,渔民又看不懂,不能乱签字。”邱谷儒说。
渔政站也在渔民中加强法律教育,在渔船上加装了定位系统。对渔船实施监控。“不这样管理不行啊,我们镇现在还有一个船长在那个国家坐牢。”站长周世发告诉记者,“家里已经破产了。”
其实在南海打鱼的渔民,不管属于哪个国家,感情都非常好,经常互相提供帮助和补给。陈泽波也曾经帮助拖拽过一艘失去动力的那个国家的渔船。
为抓一只鲍鱼可能一辈子就得躺在床上
“最辛苦的就是‘种海的人。”渔政站站长周世发这样形容在西沙、南沙作业的渔民。
在琼海,一般的渔船吨位都在50吨以下,抗风能力低于12级。渔民协会会长邱谷儒介绍说,南沙没有天然避风港,所以一旦遇到大的台风,渔船就得赶回海南岛,最少也需要两天时间,稍微晚点,就可能遭遇台风。
几位船老大几乎都跟台风较量过。说起披困海上,或打落在大海里,他们好像是在谈论手上的香烟多少钱一盒一样平淡。但事实上,每一名渔民,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旦遇难和失踪,那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崩溃。
“琼·琼海03068”号船船长吴忠波,有一次因为通讯系统出了故障,没有收到台风警报,在南沙遭遇了台风。“好多礁石是越南占领的,又不敢过去泊,差点没回来。”结果还好,返回途中台风逐渐减弱,又碰到了一艘好心的越南渔船帮助,才脱离了危险。
除了台风,一种被渔民称为“潜水病”的职业病,也是南海渔民杀手之一。
渔民在南海的作业方式,以礁盘作业为主,简单地说就是戴着一副潜水镜和呼吸管,潜到水下十几米,甚至30多米的礁石上,把吸附在礁石上的龙虾、螃蟹等海产品抓上来。
由于水的压力变化,人浮上水面后原来溶解于人体液中的氮气会变为气泡,引起眼球出血,耳膜破裂,如果空气逸入血管形成气泡,阻塞了脑血管,就会引起中风,甚至导致死亡。
渔民们没有氧气瓶,没有潜水服,更没有减压舱,他们甚至没有一只潜水手表,不知道自己已经下潜多深。
“有时候就是为了抓一只鲍鱼,结果就是一辈子躺在床上。”邱谷儒说,在镇上,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的、就有两三个,还有几个经过几年的恢复,现在生活可以自理了,但却永远不能再出海打鱼。
由于南沙的现状,我国在南沙没有大型的渔业补给基地,在西沙的永兴岛有一个正在建设的渔业补给基地,尚未完工。渔民一旦生病,需要向渔政部门或海军求救。然后用渔政船或就近租用渔船,转运到西沙的水警区医院或海南岛治疗。为了把重病的渔民及时送回海南岛,渔政部门多次协调海事局,用直升机运送重危病号。
“现在条件还是好一些,以前最起码要两天两夜才能送回海南岛,人早就没了。”邱谷儒说,他所在的渔民协会常年有150多条船在南沙和西沙打鱼,对正在建设的西沙渔业综合补给基地充满了期望。
北京的酒店里大龙虾卖到800元,我们这里只能卖80元
“琼·琼海03028”号渔船船长李帮川是位老实巴交的人,每次出海,他都远远地绕开那些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占领的礁石,所以,他从来都没被抓过,也没有被罚过款和扣过船。
可是李帮川还是亏本。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一趟南沙的诸碧礁,还不是说到曾母暗沙,来回加上作业时间需要一两个月,需要柴油12吨左右,还要储备食品,付给30多个渔工工资,总费用在20万元以上。
“一个航次,要想打回价值20万元的鱼,太困难了。”李帮川说。按他的估计,往年镇上有60%的渔民还是能赚钱的,还有30%保本,lO%亏本。“今年,起码有50%是亏本的。”
亏本的原因很多,海鲜产品价格下降是最主要的因素。渔民们说,比如大龙虾,2008年还卖到100多元一斤,最高卖到了145元左右,今年只能卖到80到90元一斤。
南海盛产青斑鱼,以前能卖到七八十元一斤,现在也降到40元左右一斤,缩水将近一半。“一说有金融危机,收购的价格马上就下来了。”
当听记者说在北京的高档酒店里,龙虾要卖到800多元一斤,几位船老大惊讶地你看我,我看你,嘴里反复说:“那为什么我们这里只能卖80?”
柴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是重要原因。“一吨柴油要6000元左右,而我们跑到最远的地方要五天五夜,成本太高了。”李帮川说。
根据现行政策,我国按照渔船的马力、出海作业天数、航次等,给予适当的柴油补贴,但补贴油量只有实际用油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要到年底才结算,需要渔民垫付,渔民压力仍然很大。
鱼越来越少,也是渔民亏本的原因之一。渔民们说,在西沙,已经没有太多的鱼可以抓了。南沙的鱼多一些,可是好多礁盘都被别国占领,有的地方,比如六门礁、海口礁,10年前还可以去打鱼,现在已经不行了。“一靠近人家就打你、赶你。”
说起被别国占据的礁盘,李帮川摇摇头:“反正我是不敢,他们太厉害了。”按照他的估计,渔民们在南海的传统渔场,比起10年前最起码缩小了一半,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