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分点解析

2009-11-02周红阳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情意绿叶高考作文

周红阳,浙江省诸暨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资深高考阅卷专家,担任高考阅卷作文小组组长多年。对高考作文命题特别是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有深入研究,发表过与之相关的多篇学术论文。

一、审题(立意)

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早就尘埃落定,有关我省高考作文试题的“热议”也如风过耳,飘散于九霄云外了。此时重拾话题,与面临2010年高考的同学们谈论高考作文,也许不算是狗尾续貂,估计也不会有充当“事后诸葛亮”之嫌。

今年是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模式类似于近年势头正劲的“新材料作文(即命意作文)”,但又不是通常意义的“新材料作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三为一”——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延续了话题作文的要求,还规定了标题作文的中心。如果从积极方面评价这种模式和导向,可以说是将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和限制性、明确性、指向性等有机融合,有利于广大考生努力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省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一直以“稳重”为主要风格。今年出现这样的命题模式,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突破。从审题立意角度看,关键在于把握两大要素:一是“主旨”怎么确定,一是“情意”怎么表达。先看“主旨”。命题要求“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立意,而歌词的主旨就是卒章显志的结尾句“绿叶对根的情意”(歌题)。即使对这首流行歌曲的背景没有多少了解,也不难领悟歌词中的“绿叶”和“根”至少表现为两方面的“情意”,即显性的与隐性的。从歌词内容分析,“绿叶对根的情意”是显性的,而“根”对“绿叶”的情意则为隐性的。两种“情意”之间存在着“哺育”和“回报”、“前提(原因)”和“生成(结果)”等内质关系。或许“根”与“绿叶”这种内质关系不一定就是非常确定的整体和局部、源泉和涓流、本质和现象、施恩和报恩、施与和接受、上位和下位等,但也不是某些同位、并列或平行关系,更不是一般的相互交往关系。由此可知,尽管“绿叶”“根”都属于比喻性和象征性意象,可以联想、拓展到不少相关事物,如祖国和人民、故乡与游子、文化与民族(群体、个体)、长辈(祖辈、父辈、师长等)与晚辈等之间的多种“情意”,然而并不是一切“情意”均可以纳入歌词主旨的范畴,如友情(谊)、爱情、交情等。就此而言,它与通常意义的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审题)要求很不一样,“规定性”显得更加刚性一些。今年有数量不少的考场作文偏离甚至严重偏离题意,主要原因就是审题时未能把握其内在的“规定性”。

再说“情意”。主旨明确之后,中心就是“情意”。切合题意的“情意”有哪些呢?其实也简单,粗粗浏览命题材料(歌词),便能意识到诸如“感恩”“思念”“依恋”“珍惜”“惦记”“牵挂”“回忆”“祝福”“希望”“欣慰”“感激”“感受”“理解”“报答”“向往”,等等,都应该是符合命题要求的。这些“情意”体现了“绿叶”与“根”彼此交融互相通连的紧密关系。当然,由于“绿叶”与“根”的“情意”是双向交互的,因而在具体构思和表达“情意”时,尽管可以有所侧重,着力张扬和重点突出“情意”的任何一个方面,不必等量齐观,平分秋色,但也不能单向凸现,忽略甚至完全“遮掩”另一方面的“情意”(被“忘却”的大多是歌词渗透的“隐性”情意)。因为类此的审题(立意)显然还没有真正领悟和体现命题意图。其实被彰显和强化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应该是以“根”对“绿叶”的情意为必要前提的,缺失了“根”哺育、滋养、支持、期望“绿叶”等“情意”,“绿叶”之情也不免唐突和做作。审题究竟有没有到位,着重体现于此。然而在阅卷过程中,笔者看到仅仅只考虑到“绿叶”情意而搁置了“根”的情意的考场作文比比皆是,实在令人遗憾。或许,面对高考作文新模式,如何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切实提高审题(立意)能力,将会成为下一届高考众多学子写作备考的重中之重。

此外,还有“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等提示,以及有关“注意”事项,都是命题的组成要素,也是审题必须关注的。

二、内容(主题)

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一篇考场作文遵循“基础等级+发展等级”的原则进行量分评估,而“基础等级”又分成“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再划分为4个档次。而依据批阅作文的常规思路,往往是由“内容”而“表达”,这种思路跟衡量和评判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首先判断“内容(主题)”是否符合,然后再看“表达”如何。如果“内容”远离题意,“表达”再好也无济于事。

