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09-10-29尤华
尤 华
摘 要: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应用存在误区,并且其应用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引入英文电影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以及如何在英语听说课上应用英文电影进行有效语言信息输入及输出的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语听说教学;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英文电影及电视剧进入我们的文化生活,大学英语教学中也逐渐引入原版电影,或电视剧来辅助教学。这些电影或电视剧使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了解到了异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学习的文化积淀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思维。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以及电影教学有效地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借助原版英文电影来优化英语听说课堂,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英文电影可以给学习者提供直观真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存在误区。
1.1 教师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中引用英文电影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很多英语教师只是在讲完教材上的内容或在学生厌烦了教材的单一性产生倦怠感的时候,随意选择一部影片播放,而没有考虑到在选片时应该选择发音标准、地道,语速适中有益于提高学生听力的影片,选择有益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的影片,以及便于学生以正确的视角来解读西方文化的影片。
1.2 学生的误区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引用英文电影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学生对通过看电影提高英语水平的理解就有失偏颇。对有些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认为口头表达没有语法知识重要,所以,他们很有可能反对或否定这种新尝试,对看似无关的影视欣赏就会产生消极感,缺乏学习动机。上课时教师又放任自流,因此学生根本听不懂语速如此快的英文对白,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听不懂时会产生焦虑,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没有学习目的电影欣赏是毫无意义的。学生看英文电影主要是为了娱乐,解了故事情节,或一点异国的文化,而英语水平并没有因此提高。
2 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听说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2.1 对教师的要求
2.1.1 教师选择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英文电影。适当的英文电影的选择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合的影片。选择电影有四看:看语言含量是否大;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看影片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是否健康。
2.1.2 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挑战。为了安排电影学习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观看影片,某些人物如果使用了生僻词汇或俚语、俗语,教师还需要查阅有关资料,向他人请教。教师通常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不仅自己先要熟知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还要在电影播放前为学生讲授电影中涉及的重要语言特点、词汇、句型和文化。
2.1.3 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英文电影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不能从头至尾放映完电影,而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并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加深所学到的知识。
2.2 对学生的要求
2.2.1 首先,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英文电影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听力、口语水平的作用,要把电影课看成学习的机会,而非仅仅为了娱乐。这样才能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2.2 其次,学生需要在课前查找、查阅与电影有关的资料,对影片有初步的了解,并需要在课前通看电影一到两遍。
2.2.3 再次,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与电影相关的各种课堂活动。
3 大学英语听说课上英文电影的应用
3.1 理论依据:输入假说及情景教学法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者首先要理解语言的意思、语言结构便会自然习得。“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可见,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
“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是英国语言学家Paime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的主要特征,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2 利用电影进行可理解性语言及文化输入
3.2.1 电影的播放
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完整地播放一部电影,而应该专注于对其中的片段语言文化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引导学生吸取这些原汁原味的材料。或者教师选择一部电影,但是分期播放相应的片段,课堂上,教师主要选择播放有待深加工的电影片段。这样才能把教学重心放到教学活动组织和演绎上来。教师在播放电影时应当特别注意对字幕的利用。在播放英文电影时,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在起步时教师可以同时添加中英文双字幕,而且可以让两个字幕分列在屏幕顶端和下部,让学生自己选择吸收。
3.2.2 语言信息的输入
信息输入的过程即听、读、模仿、听写、背诵过程。
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模仿人物的对话。这样,学生可以在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模仿正确的英语发音及地道的语音语调。因为学生是在私底下进行练习,不是单独回答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有些学生的胆怯心理,能无拘无束地进行练习、模仿,不用担心说错被人笑话,更有利于学生听力、口语水平的提高。
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边写。教师可以随时取消字幕,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句或一段对话,要求尽量写出关键词,然后再一句一句地听,最好要求学生写下来。听懂一句过一句,直到全部听懂为止。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部分听写。把需要掌握的功能口语有意空出来,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进行听写训练。最后选择英文字幕,讲解语言点和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精听与泛听的有机结合,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英文电影的辅助教学作用,训练和培养学生在不借助字幕的情况下欣赏影片的能力。在电影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电影边研读剧本。电影中的有些对话看起来很费劲,里面充斥着习惯用法和美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要多看多听,进行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才能适应它。同时,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电影放映完之后,要求学生背诵。教师应该挑出影片中的经典句子或对话,让学生背诵,同时注意模仿影片中的语音语调,然后慢慢用英文思考,培养英语思维习惯。这样在交际过程中才能脱口而出地道的英语。
3.2.3 语言信息的输出
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即语言应用的过程。
角色表演。教师可以根据提供的相关电影片段,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力争每个人都有角色任务。角色选择分配之后,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后准备时间。当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进行再创作,使角色语言更贴近现实和生活。教学的目标可设为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通真性和即发性,即“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尽管学生在准备剧情表演时要付出很多精力,但笔者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实很好。可见角色扮演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活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情境中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使用影片中的表达法,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并正确进行语言输出的目的。
讨论。影片放映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影片的情节、内涵、剧中的人物等方面进行讨论,使学生看完影片产生回味,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冲动,提高他们创造性地应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根据认知理论,语言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即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in put- processing- output)的过程,经过加工的语言信息要通过产出这一过程,才可以说是完成了学习的全过程。本文粗浅地探讨了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应用策略,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重视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参考文献
[1]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
[2]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3]孟宪红.基于视频的英语教学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
[4]王莹.浅谈大学英语电影教学法[J].陇东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