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杀

2009-11-02陈光文

现代兵器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天线雷达信号

陈光文

运8是参照前苏联安-12军用战术运输机的技术标准,自行研制的中程多用途运输机,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也是我国自行制造的载重能力最大的战术运输机。截止目前,运-8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多种专业机型的庞大家族,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运-8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多型电子战机,已经成为海空军的空中力量倍增器,必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上警戒机

运-8海上警戒机是中国利用上世纪末期从英国引进的电子技术,改装国产专用电子战机的一次成功尝试。1996年,中国从英国雷卡尔(Racal)电子公司购买了6~8套“空中霸王”机载雷达系统(又译为“搜水”-2000)。该系统是雷卡尔公司研制的水面搜索雷达的一种改进型号,属于远程监视雷达,可以在强杂波背景下对100海里范围内的海面舰艇进行检测、跟踪和分类。该雷达总重172公斤,采用风冷散热,是一种高性能、全相参、脉冲压缩、频率捷变的雷达,具有支持反潜与反舰功能的模式,能够与敌我识别器组合使用,同时完成搜索、救援、气象回避的辅助功能。这项采购案是中国对各国参与竞争的雷达进行长期评估后做出的。由于“空中霸王”型号较新而且附属设备齐全,因此很容易安装在运-8运输机上。

“空中霸王”雷达工作在I波段,采用频率捷变和脉冲多普勒技术,可进行360°搜索和自动扇形区域扫描,雷达仰视时采用脉冲方式可以探测高空空中目标,俯视时则采用多普勒技术,探测陆地和海上低飞目标、舰船和处于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潜艇。当飞机在1000~3000米高度飞行时,仰视对空探测距离为85公里,俯视对空探测距离为110公里,对海面目标的探测距离则能达到240公里。该雷达系统能够同时储存及更新100个空中目标和30个海上目标的资料。该系统共有2个控制台,一个用于探测,另一个用于攻击控制。每个控制台都装有全数字信号处理设备、40厘米彩色显示器、表格显示器、触屏式显示控制板和跟踪球控制光标,可选用电子支援、数据线路、敌我识别等工作模式。雷达能同时显示2组选取目标的跟踪数据和位置,系统采用智能微处理器,同时装备有1553B数据链。

中国在引进“空中霸王”机载雷达系统后,将其安装在国产运-8上,研制成功运-8雷达警戒机。该机近年在中国海军组织的各种演习中频频露面。该机的典型特征正如大家给它起的绰号一样,机头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大鼻子”,里面安装了从英国进口的雷达,主要用来对海上目标进行搜索监控。为了容纳雷达主机,机身内部也进行了重新布置,能够容纳控制设备和人员的休息设施。中国海军也在该机上装备了自行研制的数据链,使之能够畅通地和其他兵种进行信息互享。该机能够在舰载雷达作用距离之外探测到水面目标,并且可以通过数据链将搜得的信息传送到其他空中、水面及水下作战平台上。该机的续航时间增加到了11小时,在运-8的实用升限高度上,“空中霸王”雷达系统具有纵深320公里、宽640公里的探测范围。据称,如果中国拥有8架运-8警,就可以至少在2个搜索区域内保持24小时不间断空中侦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国在空中预警能力上的不足。

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中,该机首次公开亮相,成功引导我方战机、舰船和潜艇对海上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此外,该机也可以为己方水面战斗平台,提供一定条件下的战斗预警和信息互动,以帮助这些舰艇在更远的距离上掌控战场态势。目前,中国的军事新闻多次报道022级导弹艇在运-8警的数据链引导下装定目标数据,发射导弹命中“目标”。该信息显示,在中小型水面舰艇自身所载探测雷达搜索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运8警通过实时数据链传来的引导信息,发动远程导弹攻击。不过,在作战用途上运一8警过于单一,其任务区间介于早期预警机和多用途远程巡逻机之间。考虑到我海军之前一直没有装备预警机和巡逻机,该机可以说是一种应急装备,填补了我军的空白。随着未来中国海防线不断拓展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海军必将装备先进的预警机和远程巡逻机,以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国防需求。

