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间协同商务的组织形式及特点

2009-10-29赵宏霞杨皎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8期
关键词:虚拟企业产业集群供应链

赵宏霞 杨皎平

摘要:文章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3个方面定义了协同商务,在对协同商务协同内容和范围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的企业间合作模式,提出了供应链协同商务、虚拟企业协同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商务3种企业间协同商务组织形式。

关键词:协同商务;供应链;虚拟企业;产业集群;物流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57-03

协同商务的理论原型来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虚拟组织理论,该理论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人力、财物等资源跨企业且动态的有效集成。为进一步强调信息的管理和共享,Cartner Group于1999年率先提出协同商务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协同商务的定义尚未统一,因此制约了对协同商务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对协同商务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企业间协同商务的组织形式。

一、协同商务的界定

(一)协同商务的定义

Aberdeen Group(2000)认为“协同商务是新的软件和服务,它用Internet把产品设计、分析、采购、制造、销售、市场、现场服务和顾客连成全球知识网络,使承担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工具、在地理位置上或供应网络上分隔的个人能够协作的完成产品的开发、制造以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Surgency(2000)认为协同商务主要是应用在虚拟企业之间,以合作为导向的商业模式。IBM(2001)认为“协同商务使人们能够与其他人的信息进行交互,以支持重要的业务功能。买卖双方可以建立在线电子小区,双方可以在那里超高效地进行交流,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等。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认识协同商务:第一,协同商务是一种经营管理思想或理念,该理念强调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与协同,以达到资源集成与共享的目的;第二,协同商务是一种以合作为导向的商务模式,该商务模式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诸如虚拟企业、供应链联盟以及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第三,协同商务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将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各种管理活动、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和共享,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使整个网络组织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二)协同商务的内容和范围

1.协同商务的内容。关于协同商务的内容,IBM指出主要包括:(1)信息与知识的共享;(2)业务交互;(3)建立合作社区;(4)商务交易。

著名的研究机构Meta Group(2000)从功能的不同将协同商务也分为四个方面:(1)设计协同商务;(2)营销/销售协同商务;(3)采购协同商务;(4)规划/预测协同商务。

笔者认为企业在参与协同商务模式时,只要不涉及企业机密和担心核心竞争力被复制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采用协同的经营方式,只是每个环节协同的深度可能不同,与之协同的合作伙伴可能不同。如从企业运营的流程可以分为:规划/预测协同、订货采购协同、研发设计协同、生产制造协同、库存物流协同、营销/销售协同;从企业管理的职能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生产运作协同、营销管理协同、技术研发协同;从企业资源方面可分为:设备资源协同、人力资源协同、信息资源协同、知识资源协同、物流资源协同等。

2.协同商务的范围。对协同商务的范围,现在学者们普遍认可企业内协同和企业间协同两个层次,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企业内部的协同,在管理环节上表现为预测、采购、生产、销售、人力等方面的协同,在信息系统上表现为ERP、CRM、SCM等系统的协同集成;第二,企业与企业的协同,主要指企业与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虚拟企业组织中的伙伴企业、以及其他战略联盟企业之间的协同;第三,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协同电子商务并非只是企业和客户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还涉及到社会很多部门和机构,如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通过这些部门间的协同在资源集成的基础上产生集群效应,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电子商务。

二、企业间协同商务的组织形式

(一)供应链协同商务

1.供应链协同商务的概念。站在供应链角度,将这种结合称为协同商务供应链,可以理解为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模式。供应链协同商务作为协同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整个协同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目前国内外企业所认识的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和提升。

2.供应链协同商务的特点。供应链协同商务的核心思想是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形成集成化的商务体系。它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务流程与系统完全整合起来,使企业真正作为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节点运作起来,更好地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互动协作,造就高度灵活、即时反映的企业联盟,最终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得到大大提高,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协同商务有如下特点:(1)管理信息化:供应链上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2)纵向集成化:纵向集成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将链上的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完成各项任务,使企业只关心自身最核心的内容,其他的部分由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完成。(3)物流系统化:通过协同商务技术将物流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使得物流活动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得到管理和协调。(4)生产经营敏捷柔性化:它有机地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最终为运作灵活、反应迅速的供应链联盟提供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保证。

(二)虚拟企业协同商务

1.虚拟企业协同商务的概念。如前所述,协同商务的理论原型来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虚拟组织理论,而虚拟企业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虚拟组织,实质上协同商务的发展也是伴随着虚拟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虚拟企业的研究和发展中总是渗透着协同商务的思想,协同商务强调的是资源的集成、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以及交易的协同,而虚拟企业则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战略思想和组织模式,即虚拟企业正是通过针对某一市场机遇(长期或短期)建立一个动态联盟来达到资源、信息、知识的集成和共享以及各项活动的协同。实际上,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虚拟企业和协同商务是交织在一起的,成为了一个联合体。从虚拟企业角度来说是该联合体为协同商务环境下的虚拟企业,从协同商务角度来说该联合体就是以虚拟企业为表现形式的协同商务。

