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为何害怕与人交往

2009-11-02章剑和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人则焦虑症场合

章剑和

典型案例:

小菡今年读高二,成绩中等,她性格比较内向,跟同学、老师交往都很少,所以她从来都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她常常会因为被忽视而感到有些愤怒。

她从不跟别人谈心,一和人面对面讲话就害怕,然后声音就会太小,人家没听清楚要她再说一遍,她就完全说不下去了,还会显出手足无措的样子。小菡为此很不安。

小菡常常想,可能是自己从小到大养成了这种性格。因为父母工作忙,她从小就经常一个人留在家里,父母担心小菡一个人在家会出什么意外,所以经常警告她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以至于长大后她一直不太习惯和人交往。

小菡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但她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改善呢?心理分析:

可初步判断小菡患有社交焦虑障碍。小菡这种与别人保持距离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正是由于这种教育,使她既羡慕别的孩子,又顾影自怜,长期以来发展出社交和情绪方面的障碍,也就是社交恐惧症。这种病症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为社交中的紧张局促,常伴有回避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社交焦虑的状态表现是多样的,轻微的只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腼腆、害羞、不自然和紧张;在人多的场合更焦虑不安,尽量躲在不显眼的地方,开会时多坐在角落里,甚至回避这种场合。有些人害怕被人注视,被人注视则焦虑不安,甚至脸红、出汗等。出门总是低着头走路,不敢看人。有些人与亲人、好朋友相处时正常,一旦与陌生人交往便紧张、焦虑不安;而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在完全陌生的人中间不紧张,但与半生半熟的人交往时则特别焦虑不安,尤其是害怕与权威人士交谈,不得已谈一次话后内衣完全湿透,表现极不自然,甚至张口结舌、手颤、心悸等。有些人害怕与人目光对视,不由自主地斜眼看人,叫做“余光斜视”。有的人更离奇,他(她)感到别人的目光“特别凶恶”、“寒气逼人”,使他(她)特别恐惧;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目光会伤害别人,因而不敢看人。

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社交焦虑症的恶性循环。有人可能会说,既然知道患有社交焦虑症,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并没那么简单。单纯的回避可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害怕被人评价,社交技能缺乏,而这种缺乏会导致回避行为的增加,进一步加重了社交焦虑症的症状。所以,单纯地通过回避减轻病情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导致病情越来越恶化。只有积极地配合治疗,才是应对社交焦虑症的最佳办法。小菡的案例也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给孩子强化“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信念,而是需要鼓励孩子在社会上和人进行正常接触,用社会的资源去弥补孩子自身的不足。心理处方:

只有当小菡能够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能够放弃对别人的敌意,她的社交焦虑症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对小菡而言,一方面是加强社交技能的学习和强化,另一方面是通过药物治疗克服社交时的紧张、恐惧及躯体不适,轻松地面对各种社交场合,克服回避行为。这样,她就会进一步增加自己学习社交的机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猜你喜欢

人则焦虑症场合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吃梨润燥分生熟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浪漫成灾,蝴蝶“入侵”西伯利亚!
玫瑰易名, 芳香依旧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