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秀 电大开放教育的第一实践者
2009-11-03曹昕
曹 昕
1999年至2006年,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成功运行,连续两届担任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的于云秀,带领电大实现了广播电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2009年春季,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在校生287万人,占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生总数的2/3,占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近1/10。开放教育累计招收学生595万人,全国电大各类非学历培训累计超过5000万人次。
于云秀作为开放教育实施的主要领导者、亲历者,虽然已退休,但仍承担着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的工作,仍在倾听电大开放教育的强劲脉搏。她渴望,创新务实、团结奋进的电大精神永续传承。
时代机遇预示未来
1997年11月,中央电大的467名职工都收到了一封校长签名信:“您对电大的改革与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信中开诚布公的表述着渴望倾听所有员工心声的初衷。发信人就是刚刚担任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如何理解国家、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何梳理好整个电大系统?世纪之交,电大的教育发展何去何从……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在内心交织起伏。此时,每位职工与电大共命运的主旨回信,给了于云秀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改革信念。她以开放的心态、有效的执行力、团结共进的决心,引领大家把握时代赋予的新机遇。
记者:您任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的1997到2006年,处于跨世纪的教育变革中,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央电大及全国电大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您能梳理一个清晰的脉络,呈现电大启动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思路?
于云秀: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进程,电大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这是几代电大人孜孜以求,不断奋斗的结果。在电大前20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1979年到1986年的创业辉煌发展阶段;1987年到1994年的多种形式办学调整发展阶段;1995年之后,走向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1997年,我到电大任职,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也正是电大第三个10年的开始。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教育提出“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提高数以亿万计劳动者素质的任务。”与此同时,教育部正在制定《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教育必须也必然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预示着电大迎来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时代机遇。在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我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然倍感喜悦。
矛盾的心情也油然而生。我有过多年在企业、在地方党政机关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但对于从事学校领导工作,特别是远程教育高校的管理这一陌生的领域,对我来讲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我也曾忐忑不安,也曾日夜思索。
1997年11月,上任伊始,我向中央电大的每一位教职工寄发了签名信:“您对电大的改革与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信中开诚布公的表述着我渴望倾听员工心声的初衷。一周内,我收到了大家的回信:把中央电大建设成为开放大学;要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改革学校内部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1998年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批准清华大学等4所重点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试点。这就已经宣告我国远程教育长期以来,以电大“一花独秀”的垄断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而且,普通高校的品牌、学科、师资、技术的光环都给电大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大具备的客观条件就摆在眼前,面对现状,当我们期盼教育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时,当时的教育部主管领导的“我不保护落后”一句话,让电大人的思想、观念彻底发生了变化。
“不保护落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掷千金,顿时在电大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在不少同事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我作为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主要领导者,心里更是疑惑难解。我那段时间,白天带领同事们处理一个个难题,晚上,常常一个人思考“不保护落后”的真正意义。
“跳出电大看电大”转换角度深入思考,让我豁然开朗。在班子成员会上,我当时的发言要点是:与网络教育相比,电大长期的广播电视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学习需求;与国际开放大学相比,电大开放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手段方法,都存在很大差距;就广播电视教育来讲,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领导也多次批评电视课程的“大头像”问题,电大确实需要与时俱进推进发展。领导的那句话虽然“不中听”但“中想”!领导是真切地希望电大丢掉完全依赖国家政策的思想,要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办学,提高自身的能力,尽快跳上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变压力为动力,增强自信心,以开放的心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讨论交流活动一时成为中央电大、全国电大系统的热门话题。机遇挑战并存,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大家逐渐形成了思想的共识。
应对挑战,我们敏锐地意识到,首先要思考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切入点在哪里?经过认真研究,以全国电大落实《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意见为依据,提出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远程开放大学”的总体目标,并总结过去办学的经验,几易其稿,拟定“电大实施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文字申请材料,上报教育部。
199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并明确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实验。至此,电大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一第一次如此明晰的定位电大在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
“开放教育”新突破
于云秀的办公室洋溢着生命的绿色。一杯清茶,一隅青绿,陪伴着于云秀度过了一个个伏案不眠的夜晚。“我喜欢绿色,它赋予了一切积极的能量,它的使命就是生长,毫不迟疑,永不停息。”于云秀在任的10年,构筑起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三大支柱体系,为电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记者:中央电大和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并批准创办的。建校初期,就已经有了收视电大课程,以课程注册颁发单科结业证书的开放教育思想和举措;1995年开展的“注册试听生”教育也是一种开放教育形式的尝试。那么,1999年开展的“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与之相比有着哪些方面的突破?
于云秀:的确是的,从历史
上来讲,电大一直在探索开放的办学形式,期望为更多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学习机会。
80年代的“课程注册”、90年代中期的“注册试听生教育”仅仅是达到了一种办学形式上的开放,而没有真正从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等方面来研究开放教育。特别是教育思想观念上,仍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1999年的开放教育试点则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开放,促进了三项改革。
“一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的进行导学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问题。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如何适应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如何积极参与有效的教学活动。为此,我们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开放教育入学指南》必修课,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开放教育的对象是以在职成人为主的各类社会成员,开放教育试点采取免试注册入学;建立学分“银行”,实行完全学分制,课程学分8年有效;建立课程“超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课程;实施学籍“异动”的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工作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因此大大地缓解了工学矛盾,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与此相对应的是学习资源的开放。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并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和社会实践基地,与社会沟通,共享教学资源。
2002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这是电大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的道路走对了,教育部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给予充分肯定:推进了电大从传统封闭的校园教育向真正的开放教育转变,从广播电视教育向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的现代远程教育的转变。
对电大的持续发展,不能满足于一个项目的成功,要扩大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当教育部提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时,电大以优质的资源、规范的管理、系统办学的教育模式,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第一个批准中央电大与企业合作,确立了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项目,搭建网络教育校外支持服务平台。相继,电大建设“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的申请,也顺利获得教育部批准。
电大发展由此从“单纯办学”走向“办学与服务”并重的新时期。
“机制创新”不破不立
记者:“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取得了成果来之不易。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您如何应对?
