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东一时区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2009-10-29李修兵

绿色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生态

李修兵

摘 要:突出公园地产的特点,融合阳光、空气、水、生活、健身、休闲、娱乐等元素,追求简洁、生态的绿景观风格。通过各种要素分析,自然形成小区的设计理念——“在风景中运动”。

关键词:公园地产;在风景中运动;生态;绿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24-03

1 引 言

北京“东一时区”项目是集健康、舒适、人文、现代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社区,占地35万m2,总建筑面积45万m2。同时囊括一个90000m2的独立主题公园,舒适安逸,大气磅礴。本项目定位于年轻的白领阶层。周边以原生态环境为主,因此本项目的景观规划突出现代风格和自然生态理念的融合。

2项目特点分析

2.1对项目环境的分析

东一时区项目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最东面,与通州区接壤,基地位于京通高速公路边,距离国贸中心15分钟车程。基地周边有已经开通的城铁八通线和数条公交路线,形成了成熟的交通系统。

作为北京CBD辐射出的这块生活区域,我们通过对东一时区周边区域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在本项目所在地周边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生活区氛围,像现代风格的京贸国际公寓项目、大手笔开发的康城香草天空项目、以小高层为主的水岸长桥项目、有美国加州风格的世纪星城项目等等。在已经成熟的生活社区内,除了与周边楼盘有着相似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项目的定位及其规划理念所具有的特点显得尤其重要。

本项目规划前的用地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目前东北角有一个规划的轻工业区,南侧现有少量的工业设施和学校,东西两侧基本上被农田所环抱。北侧宽阔的市政绿化隔离带将基地与京通高速公路隔离开,通汇河在高速公路边流过。

2.2对北京地域性的分析

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地下水位较低。为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雨量600多mm,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冬季常结冰。这样很大地制约当地水景的布置。

北京市平均气温较低,因而植物品种相对南方来说并不丰富,乔木以落叶为主,常绿乔木仅有冷季性松柏类植物,因此造成了北京冬季缺乏亮绿色。而对落叶植物姿态的欣赏是重要的景观之一,比如北京市市树国槐。北京市春秋两季景观丰富,可以通过观花观叶灌木搭配乔木组成立体式的植物群落。

2.3现状分析

东一时区项目共分为4大板块,其中一期、二期、三期为住宅用地,还有一板块为公园用地。总占地面积共35万m2,绿化率35.7%。

“东一时区”的特点是以稀缺的公园地产为开发路线,通过环境设计着重打造“公园让居住更舒适”的生活主题。整体规划引用“凯文·林奇”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新城市街区简洁明快、温馨时尚的北美建筑群体风格,体现“自然+亲情+居住”的生活理念。

在功能分区上自西向东形成“城市区”、“过渡区”、“自然区”3个主题区域,同时这条轴线也展示了从工作繁忙的节奏到回家后舒适放松的心情,最后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的景观轴线。本文重点以二期景观为例进行深入设计分析。

一期为住宅区,以小高层、高层为主,内设小区幼儿园。景观以宅前宅后绿地为主,没有大片的集中休闲绿地。居民的活动仅局限在健身区或者散步道,这是一种城市小区的生活状态,体现的是现代城市简洁方便的居住环境。如何吸引一期居民追求舒适休闲心理、激发他们身心健康的愿望,这就是二期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

将要投入使用的“东一时区”公园是一个集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公园。园内功能设施齐全,有供老人、孩子游玩的休闲场所,有5000m2的人工湖,有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还有保留下来的温泉井和矿泉水井。公园的建设是为居民服务的,让公园融入到地产中,让居民感受到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公园中,是我们二期景观协调的重点。

二期建筑以小高层、高层为主,南面设有小区配套生活、商业设施,商店、菜场、邮局等,西南角属中学用地。在整个规划中不仅仅是过渡区,而且也是核心区。它要做到吸纳一期居民,让他们在二期这个景观通道中放松心情、感受到一期缺少的休闲场地与自然的气息,为进入生态公园做好铺垫作用。它同时聚集二期居民,在二期环境中游玩后再到公园中休闲运动。

小区三期紧邻二期的南面,尚处于规划之中。有部分属中学用地。三期用地较小,很多生活、休闲、运动设施方面都需要依靠二期和公园。

因此,总的来讲,公园承载了整个小区大部分的运动休闲设施,提高了健康居住品质,二期是东一时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一期、三期通往公园的必经之路。因此二期的景观具备景点与通道两个功能,既有重要风景点,又是运动的通道。

我们提出二期的设计理念是“在风景中运动”。

3 二期景观设计理念:在风景中运动

重点突出生态、运动和人文气息。融合阳光、空气、水、生活、健身、休闲、娱乐等元素,采用自然的造园手法突出居住区的景观主题,追求简洁、生态的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将景观纳入居住区整体环境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景观格局。

