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意的理想书写与盛开

2009-11-02王佐红

六盘山 2009年5期
关键词:诗坛诗性家园

王佐红

初学写作,最贪恋的体裁莫过于诗歌。一直以来,在读期刊杂志时,最先阅读的总是诗歌,而且往往要读至少两到三遍。虽然每天不得不呆在一团又一团世俗的空气中喘息,但因为心中有诗,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放弃向诗歌的靠拢。在所有艺术中,我以为诗歌是最为切近灵魂的,而且所有艺术在欣赏者那里,最终都是诗性的。读诗,已经成为习惯。我把它当作生命的一种姿态。古今中外的名诗佳句,总喜欢不停地去读。在中国当代诗群中,我最喜欢读的是西部诗人的诗,尤其是宁夏诗人的诗。

在宁夏才情颇高的众诗人中,杨建虎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前我能碰到的都读,近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我登上了杨建虎的个人论坛。下载了他的几十组诗歌,细读了几遍,算是过了一把隐。其中有几组诗如《感遇》、《永远的村庄》、《远逝》、《最好的季节》等我差不多熟能成诵。喜欢杨建虎的诗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我是一个气质忧郁的人,渴望生命中有诗相伴,而我又对当代诗坛不甚满意,一直以来我在努力寻找远离诗坛的真正的诗歌作品,而青年诗人杨建虎诗歌的纯粹、温情、敦厚、清洁的品质正好符合我对诗性的全部理解。能满足我这方面的渴望。杨建虎是—个离诗坛较远的人。在很多诗人工于技巧、玩弄形式、亵渎语言的时候,他依然固守着心中最纯粹的诗歌。他曾在接受《银川晚报》记者唐荣尧的采访时说过,他愿意越来越远地远离诗坛,不断靠近心中的诗歌。我觉得在这个布满欲望的时代,能读到这样的诗人创作出来的这样的一些诗歌是幸福的,我同时认为这个时代人们最需要的其实正是这样一些来自心灵的诗歌。

杨建虎是时下执着于诗歌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在诗歌这种纯粹的精神祭品离现世的人们渐趋遥远的今天,很多诗人都在努力做一个“多面手”,写诗的同时,还经营着评论、散文、小说、影视剧本等多种体裁,并把这当作一种时尚。而杨建虎不然,绝少见他有其他什么体裁的文章发表,每次遇见这个名字,总是和一组组深情优美的诗歌联系在一起。读他的诗歌,你会强烈地感觉到一点,杨建虎是一个在诗歌中居住得很深也很久的人,他的写作姿态的淡定超然令人感动而又震惊。对此,作家林一木在《诗人杨建虎》(《新消息报》2005年5月27日)一文中说。杨建虎是时下仍然用心灵喂养诗歌的诗人之一。我觉得这是一种准确的说法,也是对杨建虎的充分肯定与礼赞。

杨建虎的诗歌生长于故乡那片浑厚神性的土地之上和土地上繁茂的尊严和爱情之间。他的很多的诗歌都在用心讴歌着那片多情的乡土,那里有他的土地、花园、羊群、青草和姑娘。有他大片的梦想和时间。

春之声传遍家园的每个角落

我多想亲亲我的土地

群星盛开的高原的土地上

生长着我的诗歌和爱情

生长着人类永恒的尊严

就这样静静地守住灵魂

在春日的高原上

青草疯长野花烂漫

——《远逝》(长诗)

那是一片多么奢侈的家园啊!让你不得不向往、眷恋、迷醉。那也是我们希望的家园,是我们灵魂理想的休歇之园,它宁静,透着温暖,热切召唤着一个又—个离散的灵魂。我仿佛听见它对我们说,回来吧!孤独的灵魂,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因此,我想,每一个真正渴望家园的人都会喜欢杨建虎的诗。

杨建虎诗歌宁静、清洁、温暖的气质来源于他干净、透明、真挚的心灵和他对于诗性的深刻理解以及理想把握。

读杨建虎的诗歌,巨大的沉默深陷于平静。它让我读穿生命,读透信仰,读出一个诗人干净、温暖的理想与奢望,顿生对时间、空间、生命的无限热爱。这也是我一再产生阅读杨建虎诗歌冲动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觉得我是一个“独异”的人。在周围,我的多,隋、敏感、忧郁等都让我一再地怀疑我的健康。当我突然一段时间不愿说一句话,把目光傻傻地漂向远方,保持一个坐姿不愿动的时候;当我感到大片大片的阳光落到我的心灵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多么的独异、孤单和“病态”。直到有一天阅读到杨建虎的诗歌,我才觉得这种“独异”原来是多么深刻的一种安详与幸福,当想到同样的阳光会落到诗人杨建虎和我的心事之上时,我是多么地感到荣幸与忘我。我们虽然相隔遥远,但又是那样的切近。

猜你喜欢

诗坛诗性家园
卷首语
刘良玉
梦中家园
祝贺彭城女子诗社成立(新韵)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老来学艺
温馨家园
国际诗坛
“无忧家园”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