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趣水族馆之河豚

2009-11-03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9年10期
关键词:剧毒春江河豚

雪 帆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有剧毒但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鲜美的鱼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被推为“长江三鲜”之首,连明太祖钦点的贡品鲥鱼也位居其后。而苏东坡是个美食家,甚至是能为美食不惜一切代价的主儿。那么品尝河豚也就不在话下了。

河豚的学名叫“河鲀”,其实模样长得还是挺可爱的,造型独特、滚瓜溜圆、颜色鲜艳。有很多品种的河鲍同时也是观赏鱼,尤其是一种叫“刺河鲀”的家伙,在遇到天敌时还会像安全气囊一样立刻胀起气来,让全身的刺都直直挺立起来,以此阻吓敌人。由于它这项极具专业性的特长,古人又称之为“肺鱼”,意指其肺气充沛。它在民间的诨名“气鼓鱼”、“气泡鱼”之类,也大都因此而来。

但,看着有趣的河纯其实并不是好招惹的对象,除了少数几种无毒品种之外,其他所有品种的河鲍都是有毒的,区别只在于毒素分布的区域和毒性的强弱而已。有些河纯只在皮肤、血液、肝脏、眼、腮等地方带毒,而有些河纯却是全身上下内外无一不毒,其中更有些毒性猛烈的河纯,一条鱼体内所含的河纯毒素就足以令三十个成年人毙命。

据北宋孙奕所著的《示儿编》里说,常州地方有一位士人,掌握一整套识别并烹饪河鲀的祖传本事,他得知苏东坡嗜好河纯之后,便热情地邀请苏东坡来品尝自己的手艺,希望能得到苏学士的好评。哪知菜肴上桌后,苏东坡却只是吃。一句话都不说。正当士人全家失望之时,苏东坡却终于说出了一句:“也值一死!”于是大家相顾大悦,原来苏东坡之前的沉默并非不满,而是吃得连说话的空儿也没有了。

其实河纯好吃又有剧毒的情况,早在北宋之前,就已经为先人们所熟知了,《山海经》里就有相关记载,那时它的名字叫“赤鲑”,东汉时的《金匮要略》里它被称为“鲀鲮”,西晋时的《吴都赋》里则是“鲀鲐”。后来据说春秋之时的吴越两国,也有食用河鲍的风俗,吴王夫差品尝过河纯精巢后,甚至以“西施乳”来形容它的美味程度。

但是再怎样的美味,若是要拿性命当押金来换取,恐怕还是多少有些令人害怕的。同样是宋朝,有个叫袁襞的人也想尝尝河鲀的滋味,才刚上桌,主客还在谦让的时候,菜盘就被猫狗抢先偷吃了。袁耿还没来得及发怒,就看见猫狗在自己眼前毒发身亡,直吓得冷汗长流。还有个笑话是嘲弄那些自命不凡的大人物的:一群士绅很想尝尝河鲀的滋味,却又怕中毒,看见酒楼外有个乞丐。就盛了一碗河鲍送去,想让乞丐替自己冒这个生命危险。过了一阵子见乞丐无恙,士绅们大喜,顿时将桌上的河纯分吃干净。席终人散的时候,却听那乞丐笑道:

“你们吃了都没有事,那我也就可以放心吃了。”

宋朝以后,吃河鲍的风气也传到了日本。尤其是在相当于中国明朝时候的日本。因此吃河鲀而引出的故事就更多。日本的烹饪技巧远远不如中国,为了河鲍的美味而赔上性命的人也就更多,以至于丰臣秀吉为了保存实力,还颁布了禁止武士们吃河鲀的命令。这禁令一直持续到1888年,才由首相伊藤博文解除。但鉴于河纯确实含有剧毒,所以要想经营河纯菜肴的话,厨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考核的最后一关,是厨师必须将自己当众亲手烹饪的河纯再当众吃下去,如果毫无异状,那才算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河鲍厨师。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河纯虽然有毒,但总有解毒的方法,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提起苏东坡《惠崇春江晓景》诗里的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了。据与他同时期的严翼在《艺苑雌黄》中的说法,烹调河鲀时若以菘菜、蒌蒿、荻芽为佐料,就能化解河纯的毒性。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剧毒春江河豚
有趣的小河豚
乡居春晓
海洋中的剧毒“杀手”
火驱采油尾气安全管理
氯乙酸不再隶属剧毒品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毒界霸主——河豚
河豚生气了
罗晨依??《春江溪居》
伍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