今年我省作文命题规定了“主旨”,自然也限制了写作内容(主题)。也许这种“限制”的主要意图在于“收拢”写作“内容”,使得内容不至于海阔天空,宽泛无边。那么,今年的30多万考生需要表现哪些“内容(主题)”才切合或符合题意呢?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1,爱国。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人们都知道,“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通俗歌曲表达的是一种爱国之情。稍稍揣摩一下歌词,便可以体悟到“绿叶”与“根”的比喻义是非常明显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就是人民对祖国的情感。因而“绿叶”喻指什么,“根”又象征什么,应该是不难把握的。当然,这里的“根”也可以比喻成为熏陶、沐浴和滋润自己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关于“爱国”话题,每位考生均是熟稔的,相关的题材也异常丰富,古今中外,琳琅满目。而且,表现“爱国”的角度还可以灵活定位,从正面抒发真情固然很好,由反面呈现爱意也未尝不可,或许会更加巧妙,与众不同。如《无根者的根》这篇佳作就是如此。作者通过波兰诗人切·米沃什和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两个典型事例描写,抒发了“无根者”特殊的“绿叶”情意。

2,思乡。无论何人,不管降生何处,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让自己难舍难离、魂牵梦萦的家乡。乡思,就是人类社会最富有共性的情感之一。既然“绿叶”和“根”都是比喻性意象,那么将“根”当作故乡,自己化作“绿叶”,也是非常切合命题要求的。而且多数人对故乡的记忆是清晰而深刻的,即使是由于各种原因离乡远行的人们,也不会忘记在故乡度过的那些充满欢乐或不乏艰辛的时光。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今年考生们抒写“乡思”“乡愁”相当普遍。其中有不少佳作就是描写“乡思”的。如《问候故土》这篇满分作文,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作者笔下的“家乡”是如此之美:“故乡是简单的一幅中国山水画。没有霓虹灯下的纷繁复杂,灯红酒绿,有的只是简单如一圈淡蓝的湖,宁静而深远。”字里行间流淌着“绿叶对根的情意”。不过,虽然大家都熟悉和喜爱自己的家乡(村落),但笔者发

现许多考生将“乡思”“乡愁”耗散化、平面化甚至模式化了,没有重点,没有层次,没有个性,也没有创意。希望同学们引以为鉴。

3,感恩。“绿叶对根的情意”从本质上说,就是“感恩”于“根”,爱国、思乡都是“感恩”之情的不同内涵和形式。可见,描写有关“感恩”的内容,也就必然符合写作要求。作为未满20岁的青年学子,感恩的对象可能会很多,有父母、师长、亲友等,但是最重要的肯定是自己的父母。于是,抒发对父母亲的感激之情,便成了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重要内容。不论考生描写的情节(细节)是否真实,他们表现的情感却是真挚而由衷的。笔者以为,描写感恩于父母亲的养育、关爱、期盼、祝福等内容,可以直接、具体而真切地体现“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主旨,可以避免出现空洞无物、千篇一律、大而无当等失误,应当是多数考生的不错选择。如有一篇题为《母亲的茧》的文章就这样写道:“如果爱是一篇巨制的骈俪文,她是一首绝句;如果爱是奔腾不息的江海,她是细水长流的小溪;如果爱是一种深情,她是肯‘下狠心为我作茧的双手;就像我在她体内被错综的胎盘包裹,却终将喷薄而出,破茧成蝶。”“感恩”情意,溢于言表。

三、情感

自古以来,写作本来就是情感流露和释放的一种独特方式。今年我省延续了自主命题以来的积极导向,依然注重体现“文中有情(人)”的写作理念,坚持考量考生的情感表达。由“绿叶对根的情意”可知,无论我们写什么内容,最重要的都是表达“情感”。爱国之情,故乡之思,父母之恩,无一例外地紧紧围绕一个“情”字。依据笔者的阅卷体验,倘若考生的情感抒发能够有效体现下面这些要素,完全可能打造成为受人青睐的优秀作品。

