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利用水资源,加快分类供水步伐

2009-10-29陈群群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7期
关键词:对策措施解决途径水资源

陈群群

摘要: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水又是生命的源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慈溪作为水资源十分缺乏的一个城市,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几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势必会越来越突出。本文就如何加快分类供水步伐,保障城乡科学用水,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途径;对策措施

1 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当前,境外引水工程和境内水库同步供水,优质水源、一般水源、备用水源等相互补充,为我市供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水资源情况。当前我市优质水总量为14537万方,其中境内沿山水库5237万方(按P95%保证率);境外汤浦引水7300万方,梁辉引水2000万方。目前城北水厂实际引水约10万方/天,城西水厂实际引水5.5万方/天,按照当前需要尚未满负荷运行。

同时,我市还有应急备用水源4000万方,其中四灶浦水库1000万方,负责供应杭州湾新区的工业用水;姚江引水工程最大引水能力3000万方,目前暂作为城乡工业和环境用水。

去年供水情况。2008年全市城乡供水10485万方,其中生活用水5500万方、占52.5%,工业用水4985万方、占47.5%。

2 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预测2010年我市用水人口190.0万人,2015年201.7万人,2020年208.0万人。按照人均综合定额法,预计我市中长期的用水需求分别为:2010年总需水16348万方,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7826万方,工业用水8523万方;2015年总需水20911万方,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9421万方,工业用水11490万方;2020年总需水25386万方,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11067万方,工业用水14319万方。详见表1。

根据对我市水资源中长期的供需状况分析,在现状总可供优质水量14537万方的前提下,预计我市总体将出现缺水状况,其中2010年缺水1811万方,2015年缺水6374万方,2020年缺水10849 万方。详见表2。

尽管理论测算我市将在2010年出现缺水(-1811万方),但由于沿山水库正常径流约可增加1500万方,水库多年调蓄约可增供3000万方,再加上杭州湾新区利用四灶浦水源等,实际上我市就有可能延迟2-3年后出现优质水的供需平衡,其后则逐渐显现缺水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工业用水增长迅速。初步预计到2020年工业用水总需求为14319万方、缺水比例将达75%左右。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市必须坚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在此前提下逐步推行分质分类供水,并对工业用水实行有效置换,以实现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解决途径与对策措施

由于我市优质水资源相当有限,而全社会用水却持续增长。为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参照宁波等其它一些大中城市的做法,提前分类供水模式。

要全面组织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在规划实施中横线骨干输水管道工程的基础上,我市必须改革现行供水体制,统一配置优质水资源,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同时,应根据优质水资源区域配置要求,有效整合各类水厂,规划到2020年建成日平均供水52万方的优质水制水能力。其中需整合鸣山、白沙等水厂,整合中南部各镇水厂,规划形成以城北水厂(主要供水渠道汤浦水)、城南水厂(主要供水渠道姚江水和梅湖水库)、城西水厂(主要供水渠道梁辉水库)、师桥水厂以及东部3个镇级水厂的多点制水格局(东部沿山水库),并以中横线管道为联结纽带,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活用水保障体系。目前要加快中横线管网以基本竣工。

积极推进境外引水工程建设。尽管当前我市再要实施大规模境外引水的可能性已经较小,但为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应积极推进3个境外引水项目建设;规划到2015年前后增加我市优质水资源约3500万方,增加工业用水3600万方。

一是要争取向余姚市扩大供水。根据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结合余慈统筹发展,规划在2015年前从余姚扩大引水2000万方/年。

二是要争取从宁波市区调剂解决部分优质水源。在市政府积极呼吁下,宁波市发改委已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原则同意我市慈东片区与宁波市区的供水联网,并拟将相关内容列入到《宁波市中心城区供水规划》。规划到2010年前后,在宁波市完成镇海区大网覆盖以后,建设慈东片区与镇海区的供水管网联通工程,争取解决约1500万方/年的优质水资源。

三是要推进与镇海区合作建设工业水厂。根据宁波市政府抄告单意见,近期要推进慈东片区向镇海(或宁波市大工业)引水,其中2010年5万方/天,2020年10万方/天。

逐步推进工业供水体系建设。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从2010年开始启动工业供水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争取到2015年置换全市工业用水5700万方,实现约50%置换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置换全市工业用水8500万方,实现约60%置换的工作目标。

杭州湾新区。应率先实行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双管网分类供水,其中市域负责供给优质水2010年2.5万方/天、700万方/年,2015年3.7万方/天、1022万方/年,2020年4.8万方/天、1354万方/年;杭州湾新区所需的工业用水则通过四灶浦水库和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解决。

慈东工业区。应率先实行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双管网分类供水,其中市域负责供给优质水2010年1.5万方/天、430万方/年,2015年2.8万方/天、800万方/年,2020年4.2万方/天、1180万方/年。慈东工业区所需的工业用水则通过伏龙水库及向镇海引水等解决。

在规划建设其它工业园区时,必须同步建设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分离的双管网供水系统。

积极推进海涂水库建设。在整合现有海涂水库基础上,要积极推进慈西、四灶浦、郑徐等海涂水库建设,以满足慈溪市分质供水需要。近期要抓紧实施四灶浦(一期)水库的除险加固及郑徐水库建设工程。

从海涂水库建设区域工业水厂供应工业区的工业用水,将姚江引水工程的水通过城南水厂置换成工业用水,以八塘横江工业输水管道为联结纽带,形成工业用水管网体系。

基于成本因素,个别分散的工厂可以考虑从河道取水,建工业用水置换小水厂。

4 积极探索其他科学用水途径。

加快污水资源化步伐,生态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尽快实现来自污水处理回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建城区的污水处理和承载能力。

在生活用水按量供应梯级水价的基础上,出台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水价分类,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等。

积极探索工业用水计量定额,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更新计量表具,逐步把机械式的各式水表转换为电子感应式的流量计;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建设,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居民用水定额新办法。

积极探索和引进海水淡化技术。利用我市地理位置,将杭州湾的水为慈溪人民生活、生产所用。

猜你喜欢

对策措施解决途径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