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2009-11-02梅华丽
梅华丽
一个和另一个
一天,刚满3岁的小儿看见户外晒衣服的绳子上只剩下一只袜子,就好奇地问妈妈:“另一只袜子哪儿去了?”妈妈出去一看,果然绳上只挂着一只袜子,另一只袜子被大风刮得老远。当天晚上,我刚洗完脚,正在穿第一只鞋子,这时小儿怀里抱着个球从操场上回来了。一进门,看见我只穿着一只鞋子,赶紧急着问:“爸爸,另一只鞋子是不是丢了?”然而,这一回爸爸的鞋子并没有丢,而是仍然放在地上,只是暂时还没有来得及穿。再加之洗脚盆又挡住了小儿的视线,使他产生了“爸爸的鞋子丢了”的错误判断。尽管如此,它却使我们看到了3岁左右的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掌握了成对出现的事物的概念,并能用“一个”、“另一个”等对应词来表示。而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本身,又显示了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问句形式的广泛使用和求知欲的明显增强,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放我出去,自由万岁”
那天,学校的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赶紧起床打扫屋子,洗漱完毕,准备去食堂买早饭。此时,妻子夜班未归,只剩下小儿一人睡在床上。为了防止小儿醒来后到处乱跑,我在去食堂之前特意将纱门关上,并在外面扣上门扣子,这才放心地离去。当我从食堂里买好早饭回来时,小儿早已赤着双脚,站在纱门里面往外瞧。我隔着纱门问他:“是不是门关起来,你不能出来了呀?”小儿大声说:“放我出去,自由万岁!”
一个3岁多的幼儿,怎么会使用起这样一种抽象的短句呢?原来,《娃娃画报》上刊登了一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的画面。其中的一只小鸟说:“放我出去,自由万岁!”小儿听我讲过这个画面。因此,当我提起“被关起来了,不能出去”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动物被囚的情景,喊出了“我要自由”。然而,当我问他“自由”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可见幼儿初期已经开始能够使用某些抽象的词句,学会了“知识的迁移”。但他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还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模仿性,需要成人的点拨和引导。
“别动!我给你理发”
有一天我正在睡午觉,在睡梦中,总觉有一支手枪顶住了我的脑袋,接着响起了“嗒嗒——嗒嗒”的射击声和“呜哇——呜哇”的警笛声。朦胧中,我以为是小儿在玩他那手枪射击的鬼把戏,可睁开眼睛一看,又不像是射击的架势。只见他一会儿开动电子玩具枪,对着我的头发“嗒嗒——嗒嗒”地响几下,一会儿又拿起梳子和刷子将我的头发理理刷刷。我问他为什么用枪对着爸爸时,他诡秘地说:“别动!我给你理发。”我明白了,小儿正在扮演一个理发师傅的角色,运用前几天我们刚买的电子玩具枪做理发的游戏呢!
能够将一种玩具当做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工具,并将另一个人纳入自己的游戏活动中,这离不开原型启发,然而更需要儿童的灵感。因为它比儿童单纯使用玩具枪射击或使用理发工具理发更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是儿童思维和想象的结晶,是儿童经验和智慧的杰作。
“把抽屉关上”
有一次,我的小儿来到我办公室里玩,随手将我办公桌的一只抽屉拖了出来,从里面拿出一只文具盒。不料,一不小心将文具盒掉到地上了。小儿弯下身子去拾。然而在站起来时,头碰到了抽屉上,顿时,头上肿了个包。小儿愤怒了。只见他一面用文具盒连续拍打抽屉,一面嚷着要我“把抽屉关上”!
小儿碰壁后为什么要用文具盒拍打不通人性的抽屉呢?原来,愤怒总是有对象的。愤怒的引起依赖于对障碍物的认知。假如小儿不知道头痛是由于撞在抽屉上的缘故,也就无从发泄愤怒。另外,随着对障碍物认知水平的提高,小儿已经不仅仅将愤怒发泄在障碍物上,而且注意到谁是障碍物的设置者及排除障碍物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对障碍物本身的报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