因此可以认为虚拟企业协同商务就是围绕某一产品开发或者某一市场机遇而通过组建临时企业联盟来达到资源互补的商务模式。在该商务模式下,各个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资源有效集成和共享,并通过协同设计、协同生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来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

由于虚拟企业自始至终是一种具有协同商务思想的组织形式,因此虚拟企业组织也是协同商务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2.虚拟企业协同商务的特点。基于虚拟企业的协同商务相对其他协同商务具有如下特点:(1)成员核心能力的集成性:基于虚拟企业的协同商务由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多个企业构成。这些企业在提供复杂的产品或服务时,在某些核心能力方面可能是优秀的,但在其它方面可能不如竞争对手。基于虚拟企业的协同商务模式能够整合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成,以形成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链。(2)敏捷性:敏捷性是指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动态、灵活、快速地响应市场的能力。基于虚拟企业的协同商务,对企业的资源计划进行针对性的重构、调整,以实现企业迅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此具有更强的敏捷性。(3)资源集成与配置的动态性: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动态联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逐利性,他会随着市场机遇的变化,选择组建、解散、更换联盟和联盟伙伴,因此基于虚拟企业的协同商务能使得资源的集成和配置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4)学习性:协同商务中的协同是以信息的共享为前提的,成员企业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传播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此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虚拟企业是由不同的成员企业构成,只有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资源信息的共享,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这个过程也是成员企业间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

(三)产业集群协同商务

1.产业集群协同商务的概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传统产业的革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道路。协同商务作为新时代的电子商务和产业集群的特征更加吻合,因此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商务模式可能就会成为协同商务发展的新领域。同时,产业集群已经具有协同商务的基础性因素,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造价值的方式包括业务行为共享、知识技能共享、整体形象共享等。

因此可以认为产业集群协同商务是在某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围绕某一主导产业将相关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市场以及中介组织等联合起来形成共生共荣的商务群落模式。在该模式下产业集群中每个企业以及整个集群利益网络技术通过集群资源的集成、集群网络的协同、集群创新的知识的溢出、集群政策的激励来达到成本优势、营销优势、创新优势、信用优势、组织优势等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协同商务的特点。在信息共享的平台之上,产业集群的协同商务应该反映出这样的一些特点:(1)网络性:集群企业内部、集群企业之间、集群企业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人力资源机构、专业物流机构、销售市场机构等形成的庞大的社会网络。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是资源依赖的,它与网络中其他行为者之间通过各种特殊的关系进行联结,不同形式的资源则通过这些联结在网络中的组织与个体之间流动。(2)资源整合性:集群企业的资源共享涵盖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协同与共享。首先是集群企业价值链环节上业务行为的共享,例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其他服务等,通过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来分摊职能业务成本。其次是与外部机构资源的整合,通过跨组织的供应链流程整合共享关键性的信息资源、知识,协调集群企业与企业外部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协同互动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的最大化利益。(3)动态性: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商务需要信息的实时动态集成,注重集群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实时、动态的信息交换。以企业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工程策略,利用协同商务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机制来满足动态性的要求。(4)全方位、深层次:就单个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更加注重于物质交换和信息共享,而产业集群的协同商务则强调集群网络的动态、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化协同。产业集群的协同包括了业务行为共享、集群资源共享、专业化集群协作等层次。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协同商务概念的梳理以及对协同商务内容和范围的界定,结合基于企业间协作的供应链模式、虚拟企业模式以及产业集群模式,提出了供应链协同商务、虚拟企业协同商务和产业集群协同商务的概念,从理论上拓宽了协同商务的研究内容,在实际应用中为协同商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具体的形式。

参考文献

[1]Surgency,Inc,Best Practices in Collaborative Design[R].www.intel.com.

[2]方金和.基于中间件的协同商务电子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赵宏霞,杨皎平.区域协同商务网络的组织与协同方式[J].中国集体经济,2008,(24).

[4]张敏,方立,康坛.协同商务下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J].物流科技,29(135).

[5]王兴旺.企业集群中的战略协同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5).

[6]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7]崔吉前,自庆华.网络经济新模式协同商务[J].物流技术,2002,(8).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技术产业集群协作创新网络及其协调管理研究(项目编号:L07BJY029);辽宁省社科联基金项目: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间资源集成与共享研究(项目编号:2007lslktglx-12)。

作者简介:赵宏霞(1978-),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虚拟企业产业集群供应链
虚拟企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构成要素分析
虚拟企业的耗散结构分析
中小型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策略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