1,真挚。古人说,文章“以情动人”。显然,这里“情”是有要求的。至少并非“虚情”和“矫情”,因为这些“情”只会让人浑身鸡皮疙瘩,兴致全无。我们知道,“感情真挚”是《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写作要求。伦理学常识告诉我们,“真挚”是情感价值的必要前提,失“真”之“情”没有多少价值,自然也遑论什么意义。“绿叶”和“根”的双向情意,都必须以“真挚”为基本前提,不然“情意”再“浓”再“深”皆打动不了读者。而“情意”的真挚与否,也就成为衡量一篇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一些考场佳作抒发的“情意”就很真挚,冲击力和感染力很强。如《思念,永不落幕》一文中这样写道:“你的旅途逐渐地扩散至全世界,你看到了与你乡土不同的风景。步履坚实而肯定,你像渴望自由般的孩子,以你的好奇与勇气迈着一步又一步,然而,午夜你的心却仍然牵挂着故乡,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以及你心中轻声细语絮絮道来的思念。”这是多么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谁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2,浓郁。或许,情感的“浓”与“淡”跟“真”和“假”、“深”和“浅”没有必然联系。有时候情感是淡淡的,情意却是浓浓的。然而,就“绿叶对根的情意”而言,假如情感稀释得很淡,要表达浓浓的“情意”就相当艰难。对此,不少考生是清楚的。笔者看到一些作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反复渲染和强化某种情感,目的就在于使得“情意”更加浓郁,凸显题旨。如《那味道》这篇抒发“恋乡”之情的优秀作品,作者就反复渲染自己对故乡的“味道”的恋恋不舍——“那味道,那家的味道是永远都抹不去的”“那味道,那亲人关怀的味道是最好的止痛药”“那味道,那让你舒适,安定的避风港是朵永不凋谢的花”“那味道,它甜蜜、难忘、熟悉又那么让人不想忘记。是的,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味道,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会追求一辈子的感觉”,在这样的反复渲染之中,“情意”自然愈加浓郁,作品也就更加感人了。

3,深沉。与往年情感表达不同的是,今年仅有情感是不够的,这种情感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分量,即“深沉”。理由很简单,爱国、思想、感恩,任何一种“情意”都不应该是肤浅的、轻佻的。笔者觉得,体现“深沉”的情感,“真挚”只是必要前提,更重要在于“由衷”,既要有真切的体验,发自内心深处,又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领悟和诠释,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些时髦得泛黄褪色的话语作装饰。如有篇题为《落叶归根》的考场佳作有这么一段话:“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终会化作尘土,只有家乡,却依旧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我对寺中老树许了个愿,不是希望将来的飞黄腾达,也不是一生平安。只是回来养老,如一个歌手所唱‘我只在这,我哪儿也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只想融进这如画的小镇,因为这才是我的小镇,我的根。”其中“归来养老”之“愿”流露出来的“情意”是如此朴实,又是多么深沉啊。

四、语言

文章就是思维的外化,其载体是“语言”。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语言表达如何便决定了考场作文的优劣成败。多年来,我省高考作文的评分,一直将“语言”作为甄别一篇作文的关键因素。笔者以为,这种重视“语言”因素的阅卷定位是非常恰当的,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也十分积极。不断操练、打磨和锤炼语言,努力提升语言运用的整体能力和实际水平,将成为我们写作备考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当然,广大考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千差万别,有人偏爱华丽,有人喜欢平实;有的崇尚优美,有的青睐质朴……况且文化积累和语言功底等也各有千秋,实在难以也不应该制订出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钳制众多考生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但这并不表明“语言”运用只能处于“无序”失范状态,也不意味着无法评判“语言”的高低优劣了。笔者认为,根据高考写作的特殊性,今年(应该也是历年)考场作文的“语言”需要尽量体现下列特点——

1,感染力。今年规定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主旨使得“抒情性”成为考生作文的基本特征。爱国、思乡、感恩等情感的抒发,考生们从小学到高中,已经用写作的形式表达过无数次了,并不感觉有多少难度,即使还没有到达得心应手、运用白如的境界,也不可能出现苦思冥想、搜索枯肠的窘境。然而只是空喊口号,或者陈词俗调肯定打动不了读者(评卷人)。可见,语言的“感染力”显得非常重要。简言之,就是考生有关“绿叶对根的情意”的语言描述,能令人情不自禁,心动神驰,迅速引起共鸣。如“一个人只有投入土地的怀抱才能听见自己完整的心跳,那是灵魂的私语和唱和。在这喧闹的花海中,我真想俯身亲吻故乡的那片土地”“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割含不了的,是对它的这样一份执著而深沉的爱慕之情,仿佛是烙印一般地铸在你肌肤的纹理之上”等语言,或许并不华美耀眼,却有超强的感染力,谁读了都会怦然心动的。

2,冲击力。语言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不具备许多物质的刚性和硬度。然而正是这些没有“刚

