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学给穷学生留“后门”
2009-10-30
环球慈善 2009年10期
遍布巴西全国的公立学校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但由于巴西贫富差距大,在边远和贫困地区,因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适龄儿童无法上学。为了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巴西政府的一大举措是实行家庭补助金计划。为了让发放给贫困学生的助学金真正用于教育,政府把助学金的发放与家庭补助金计划捆绑在一起。规定人均月收入低于50雷亚尔(约合23美元)的赤贫家庭和月收入在50至100雷亚尔的贫困家庭,按人数不同领取每月15至95雷亚尔的现金补助。其中助学金一项有硬性规定,每个6至15岁的学生,到校率在85%以上,每月就能领取15雷亚尔的助学金。
巴西公立大学虽是免费,但由于竞争激烈,仅有少数幸运儿能如愿。贫困学生,尤其是黑人和印第安土著人的后代尽管在当地成绩优秀,但在全国统考中成绩常常不理想。为了体现社会公平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2003年巴西政府作出规定,指定巴西利亚大学等5所公立大学为这些学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入学名额。对有资格获得保留名额的学生,也作出了具体规定:必须来自月收入300雷亚尔以下的贫困家庭;1至8年级全在公立学校就读;在当地成绩特别优秀。
据巴西统计局资料,“助学金计划”实施以来,来自边远地区,在大中城市滞留、流浪、乞讨和做童工的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城市的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都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