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企业标准实施 提高管理水平

2009-10-29李永臣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7期
关键词:提高水平监督管理

李永臣

摘要:第七采油厂第二油矿管理面积大,人员多,在目前依靠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最佳配置,争取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形势下,本文通过我们在油田公司及厂、矿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找到了有效管理的突破口,那就是认识到了员工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标准,在生产控制过程中更需要有整齐化一的标准支持,才能达到科学管理,高效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生产秩序;标准实施;监督管理;提高水平

1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采油厂第二油矿管理面积131.07Km2,共有油水井1146口。其中油井755口、注水井391口。管理着1座联合站、1座注水站、10座中转站、1座注聚站、65座计量间、55座配水间。辖区面积大,井数多,管理难度大,生产办有限的人员为了保证生产秩序及安全,为了迎接各级组织开展的各种检查活动,每天都濒于监督检查。

在各种检查中主要领导发现,不同部门组织的不同检查,检查标准都不一样,这个检查制定这个标准,那个检查制定那个标准,岗位员工意见纷纷。甚至在检查过程中,反问“这次检查根据哪套标准查呀?”,这倒使领导们摸不着头脑了。另外,为了赶工作进度或者由于天气原因,图省事,减少必要工作的环节,使员工磕磕碰碰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一点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定要杜绝这种现象,不要等到发生事故再反思,那就什么都晚了。

2 发现问题积极寻找改进途径

监督检查是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保证生产秩序,保证管理水平的一个手段,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为什么会带来负面影响呢?

2.1 提高领导层对执行标准的重视

我们单位的领导把一年来各种检查所下发的标准进行了一一的对照,差别是很大,各基层岗位根据奖罚程度的不同,执行各不同部门控制的标准。这时他们想到了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首先,我们的领导层对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学习,他们认识到标准化工作是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他们对我厂的体系文件及主要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有效标准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这极大的促动了各单项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变以前那种被动接受文本改为现在主动学习文本,与对口业务部门达成共识,按标准要求统一开展各项工作,谁来检查都有据可查,而且提不出任何异议。

2.2 加强管理人员及岗位员工的培训力度,保证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2004年一年的时间里我矿共开展从各办主任到前线岗位员工在内的培训4次,参加人数达到450多人次,重点对我矿的主要生产过程即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注水过程、输油过程、地面工程等方面执行的有效标准进行了培训。

虽然体系运行要求明确职责,但我们的工作标准是统一的,并不等于自己干自己的,互不沟通,我矿在本年度岗检及样板站建设当中,将体系管理人员(即标准化员)纳入管理小组,与单项工作人员共同规范文本、规范操作、规范工作流程,达到了生产管理与体系运行的协调一致,甩掉了以往生产管理要求一套,体系运行及标准要求又一套的“两层皮”现象。达到了全矿在这几方面的管理的统一,不留死角。

2004年的三季度,我矿主要领导带生产各路工作人员及各基层队队长,历时两周,对全矿9个采油小队的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要求生产各路管理人员,对本路标准要求了如指掌,在现场当面指出问题,并限期整改。本次检查共查出大小问题141个,对普遍存在的保养内容与标准要求不符,个别岗位对管线标识认识不清,文件、清单不详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生产运行会进行了统一部署,进行了全面的整改。

2.3 将标准化管理纳入激励机制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以往在我单位的《内部经营责任考核》内容中从不体现标准化管理的内容,现在不但有物质、精神、荣誉方面的奖惩,其它各路的奖惩也要以标准要求为依据。在2004年度对这方面重点进行了表彰,在标准培训经考试取得的各工种前三名中,进行物质奖励的3名,精神奖励(选送石油工程大专班学习2名),当选青年岗位能手1名。

3 实施效果评价

3.1 优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我矿统一执行标准后,各管理人员及生产岗位在我矿标准化管理的指导下,规范了各自的文件、记录管理,规范了工作流程,同时适宜的、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满足了生产需求。那种为迎接检查贪黑起早、手忙脚乱的事情不见了,做起事来有章有序,再也没出现一件事情这位领导说这么做好,那位领导说那么做好的情形。出现现问题,采油方面找机采岗,注水方面的找注水岗,输油方面的找集输岗,消除了以往一级领导一级领导请示,到最后标准不统一,再共同协商,现在是一个标准大家共同执行,不用多说,更不用开会讨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提高了岗位员的安全系数

每年为了提高管理水平,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检查中找差距,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但是以往的检查只是看结果不看过程,2004年我矿领导采取了不同的检查方式,结合春检活动、精细管理基础工作看你的现场操作,是不是符合标准要求,是不是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结果,这就以又一种方式,检验了岗位员工的标准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三违”现象,提高了岗位员工的生产安全系数。

3.3 提高了岗位员工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标准的统一虽然方便了生产,但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维持油田的高产稳产,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对油、水井生产状况资料录取、填写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想方便快捷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操作工艺、操作过程上,找到省时省力或节能降耗的途径。所以促动了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大家针对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广开思路,仅2004年一年就上报技术革新项目10项,其中7项获奖,还有1项获油田公司一等奖,这些成果年创效益达60多万元。

3.4 执行统一标准,规范操作,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4年,我们主要对采油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执行的6项标准(即Q/SY DQ 0920-2003注水井资料录取现场检查管理规定 Q/SY DQ 0917-2003 采油(采气注聚)队资料填报管理规定 Q/SY DQ 0921-2003 注水井洗井管理规定 Q/SY DQ 0916-2003 油水井资料全准管理规定 Q/SY DQ 0919-2003 油水井、计量间设施管理规定Q/SY DQ 0918-2003 采油队建立保存资料图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全面的宣贯和监督检查。增强了员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仅油井洗井、量油、试泵效、注水井洗井、调整注水量、开关井等过程操作中与2003年比节省大小闸门73个,节约材料消耗近4万元;在抽油机井保养方面,一次合格率提高0.4个百分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时率;在线检中着重强调了工作票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督,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线检的合格率,年度对比停电井次减少了378井次,多产原油150吨,获经济效益1.2万元;年注水井减少作业井次5井次,节约作业费用3万余元;由于录取资料准确,油藏工作者及时提出增产方案2口井,注水井调整方案11口井15个层段,提液上产措施6口井,年增油达到3000吨,创经济效益24万元。

4 结束语

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的工作量也占整个标准化管理工作量的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抓好各类标准的实施工作。

4.1 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实施,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和效益

标准化的目的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但标准制订后,不去努力实施,标准就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作用,也获取不到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各级组织要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大量细致的标准宣贯工作,使广大技术干部和员工都理解掌握,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便利生产和进行技术交流。

4.2 在实施过程检查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

标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也是一种“真理”,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准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尤其是标准的内在质量,更难以做出适当的评价,只有当标准在实践中实施后,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才会逐步暴露出来,评价标准的人们又是成千上万,当然就能认识得深一些,评价得全面些,这是完全符合“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

4.3 只有通过标准的贯彻实施,才能发现和积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

标准的制订——实施——修订过程是一个阶梯式向上发展的过程。正是在不断地实施、修订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纳入标准,补充纠正标准中的不足之处,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生产活动实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标准的实施是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提高水平监督管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让学校体育工作不再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短板
作文教学中的一段话写作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论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