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绿地空间设计
2009-10-29叶晓红
叶晓红
摘 要:住宅区绿地空间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本文从住宅区绿地景观的整体性设计、空间形态设计、景观生态性设计、景观时间性设计4个角度,阐述了协调绿地景观与住宅环境的关系,营造建筑、环境、人群的良性循环,创造具有环境特色的美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
关键词:住宅区绿地;整体性;空间形态;景观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28-02
1 引言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环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做到:美观、温馨、舒适、健康、节能。
人作为万物之灵,也象其他生物一样,从生物圈中获取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大自然还给人类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人类是不能脱离大自然环境的。居住区绿地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环境,是家的归宿,优美的居住区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居民得到心灵的休憩。
2绿地景观设计风格定位
绿色植物景观形成居住区环境的母体。确定好居住区绿地景观的风格定位,有利于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个性化环境居住区景观,避免不同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雷同。绿地景观的个性,体现在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的选择;植物种植形式的确定以及植物组团的塑造上。
居住区绿地的总体布局提倡自然、简洁、整体性强,强调秩序感。使园林景观达到简洁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从而形成鲜明的自身风格的定位。达到置身其中,心旷神怡的效果。
3 景观的空间形态设计
3.1高程变化
大凡园筑,必先动土。地形起伏构成绿地的高程变化,不仅有利于植被的排水,而且能够拉开植被层次,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使景观生动而有趣。
根据住宅风水理论,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坡地的坡度一般应北陡南缓,忌北缓南陡或坡度均匀对称。为此,在绿地设计中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调配土方,利用竖向的变化,解决整体和局部的高程交接关系。堆土不应该在局部小范围做局促的陡然变化,绿地中坡地的起伏变化应注意整体性,地形起伏变化应舒缓有致。
3.2节点处理
住宅区在住宅出入口、会所地周围以及主要组团内部形成规模不一的“节点”区域。这些区域是交通组织必经之处,也是居民公共交往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节点”为户外环境中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段,所以比起宅中其他空间,这里的布局以及处理方式更加精细。在不同的节点,景观绿化的处理方式上需进行不同层次上的划分,重视实用性,兼顾艺术化的视觉功能。
3.2.1居住区入口部分处理
居住区主次入口的标识设计,可以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并很容易找到“家”的大门。在植物种植方面,通常会在居住区主次入口集散广场部分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特大乔木,高大挺拔的乔木让住宅区的入口部分格外醒目,可以成为居住区的重要标志,同时浓密的树冠,也提升了住宅区的景观品质。
居住区主次入口的种植应多用色叶植物,如红叶石楠、金叶女贞,以及开花灌木如毛杜鹃、红帽子月季等,营造出吉祥喜庆的氛围。
3.2.2景观的情境性营造
基于对居民生活习惯、活动规律的研究的结果,住宅区组团绿地空间,能够激发引导人们参与休闲,增进邻里间的相互交流,以体现汇聚人气的和谐住区氛围。
植物组团是营造私密空间的最好素材,植物的枝叶能够吸收噪音,组团绿地的设计立足于充分发挥住宅环境绿化的健身娱乐和文化休憩功能,以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巧妙地利用植物空间布局,使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不干扰影响居民的私密性,以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植物的色、香使人心情愉快,平缓紧张心情。住宅区组团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组团中树木种植参差,高大的乔木搭配小乔木;大灌木辅以下层的植物模纹,以少量的植株展现气象万千、层次丰富的林带。在我国传统造园手法中,树木常常拟人化赋予一些性格,像松树表示高风亮节;梅花不畏严寒表示高洁;竹子中空表示虚心、宁折不弯,菊花傲雪凌霜表示坚强等等,在住宅区绿地中巧妙运用这一手法,孕育出诗情画意的深远境界,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风格。
3.2.3宅前屋后的绿地空间处理
住宅环境中宅间绿地,是在住宅建筑不同朝向布置合适的绿地宽度,以满足防护、美化和基础种植作用。原则上住宅建筑南面绿地宽度应不小于8m,北面绿地宽度不小于3m,东面、西面绿地宽度不小于2m。
住宅建筑周围的绿地应布置植物模纹,作为基础种植,目的是柔化建筑的线条,建筑物与绿地很好地衔接起来。入户周围基础种植侧重考虑了人行步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人在行走过程中,视线向下偏离10°,表现为总注视眼前的地面,为此底层设计将特别注意细部处理。如果住宅设有架空层,绿化层次也可以延伸到架空层内。这种在较低视觉内的景观处理到何种精细程度,最能体现整个住区品质所在。
3.2.4围墙边界的植物种植
住宅区的边界绿地种植通常选用高大、树冠浓密的乔木,成行成片种植,以形成足够的绿量,达到很好的生态效果。边界林带能将住宅区掩映在绿树丛中,营造出住宅区的远视风景。浓密的枝叶有吸收尘埃、杀灭细菌、过滤噪音的功效,成为住宅区的绿色屏障。
4 景观“生态性”设计
4.1 植物材料立足于适地适树
绿地设计应优先选择乔木的树种。乔木灌木、地被、草地得配比合理,住宅环境冬日需要阳光,酷夏更需遮荫,为此提倡乔木以快长树为主。乔灌木:草坪(乔灌木树冠投影面积中草坪除外)应以7∶3为宜。住区强调秩序感,应该在植物配置中加以体现,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景观,绿树成荫生机勃勃,使之成就小区的绿肺功能。
4.2综合考虑光照条件的影响
根据建筑规划日照分析并参照相关分析指标,运用到种植设计中,如在分析植物的日照影响,耐阴、耐阳植物搭配时,必须考虑日照分析、住宅建筑的不同朝向进行布置。
建筑南面种植应能保证建筑的通风采光,选择喜阳、耐旱的乔灌木,注重不同植物花期以及颜色的衔接,尽量延长花期。建筑北面应布置防护性绿带,选择耐荫、抗寒的花灌木。建筑的西面、东面应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抗风、耐寒、抗逆性强的常绿乔灌木。在住宅南面的绿地里,应该种植落叶乔木以及较多的观花植物,而观花植物通常在足够的光照下生长旺盛,形成花团锦簇的效果。
在住宅北面绿地一般多用常绿的植物,常绿植物即使在肃杀的冬季任然是青枝绿叶,使植物景观也不至于很单调。
住宅的西边绿地中可以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植株,达到挡西晒的功效。
5 景观“时间性”设计
5.1观赏效果兼顾建成初期与永久
景观设计不仅要着眼于建成初期的效果,也要兼顾到长久的观赏效果,住宅区的绿地环境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完整的构架。除了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对设计地补充以外,其绿地环境的效果有赖于岁月的积累,才变得有深厚的文化内容和生命的持久。
5.2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设计
植物是有生命的造园材料,植物的枝、干、叶随季节交替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利用植物色彩、形态、味道、结合周边的不同环境, 形成一年四季的不同、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结构。
参考文献:
[1] 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S].沪住工[2001]214号.
[3] 托马斯·H·罗斯.顾伟华译.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