性和硬度”的语言,只要运用恰当,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虽然文章的语言需要多种风格,委婉、含蓄、舒缓、细腻等语言也同样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文学创作,它有比较特殊的语言要求,“冲击力”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语言的“冲击力”就是在形式(也包括内容)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激发读者的视觉兴奋而予以认真关注。这是由考场作文的基本使命决定的。如果写作语言无法构成“冲击”效应,不能引起阅卷者重视,作文要获得理想的分数就困难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冲击力”绝非无足轻重。如《无根者的根》开头一句:“世上悲剧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而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则关于眷恋与远离。”落笔于“悲”,不同凡响,从标题到开篇“冲击力”都极强。而有些考生喜欢在文首用排比铺陈,模式不免老套,但就构成语言“冲击力”而言,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3,辐射力。虽然并非任何语言都能生发审美“辐射力”的,但是的确有不少考场作文语言的“辐射力”很强。这些语言构成了文章的闪光点,它们看似个性闪烁,灵性纷呈,样式纷繁,不拘一格,其实还是可以发现若干共性特点,即厚实,凝重,蕴藉,精当,鲜活,意味深长,富于哲理等。在笔者看来,语言的审美“辐射力”大多是属于语言能力的自然流露,不是借助刻意雕琢或拼凑而达成的,故而常常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出写作个体的语言功底。在阅卷过程中,语言“辐射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最终的得分。如有篇满分作文《你可以没有理由》的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做一个悠悠岁月的躬耕者。在我的四季菜园里,总有取之不尽的沁人心脾的情意。让白菜保持那微胖的身段吧,那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让牵牛花沿着架子一路高歌,让勺子在水缸里轻快起舞。”语言质朴无华,却凝重,隽永,审美“辐射”光芒四溢,浓郁而深沉的思乡之情伴随语言“辐射”而“沁人心脾”了。

五、技法

毋庸置疑,写作是需要技法的,考场作文尤其如此。除了“低落点”“小切口”“明主旨”“点题”等常用技法外,今年的高考作文似乎应当更多地考虑以下各种技法——

1,角度。我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人和事,不能没有合适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写作也是需要一个恰当“角度”的。看似简单“角度”的选取,实际上并不容易,它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写作技巧。像今年的“情意”表达,“角度”就显得很重要。同样是描写“乡思”,可以从已经远离的游子的角度,也可以从即将离乡的学子的角度;可以立足于真实思念自己的故乡,也可以借助于虚拟怀想他人的家乡;可以是站在城市怀念农村,也可以是身处今天回忆昨日……而这些都不可随意,得因人而定。确定“角度”的基本原则就是4个“有”——自己“有经历可说,有情感可抒,有见解可述,有材料可用”。当然“角度”能够新颖、独特则更佳。如《浙江根·精魂叶》这篇佳作的角度就很别致,文章以“浙江为根”,从“传统文化”“商业经营”“新文化运动”等三个角度阐述了“绿叶对根的情意”,既新颖又独特,真可谓奇思妙想,独树一帜。

2,手法。这里的“手法”是指表现手法,它是写作技法的重要元素。表现手法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就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今年作文题的“抒情性”突出,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不但普遍而且重要。而笔者感觉运用最频繁的是“直抒胸臆”,因为考题有利于这种表现手法的发挥。如“我们发现了,你那叶脉刻画的仍是中国的字,你那叶髓流淌的仍是祖国的血!回来吧,台湾,回到大树的怀抱,让你这一片不可缺少的叶更显绿意的盎然”。而像“海水沸腾了,一股热气骤然升起,冲破了散布上空的阴云,暴雨不再,换之的是绵绵的生之雨。水珠滴打在血腥的泥土上,抚摸着破损的残枝败叶,给人一股别样的温暖”等借景抒情的手法也举不胜举。还有“那依旧是你瘦骨嶙峋的背影,消失在故乡渐渐远去的古巷里,黄昏映衬下你的背影,苍凉如水,岁月见证下故土的坚忍,始终如一,你将心中的思念与千言予以沉默,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这样情景交融地抒发“情意”的优秀作品(或段落),也俯拾即是。

3,层次。写作技法也表现在构思方面,“层次”就是要素之一,有层次就会有波澜和曲折。文学创作理论告诉我们,作品的“层次”越鲜明,写作技法就越高明,内在质量也越上乘。追求“层次”应当是提升写作能力和作品档次的重要目标。当然,高考作文多是“不少于800字”(其实多数不足800字)的短文,“层次”一般不可能太复杂,但也不是只能平湖泛舟,笼中遛鸟,难展身手的。只要有意识构思和布局,短文也完全可以构成“层次”的。抒发“绿叶对根的情意”同样不能滞留在同一平面,需要有层次参差,体现情感变化,否则就难以产生杰作。如有篇题为《魂牵梦萦桑梓情》的作文,先是描写“故乡时常赋予我们独特的气质”,然后进入另一层次陈述“故乡时常赋予我们永恒的力量,不竭的动力”,表现“根”对“绿叶”的情意之后,接着笔锋一转,开始正面抒发“我们也愿意为我们亲爱的敬爱的故乡付出一切”等“绿叶对根的情意”,构成了文章的又一个层次,结尾处再“汇拢”情意,议论提升,构筑高层。一篇作品出现了4个不同层次,将“绿叶对根的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难得。

猜你喜欢

情意绿叶高考作文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绿叶和红叶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桃娃娃
生日答谢高朋
还在坚持的绿叶们
杨世玲
心愿之选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