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2009-11-03彭深
彭 深
在中国收到的国礼之中,有一副深蓝色的球拍,中心图案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上面用英文写着“和平时代”。这是1972年10月美国商人霍弗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他要感谢“乒乓外交”为中美关系突破起到的重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已经有了缓和的迹象,但究竟以什么作为最好的媒介来改善两国的关系呢?睿智的周恩来想到了乒乓球。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领导人都认为这是很好的契机。开赛前夕,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会议,鼓励运动员去“接触许多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
比赛期间,在中美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4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在与中国球员梁戈亮练球之后,无意中搭上了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了他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并与之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顿时成为轰动性新闻。4月7日,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立即同意了中方的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
在中国期间,美国队与中国运动员共进行了两场友谊比赛。中国球员虽然技艺高于美国队员,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洋溢着赛场,美国球员毫无窘迫之感。
4月17日,美国乒乓球队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离开了中国。“乒赛”结束了,但它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播开来,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
4月21日,周总理借“乒乓外交”刮起的春风,向美国白宫传去口信,提出中方愿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传话,终于实现了当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为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打下了基础。
5月30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说,毛主席把乒乓球一弹过去,“就转动了世界,小球转动了大球,震动世界嘛!”
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双方达成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并谈及中美关系的历程时说:“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所以就打乒乓球。”他把“乒乓外交”看作是打开中美关系的一次创举,是中方采取的一次推动历史进程的重大举措。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了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了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历史证明,“乒乓外交”的历史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它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乒乓球协会就邀请中国参加名古屋世乒赛同中国乒乓球协会达成了一个会谈纪要,其中包括日方从一开始就主动提出遵守周恩来总理1958年7月会见日本社会党代表团时提出的“日中关系政治三原则”,也就是不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不参加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不阻挠日中两国关系的恢复。纪要签署后的第2天,即1971年2月2日的《朝日新闻》就发表评论说:“日本方面承认了政治三原则,这就打开了日本和中国进行‘乒乓球交流的道路。今后不仅是体育,在推进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交流时,也将继承这次‘乒乓球方式。”由此可见,“乒乓外交”的真正成就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
“小球转动大球”的成功还告诉我们:现代外交是总体外交,不同领域的对外交往都要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而体育外交正是其中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重要一环。体育在外交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性能够在外交格局中实现求同存异,为矛盾双方创造建立沟通的结合点。因此,尽管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在表面上看似是毛泽东一夜之间做出的决策,但它的确不是仓促和偶然的举动,而是中美双方为各自争取外交主动而谋求交流与合作的必然努力。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