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2009-10-29孙雅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8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孙雅芳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工程,由项目部抽调人员组成QC小组,把“减少大模板施工的质量通病”作为活动课题进行公关,QC小组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利用PDCA循环方法,应用因果图、控制图、排列图、关联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解决此项质量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QC小组;因果图;控制图;排列图;关联图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113-02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新1#楼和新2#楼两栋高层住宅组成,总建筑面积33740m2,预算造价4011万元。新1#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7343m2;新2#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7912m2。地基处理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和CFG桩。住宅户内为毛墙、毛地。外墙设计为涂料面层。建筑挺拔俊美,立面造型别致,线条流畅。本着信守合同、降低成本、创新工艺的原则,工程项目部QC小组决定以《减少大模板施工的质量通病》为题,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课题攻关。

二、选题理由

(1)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筑造优质工程、提供优质服务,项目部要求在大模板施工中进行改进,减少、消除部分质量通病;(2)根据业主要求,需要加强硅施工控制,提高硅施工质量;(3)根据本工程特点,图纸设计外墙为涂料面层,项目部采用大模板施工,保证基层达到清水硅效果,不抹灰;(4)大模板施工质量通病是存在墙体根部漏浆、表面气泡等缺陷,影响整体观感质量。

三、质量管理过程

(一)因素统计

QC小组对影响大模板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组织了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邀请甲方、设计及监理等专家召开研讨会,对目前使用的可能会影响到大模板施工质量及效果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共有40人参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大模板施工质量及效果的一些主要问题,共收回90条信息,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共归纳出5条问题。

(二)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1.目标确定。(1)减少大模板施工产生的根部漏浆、烂根缺陷,使其发生率降低到缺陷项目的平均水平,即20%,提高成型混凝土的观感质量。如图1所示。(2)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改进施工工艺,形成企业工法,将大模板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2.目标可行性分析。根据本项目部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1)本项目部多次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积累了丰富的专项施工经验;(2)项目部管理人员稳定,该QC小组成员大部分参与过大模板施工,对大模板施工较为熟悉;(3)本工程选用的劳务队伍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大模板施工经验丰富,有利于方案的沟通及落实;(4)大模板由航天模板租赁公司(兄弟单位)提供,能得到专业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5)项目部为QC活动提供了专用资金,能有效地保证方案的落实。

(三)原因分析

1.QC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绘制了因果分析图,如图1所示:

(四)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要原因,我们进行多方面论证,采取以下对策,见表2:

(五)实施过程

1.实施一。(1)制定《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奖优罚劣;2)指定专人负责考核,落实项目责任追究制度。

2.实施二。(1)向商硅供方明确坍落度要求,每车检测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则退回;(2)浇筑过程分三次供应减石子混凝土用于撂底,保证底部有30~50mm减石子硅进行接浆;(3)根据泵送高度、气温、供应距离等掺加外加剂,合理调整配合比。

3.实施三。(1)大模板下板面混凝土用刮杠压实赶光,根部10cm宽范围用水平尺找平,平整度在0~4mm,支模前将基层清理干净;(2)大模板就位后,用瓦刀将l:3水泥砂浆捣入模板与楼面之间缝隙内边角抹平;(3)拆除大模板后立即用扁黎剔除。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对存在问题重新进行调查、统计。

(六)效果检查

1.找平、封堵、增加坍落度等工作虽然增加了一部分投入,但避免了因处理根部漏浆、烂根而支出的材料费、人工费、垃圾外运费,通过计算,未增加成本。

2.社会效益显著,由于根部漏浆、烂根控制较好,保证了硅观感质量,成为业界人士来本工地参观的一个亮点。

3.通过在施工中强化了管理,使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管理人员及民工队伍的责任心,严肃了施工队伍的组织纪律性,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4.经过QC小组一个月的努力,最后完成了课题预定目标。剪力墙根部漏浆、烂根发生率减少到18.0%以内。混凝土内实外光,观感质量良好,如图2所示:

5.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工作热情和管理技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熟练掌握了部分QC工具的应用,增强了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巩固措施

1.本工程大模板根部漏浆控制工艺凝聚了小组各成员的智慧,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制定了《大模板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将推广到全公司大模板施工中去。

2.项目部以该课题中提出的管理措施为基础,建立了本项目部质量管理措施,并深入贯彻到每个管理人员的心中,使每个人都产生认真惯性。

3.定期开展各种竞赛、考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用于其他QC小组活动的管理中。

四、结语

QC小组经过攻关活动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将以此为切入点,在本工程以及今后的其他工程中,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科学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2]董作森,王兆瑞.施工项目工程项目内部承包制需要改革[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4).

[3]陈铁华,陈凤英.建筑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王盛.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体制[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3).

[5]管振祥,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