于云秀:电大开展了基于网络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全国电大获省部级各类教学和科研成果奖129项。中央电大7个项目获2005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构建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获2006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机制的创新是“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操作中的最难点。
首先,合作的问题。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教学基础设施,软件支撑环境,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提高培训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国家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资金从哪里来?
中央电大不等不靠,自筹资金100万元。在当时,拿出这笔资金已经实属不易,但是相比项目开展的各项建设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也尝试采取“一校两制”的办法,但实际中行不通。此时,我意识到,电大建设现代的网络教学环境,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走电大与企业合作的道路。于是,电大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与TCL合作成立了电大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企业则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怎样在保证企业为教育服务的同时,处理好企业自我运作的良性循环?经过思考,我选择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的体制和机制。由我担任董事长,TCL公司派出总经理。为了保证电大远程教学的落实,电大选派了负责资源建设、技术管理的副总经理,以保证电大的主体地位,从人事制度上解决机制的问题,项目资金也得到了落实,使电大网路环境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使电大传统的电视教育形象逐步得到改观,实现了“天网地网”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方式。
其次,是系统运作模式问题。我国电大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实行教学上的行政管理模式。试点项目是中央电大牵头组织,普通高校参与,地方电大具体实施,中央电大负责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为了使得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管理环节得到规范落实,在电大系统内第一次引入市场运作方式,中央电大与省级电大签订协议,明确责权利。其中,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如何作到各级电大的责任和利益合理匹配?这是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远程教育的投入与成本分摊的课题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合作共赢做大“蛋糕”
“电大虽然是远程教育的‘专业户,但是我们开展的是网络远程教育,你们是电视教育,似乎不在一个层面上。”普通高校领导与于云秀的合作谈判面对面地展开着……
普通高校对电大现状的“准确评价”似乎有些“毫不留情”,但是于云秀坚信,改变高校的认识势在必行,电大是远程教育的专业军,其优势是多年来形成的遍及全国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8万多名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研究队伍,以及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管理经验,与电大合作一定会是共赢的。
记者: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试点以后,我国远程教育已经形成了电大与普通高校两支重要力量,各自占据优势。二者如何在竞争中求得“共赢”?
于云秀:试点项目明确定位了电大与重点普通高校合作开设本科教育的学科发展的合作之路。
合作机制确定后,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开始在双方出现。
电大合作定位的选择目标是著名高校,因电大具有面向成人在职业余学习、办学方向深入基层、规模大等特点,引起了合作高校对教学环节如何能够落实的担忧。同时,电大通过电视教育得到普及,网络教育是否也能够“畅通无阻”。
对电大而言,电大的远程教学需要拥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支持服务,合作高校能否投入总够的人力和精力?这一点,成为电大方面
的担忧。
总而言之,双方都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心有余悸。
为避免在合作中出现以上两方面的问题,电大与高校积极沟通,互相借鉴、配合,共同想办法,双方对彼此优势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了各自的责权利,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共赢”局面。2008年底,全国现代远程教育累计注册学生达640多万人,其中,中央电大的学生460多万人。实践证明,高校与电大的合作做大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蛋糕”。
心声蓄心智
“接受教育的平等是人生平等的起跑线。”在咨询委员会的建言中,心系特殊群体教育的于云秀,有着特别的感动与践行。30年,电大建立的从中央、省、地市、到各县、区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是一个伟大的中国奇迹。创造奇迹的是可爱、可敬、可赞的电大集体。当国家教育部对电大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时,很少谈及个人情感的于云秀向全体电大人表达了心中的感谢。
记者:您现在仍任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的主任,在着眼于主动适应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不断探索,推动电大教育的持续发展中,委员会有哪些思考?
于云秀:咨委会是由方方面面的专家和老领导组成的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的咨询机构,它主要通过对电大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研究,为中央电大校领导提供决策建议,起到参谋作用。这两年,我们已完成“电大定位与系统建设”课题研究,并上报了咨询报告。
在电大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大的部队办学、“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残疾人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对推进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特殊人群的教育是我的一个心愿。我们欣喜的看到,截止2009年,部队士官远程教育在校生约8万余人,残疾人教育学院在校生约3500余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校生约13万余人。
回忆2005年,我来到西沙永兴岛南海舰队八一学院学习中心,见证了通过卫星网络把远程教育送达祖国边疆的那一时刻。在那里,年轻的战士们日夜为祖国广袤的领海而守候,孤独而神圣是他们的内心独自。把知识、信息带给祖国边疆最可爱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每天在中央电大大楼门口看到那些年轻的保安人员,我又想到,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电大为特殊人群服务也应该让他们受益。由中央电大老师作志愿者建立的“保安人员中专班”应运而生。当我看到电大门口精神充沛的保安人员,心里会有一种暖暖的安慰和对电大教育未来发展的憧憬。
电大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成功,到“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拓展,历练了电大团队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精神,每个人都收获了一份尽全力付出后的坦然心境。这支强大的电大队伍,将成为电大事业大发展的人才力量,他们还将把电大精神永续传承。
责任编辑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