4 二期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征。通过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及地方材料的选用,突出地方性特征。用地的条件和特征是景观设计的素材来源。

(2)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住宅区景观应对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作出积极响应,以环境和空间特征对人实现主动的接应,争取最大程度的亲和,使之成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思想的户外空间

(3)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交融的生态空间,提倡多种乔木,合理搭配花灌木及地被。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4)贴和时代,彰显现代社会文明特质。作为生活在现今社会环境中,景观设计在思想及形式上应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住宅区中人与自然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5)放眼未来,注重可持续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尽量采用生态技术。

5 设计构思

在风景中运动:公园地产的休闲运动理念时刻贯穿着整个小区景观的设计。

人在旅途:二期的景观主题。通过钟楼、花钟表达现代人时间观念和东一时区的寓意所在。让居住的人感受到去公园休闲运动就像要经历一次旅游一样舒适自在。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为三轴四心。

三轴是指三条轴线。一条主轴线贯穿东西,是从城市区过渡到公园区的轴线,轴线上三个圆形广场既象征旅途中的驿站,又象征旅途中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时间概念。一条城市景观次轴线,贯穿重庆寺东路南北,是整个小区对外的城市主干道。还有一条是贯穿二期南北的景观次轴线。

四心是指四个景观节点。西入口商业街景观、中心花钟主题节点、东入口人行景观天桥、南步行入口节点。

6景点设计

(1)西入口商业街景观。西入口景观塑造了时代感强烈的商业街氛围。在入口硬地的中央设计树阵隔离带,起到绿荫的效果。树阵视线的端点是旅途的第一站。一个初升的太阳,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希望和期待。

(2)中心花钟主题景观。迎着阳光,顺着桃花溪走到朝气蓬勃的阳光广场。广场中间设计一个用植物编织的花钟,是小区的中心景观,通过花钟表达现代人时间观念和东一时区的寓意所在。蜿蜒溪水在广场边流过,缓缓草坡、自然树林的环抱衬托出自然舒适的旅途气氛。在这样生态的环境中,恍如隔世般地融入大自然,置身于清新鲜翠的深山老林。

(3)东入口生态游廊广场。这里是二期景观旅途的终点,也是公园景观的起点,通过生态的水景石景与公园最东面的潺潺溪流遥相呼应。顺着溪水往前走,隐约听到瀑布的声音,跟着水声游人的视线会聚集到不远处的叠石上,这里是山之根,水之源。

(4)南入口月半弯广场。由于马路对面是整个小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因此南入口成为下班后流动量较大的地方。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让行人在入口短暂的停留后向两侧住宅或花园分散人流。在入口的景观深处设计自然的石景,搭配高大的乔木,与整个小区的环境相呼应。

(5)健康运动中心。以椭圆形卵石健康区为核心,周边布置简单老人活动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3个运动区域的植物分别侧重于春夏秋的景色。

(6)标志性大门景观。由“东”字大门、“一”字天桥和周边环境组成,采用同样色调,共同形成东一时区的品牌标志,在行人脑海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7 植物设计

注重整个小区的环境生态绿化。绿化种植的整个风格定位在创造出一个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居住区内的植物景观设计注入了“四季有景”的设计理念,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按照上、中、下三层进行设计。上层乔木以落叶乔木和常绿树为主,落叶乔木与常绿树的比例为6∶4,以保证夏景的浓荫与冬季有景可观。落叶乔木主要有银杏、悬铃木、栾树、合欢、元宝枫、白蜡、国槐、垂柳等;常绿树主要有雪松、白皮松、华山松、油松、云杉、沙地柏等。中层乔灌木以亚乔木和大灌木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观赏空间。可选植物有迎春、连翘、榆叶梅、碧桃、白玉兰、木槿、紫薇、贴梗海棠、紫荆、白丁香、紫丁香、紫叶李、金银木、棣棠、接骨木、月季等。下层是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和缀花草地。可选植物有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地被菊、大花萱草、玉簪等。

在植物群落的空间围合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并充分利用光、影、雾、阳光等自然因素,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多元化感悟空间。

8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试图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居民的活动空间与大自然的天然网络相融合,对“东一时区”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营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对自己的社区有强烈认同和深深依恋的现代人居生态景观社区。从景观设计的宏观规划到每个细节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2]皮骏.主题公园与房地产业的融合[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美)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形象[J].建筑师,21:203~225.

[4]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J].中国园林,2002,18(1).

[5]董丽,胡洁,吴宜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中国园林,2006,22(8).

猜你喜欢

生态
2020年生态主题影赛
2020年生态主题影赛
2020年生态主题影赛
2020年生态主题影赛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