预警机

“空警”-200(KJ-200)预警机采用了运-8运输机的升级型号——运-9的机体,采用某雷达所研发的平板天线相控阵雷达,又被称为高新5号工程,属于早期空中预警机(见题图)。该机的平板雷达酷似瑞典爱立信公司研制的“爱立眼”机载相控阵雷达,俗称为“平衡木”。由于平板雷达特有的性能,KJ-200探测海上目标的性能将非常突出。

该机可以通过数据链和“空警”-2000(KJ-2000)大型预警机进行情报互享和交换。KJ-2000所具备的长航时、强大机载情报功能,搭配KJ-200可以直接指挥空中兵团级作战,高低搭配可以大大提高中国军队发现空中目标的距离和作战效能。目前,KJ-200已经进入战备值班,成为中国空防体系中重要一员。

电子干扰机

运-8电子干扰机的外形比较独特,机头脖颈两侧部位是两个鼓出的雷达整流罩,俗称“腮腺炎”,据推测其天线罩内为大功率天线。该机安装的是与其配套的KZ800大型机载电子侦察系统,这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的电子侦察系统,主要用于搜索、截获地面和水面雷达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工作频率约为1~18千兆赫,并能对信号进行精确测量分析,显示和记录截获的信号特征。同时可以对发射信号的雷达进行定位,具备灵活的人机界面。该机具备高精度的辐射源被动定位能力,可以分辨雷达的型号和进行威胁评估,自动化程度高,容易操作和保养。从披露的照片来看,其载机应属于运-8F400,在垂尾顶部增设了大型整流罩,估计是能够全向接收电子信号的天线,机体周围布置有大型刀状天线,估计是用于通信系统的接收与分析,与美国AN/ALD-9相近。此外,在机体后部原尾舱部位已改进成电子设备整流罩,估计主要用于电子信号接收。

该机的主要任务是实时侦测空中各种电磁信息,对辐射源目标进行定位、分析、记录和信息处理。机载雷达侦察系统可以收集预警、制导和引导雷达的频率等技术参数,并对其进行定位。世界上各种雷达参数都在其测量范围内,其测量精度相当高。机上通信信号侦察系统可侦察到音频、电传、电报等信号。据称,该机如果在1万米高度飞行,可侦测到600~800公里距离的电台。自动记录所侦测到的电子信号,并通过压缩通信传给地面站或返回基地进行处理。对特别重要的信息,它可以通过监听手段直接形成情报,及时报告给地面

指挥官。机上还有红外探测器和前视雷达,探测距离达300公里,可在一定距离内分辨出数米长的物体。

更重要的是,该机在精确分析定位敌方的各类电子设备参数以后,就可以根据战场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相同频率相同波段的干扰。如果需要,还可以放大其所发射的信号,使得敌方的电子设备被烧毁或者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也可以对其发送大批虚假信号,以干扰或迷茫其正常工作。

电子侦察机

我国在运-8的基础上研制了运-8电子侦察机,其典型特征就是机头下方拥有运-8特种机系列里最大的下颚整流罩和机身背部与垂直尾翼过渡连接处的圆柱状大型整流罩,两者一上一下,再加上机身背部的多个大型刀状电子天线,很明显能看出其电子侦察特征。该机机头下颚处可容纳较大型号的电子天线,机身背部的柱状整流罩里面装备的是卫星数据链设备。该机主要用于探测跟踪雷达、无线电及其他电子通讯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截获、监听、收集和破译,为我军提供战场态势分析所需的战术情报。获得的信息资料在机内经过机载主电脑进行分析处理后,可以通过设在机身后上部的卫星数据链通讯设备,经过数据中继卫星传送给基地指挥官。

据分析,该机在机腹下装有跳频搜索雷达天线,在机腹、机背、机翼末梢也布置了许多整流天线罩和刀型、号角型天线,它们主要是通讯截收,分析系统、电子干扰器、自动化电子支持措施、敌我识别器干扰器、红外线干扰器、自发式频率测量装备、红外线侦测器等装备,全系统由一台中央高速处理计算机来统一管理。

