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之初:背包带的故事

2009-11-02王际发

金山 2009年9期
关键词:单杠标兵新兵

王际发

“双臂上拉,收腹,脚往上使劲!大海,你把背包带拽好!”

一位个子不高的士官,手拿一根术条,不时对单杠上新兵的屁股抽两下。新兵咬紧牙,脸憋得通红,脚使劲地向上蹬。一条背包带拴在脚上,绕过横杠,另一端被站在地上的一个兵使劲拉着……那个用了半天劲都翻不了几个的新兵就是我,站在地上的那个士官是我的新兵班长。

班长比我大两岁,河南人,个子不高,但很壮实。有“飞毛腿”、“杠上飞”之美誉。

入伍展开训练的第二天晚上,班长郑重地讲:“连队是军里的军事训练标兵连,连训是‘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只有自己素质好,在连队里说话才有‘分量。要想自已有分量,什么时候把背包带用断了,基本上就达到了。”说着,拿起他那副泛白的背包带给我们看。接下来,和背包带有关的事情接连出现。

第二天早上体能训练,班长让我们都把背包带拿上。我心想,搞体能拿背包带干什么?

五公里是绕营房跑圈,一圈是500米,刚跑两圈我就上气不接下气,脚像灌了铅,抬也抬不起来。班长见了,狠狠地说:“把背包带拿出来,系在腰上!熊兵!”我边跑边从衣服兜里拿出背包带系在腰上。还未等我反应过来,班长拽着背包带就跑。我身子向后仰,只顾着往前迈脚。一圈下来,我就向班长求饶:“我实在不行了,班长,求你了……”班长不理会,继续拉着我。

五公里下来,我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起来。胸腔里一股浓浓的血腥味,直想吐。“你这样子永远都不会有出息,不是个男人!”班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太痛苦了,我受不了,谁爱跑谁跑……”看着班长这么藐视我,我狠狠地回了—句。

“怕苦,怕累,就不要来当兵!明天我扛着哑铃和你跑!”班长扔下话就走了。战友们就跑过来数落我。

“兄弟,你废了,敢顶撞班长。”

“当兵头一天就讲‘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你忘了啊,这一下你有好果子吃了。”……

我呆呆地望着系在腰上的崭新的背包带。一天过去,直到就寝都相安无事。早操,我一起床就把背包带系在腰上。跑圈时,我发现班长真的扛着杠铃跟在我身后,一圈,两圈……我不时地回头看看班长,他面无表情,显得很轻松,而我咬紧牙齿苦苦硬撑。第七圈时,我实在撑不下去了。班长超过我,回过头来,让我把背包带给他……我还是被他拽完全程。讲评时,班长表扬了我,说我有进步。在背包带的“牵引”下,我的五公里逐渐挺进了20分钟的行列。

紧急集合是在新兵训练一个月后的一天进行的。班长说,紧急集合考验的就是时间,打背包打精了,用时不会超过一分钟。他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我们一条龙、三横压两竖……直到我们在45秒钟内打完背包。以后的日子,班长经常拿着牙缸、牙刷在走廊里一边敲一边喊:“紧急集合!别紧张。按套路来……”

我睡觉打呼噜,这是我进入新兵班时,战友们就不能容忍的。班长说,我的呼噜声响得整个屋都在摇,而且很有节奏,很像一首抑扬顿挫的曲子。只可惜,他不懂谱曲,要是会,他会按着呼噜的起伏,谱成曲子,说不定我还会名声大振。说白了,只要我躺下,战友们基本上彻夜难眠。下铺的班长想了个办法,将背包带拴在我脚上,我呼噜声大震时,他就轻轻地拉一下,再响再拉……这个方法,被战友们称为“扯后腿”。

真的,背包带的确促进了我训练成绩的飞跃。我发现背包带完全可以在训练上派上用场,比如用来练习投掷手榴弹的甩臂姿势,比如可以用来练器械。当新兵时,单杠一至五练习,我都能做完标准动作。为此,器械训练场上,班长总会大声地叫喊:“小王,来一个杠上飞让大伙瞧瞧……”我戴上护腕,双手握杠,慢慢地悠起来,一圈,两圈……直到我成立正姿势站在杠下时,班长得意地点起一支“红南京”,深吸一口,吐出烟雾,而后冲他们说:“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就是我的兵……”

后来,我被调到机关,班长时常打电话劝我,说我素质好,在机关干吃干耗,说话没有“权利”。他还说,我是他最得意的兵……

再后来,班长退伍了,回家做起了生意。而我靠着班长所谓的“分量”留了队,成了训练标兵。那副洗得泛白的背包带,一直被我压在内务里侧靠角的褥子下面……几年来,每天早上整理铺面,我都会在放有背包带的位置,轻轻地按一按。在按背包带的同时,也在抚摸我那颗对班长、对往事怀念的心……

猜你喜欢

单杠标兵新兵
单杠上的花式炫技
泡泡耍单杠
新兵,请入列!
单杠上的大爷们
难固定、易脱落、隐患多 家用单杠不是神器是凶器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五老”标兵:刘应启
一位技术标兵的自学成才路
领着“新兵”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