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升级走势观察
2009-11-02王运宝贺海峰
王运宝 贺海峰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公选已度过初创期,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如何把这些框架“填充”好,让公选制度更加“丰满”起来,将成为未来各地公选创新试验的重点。
2008年12月8日,来自安徽蚌埠的王玲,被正式任命为广东省佛山市副市长。作为2008年广东省公选百名干部中的代表性人物,自10月8日拟任名单公示后,王玲就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2个月后,她从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元和手中接过了任命书。
就在此时,王玲的家乡安徽,经公推公选产生的20名副厅级干部,也陆续走马上任,这已是安徽省第12批,也是最新一批由省委直接组织产生的公选干部。而安徽的东部邻居——江苏与浙江,同样将公选进行得轰轰烈烈。浙江一次性拿出150多个职位面向全国公选,是该省历次公选职位最多的一次。
这些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公选事例,共同延伸与扩展着公选的空间,将公众关注的目光深深吸引。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公选已度过了初创期,开始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公选演变到今天,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如何把这些框架“填充”好,让公选制度更加“丰满”起来,将成为未来各地公选创新试验的重点。
让公选制度“丰满”起来
作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李民是最早关注公选的专家之一,还参与过由中组部组织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编写。10年前的1998年,李民参加了一个“美国高级公务员的选拔与测评”考察团,一共12个人,其中有4个中组部的、4个地方组织部的。
通过考察,李民发现,不管是美国联邦政府还是地方州政府,或者是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一流大学,他们都遵循一个高级领导人的5大能力。换句话说,一个高级领导职务需要什么素质的人,都规定的很详细。进一步又把5项中的每一项分解成20多个小项。“越分越细,细到了一个的伦理、感情,以及这个人对处理一件事情的选择。”李民告诉《决策》,只要是需要选拔一个人的时候,就照着这些条件去选人。
相对来说,中国党政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基础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主任许晓平举例说,一个信息产业厅的副厅长,到底需要哪些能力?目前的状况是没有成熟的表述,也就是说对一个职位的能力分析做得不够。
因此,许晓平建议,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企业管理都写得非常具体。“像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ISO9000体系认证,就是很好的探索。在这个体系中,对每个具体的工作职责都有详细描述。只有更具体了,才能更好的完善公选中选人用人的质量。”许晓平告诉《决策》。
按照这个逻辑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虽然已经有过这么多次的公选,但我们的公选中还是缺乏一个相对成熟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001年参与过安徽省公选的六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祥安分析道。
在许晓平看来,“通过制度创新与设计,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如何完善公选考试的科学性,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将成为未来公选发展的最大趋势之一。但这仅仅是公选“丰满”起来的一个方面,它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选择一个人的问题。
另一方面,“绝不能一选了之。”采访中,无论是公选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研究者,在“选后”制度的建立上,大家都认为,应该将“选后”制度作为未来公选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吸取营养形成制度体系
公选,308万;公开选拔,185万;公推公选,35万。
在百度中输入这三个关键词,就会看到这么多条搜索结果。对公选来说,弹指间,时间已滑过25年。最新一轮的持续性升温,是从2003年12月江苏产生中国第一位公推公选的县长开始的。
“省委决定公推公选沛县、金坛市长推荐人选。”2003年10月21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显著位置发布了这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同时配以“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重要突破”做副标题。据说,这一天报纸卖得最火,不少人还到报刊亭自费购买《新华日报》。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干部情不自禁地拿出翻旧了的报纸,描述他们当时的兴奋和新奇。“那一段,我和同事们天天在聊公推公选,有关消息我都做了剪报,像收藏纪念品一样。”江苏盐城市的一位处级干部说,他希望这项干部人事制度也能在盐城市推行,因为“我想试一试”。
也是在2003年,安徽省一次性拿出32个厅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这是迄今为止,安徽省公选厅干职位最多的一次。到了2008年,安徽在11次公选的基础上,也加入了公开推荐环节。
如果再向上推10年,在1998年时,安徽省就拿出了两个正厅级职位公开选拔,一个是安徽省体委主任,另一个是高校校长。相比江苏在2005年第一次公选信息产业厅厅长,安徽公选正厅级领导早了7年。
由此可见,公选的延伸和扩展空间很大。《决策》杂志所作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有85%的人认为公选干部所占领导干部总数的比例小,应适当扩大;认为应该维持现有比例的人占15%;但没有人选择缩小现有比例。
另外,有35%的人认为,不能仅仅拿出几个虚职、副职或非重要部门的非重点职位进行公选。同时,调查中有40%的人认为,公选需要更加制度化,要把公选中的成功经验,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制度体系。
因此,许晓平总结说:“公选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具有生命力的官员选拔制度,应该从改革创新中获取营养。在这一过程中,还将会有大量的制度创新出现。”
创新方法提高参与度
如果梳理公选20多年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就会发现,其实质在于扩大群众参与度,这是公选发展过程中一条最明显的主线。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公选中扩大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的亮点层出不穷。对于这些创新,李民用“不胫而走”四个字加以形容。但电视直播手段在公选中的运用,还存在不同意见,对于这样一种公选方式方法的创新,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与完善。
2008年,安徽公选的面试环节,就进行了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对面试进行全程录像,剪辑后提前发给省委常委观看,为省委常委会差额投票表决提供真实、直观的参考依据。
围绕公选创新的认同度,《决策》杂志在2009年3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0%的受访者对广东省的“大评委制”印象深刻。据广东省委组织部介绍,公选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评委都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省、市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二是职位所在市(单位)的干部群众;三是省、市直相关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大评委制”的实施,一个环节最少55人,最多380多人,累计超过1万人参加评委工作。
在2008年,不仅只有广东,安徽、湖南、浙江等省,都引入了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在最新一次的安徽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中,面试评委增加到13名,相比以前扩大了近一倍。
可以肯定的是,扩大公选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将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基本走势,毕竟,“脱离群众参与的公选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秀”,李民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