该机独自或与其他飞机一起执行任务,为己方的战场指挥官提供有关敌方战术态势的实时信息。该机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在确认敌方的雷达信号源之后,通过发送具有阻塞性质的电子信号,达到干扰敌方通讯的目的。如果需要,也可以自动形成假目标电子信号,以欺骗和迷惑敌方雷达系统。该机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与美军EP-3类似,主要供海军使用。

战场指挥机

该战场指挥机的显著特征就是浑身上下布满刀型和鼓包电子天线,俗称“刺儿头”。该机与其他机型不同的是,在机身后部有一个较大型的天线罩(可能是卫星通信天线),原来机体后面的炮手舱被另一个可能容纳电子设备的大型雷达罩代替。估计这是一种先进的远距空地监视飞机,它装备高性能雷达及其他先进设备,主要用于全天候对地面静止或活动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数百公里。该机作为现代空地一体战的重要装备,对监视军事冲突和突发事件中的地面情况,控制空地联合作战都具有重要作用。布满机身的各类天线,使它可以接收各种频率各种波段的电子信号,经过机载大型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后,通过实时数据链传递给各级战场指挥员以供战术决策之用。

该机的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何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在水平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60°,且雷达探测距离大。该机的广域活动目标监视指示模式是其基本工作模式,可对地面机动目标和直升机等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更加清晰,可用于对地面移动目标进行监视。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这种模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如桥梁、港口、机场和静止的车辆,以及诸如地地、地空等导弹发射架等。

该机还配备有先进的数字处理器和高分辨率彩色图形监视器、键盘和通信终端等,处理机可迅速显示与更新地图、雷达数据及各种指示符号等。它是我军建设中的空地一体化作战网络系统的神经中枢,除控制雷达外,它还可对航空部队和远程导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其功用类似美军的E-8“联合星”。

海上巡逻机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产水轰-5水上反潜巡逻轰炸机迟迟不能设计定型交付部队,而海军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反潜压力。因此,开始了运-8改装为海上巡逻,反潜飞机的先期研究。运-8海上反潜巡逻机主要是在运-8运输机原型机的基础上,加装了加拿大AN/APS-504(V)3水面搜索雷达、LN-72惯导系统、LTN-211欧米加导航系统,国内配套的设备包括声呐浮标及音响接收处理系统、红外搜索系统、侦察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等。为提高战机的生存能力,还加装了全向雷达告警系统和干扰物投放架。从该机的外观来看,与原型差别不大,最大区别就是机尾后部的货舱门被取消并被一个大的任务设备窗孔代替,主要用于声呐浮标支架和垂直照相机的安装。后面的尾炮舱也取消了,被声呐操作员座位代替。

1984年首架运-8海上巡逻机试飞成功,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填补了国内装备的空白。在该机服役以后,担负了许多海军训练任务,曾经在我国东海和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等进行巡逻飞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数据情报。但该机采用非气密机体,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其探测系统也各自分离,没有通过数据总线进行交联,没有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和显示,另外也缺少主动攻潜武器(当时仅装备反潜深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又开展新一代海上巡逻,反潜机的研制,其配备的航电系统更先进,包括改进的无线电设备、惯性导航系统、欧米加全球导航系统,并装载多种武器(包括机载反舰导弹和反潜鱼雷等)以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结语

现代战争中电子战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作战形式之一,通过电子战可以有效的阻止对方利用电磁频谱,让对方不能有效获得、传输和利用电子信息,干扰其指挥控制体系和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并为己方军队的联合作战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我国已经成系列开发以运-8为基础的电子战飞机,这些飞机的批量装备部队必将大大提高我军战场制电磁权争夺的能力。但是,运-8毕竟是一种基于二战后技术研发的运输机,其总体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新大飞机项目研发后,必将很快获得更大的飞行平台,更新一代的大型电子战飞机也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编辑一翔)

猜你喜欢

天线雷达信号
完形填空二则
隐形飞机哪里躲
应用于5G移动终端的宽带八天线系统
天线音响
班上的“小雷达”
高通的LTE与Wi—Fi共享天线技术
信号
能分身的雷达
天线、生发剂
高处信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