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灵魂的源泉
2009-10-29王杏娟
关键词:博爱 宽宏 仁善 源泉
摘 要:查尔斯·兰姆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随笔散文作家。除了妙笔生花的作品,他一生中最令人敬佩的还有他的性情和圣人般的心灵。在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之后,兰姆反而拥有了罕见的甜美柔和的性情以及超凡的无私和仁慈。这虽然让许多人惊异和不解,但细读他的传记和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背后强大的精神支柱——虔诚的宗教信仰。
查尔斯·兰姆(1775-1834)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随笔散文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是两本散文集:《伊利亚散文集》和《伊利亚散文续集》,后被乔治·阿姆斯特朗·沃乔合编为《查尔斯·兰姆散文集》。兰姆中学毕业后,经历了许多磨难,他十五岁即外出工作养家糊口,屡次失恋,一度精神失常,姐姐玛丽疯病发作杀死久病的母亲并刺伤父亲。之后不久父亲去世,他写了一份书面保证,从二十一岁开始担当起疯姐姐的终身监护人。这件事被后人大加称颂。尽管遭遇诸多不幸,但人们公认兰姆始终怀有强烈的爱心和深厚的同情心,被称为“温善的查尔斯”和“圣·查尔斯”。
源泉之一:博爱
那兰姆为什么如此“温善”以致近乎“圣”人呢?查看关于兰姆的传记,发现他年轻时曾是狂热虔诚的一神教信徒。到中年以后,他虽然表面上不再对宗教那么狂热,但宗教教义已经铭刻在他的骨子里并得到升华,使他对芸芸众生怀有强烈的神圣之爱。特别是对穷人,他更怀有深切的同情。他为被清出大街并遭圈禁的乞丐鸣不平;他为衣衫褴褛的扫烟囱小孩唱赞歌;他对以当演员养活全家的小姑娘满怀柔情。除了宗教信仰外,终身未婚也许是他具有超凡的博爱精神的另一个原因。像婚姻不幸的诺贝尔把毕生的财富捐献给公益事业一样,没有妻儿的兰姆把满腔的爱抛洒给芸芸众生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热爱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琐事并从中寻求快乐,这些是18世纪的散文家们极少涉及的,而他从世俗的饮食及情感交流的快乐中瞥见了天堂的模样。兰姆对世俗生活的执著和他渴望发现的热情是一脉相通的,也是跟他对宗教信仰习惯的感情表里一致的。他是基于希望和敬畏之心尊奉旧时代的宗教情操的一个最后代表。这种宗教表现为一种宏阔的情感,它在人们和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断交流中开拓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且还要扩展到更加伟大的事物上面去。它的存在,主要依赖着以往被人们公认的一系列思想信仰,这些信仰所以被人们公认,正如那些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首先是依据着某种悠久的传统,而在这个传统的发展过程中,那些作品通过千丝万缕的渠道和人们的生活联结在一起,到后来人们对它们的感情也就根深蒂固。对兰姆来说,这种宗教形态变成了庄严的信仰,给他那些个人经历带来一种恬然自若的神情。
兰姆的散文主要描写城市生活,他对城市生活乐趣的描写比华兹华斯的诗歌对乡村生活魅力的揭示毫不逊色。伦敦的街市就是他的乐园,他经常谈论“安适甜美的街道”(《除夕随想》),这里充满惊奇和活力,他始终怀着世俗而又神圣的爱心切实地关注混杂的人群。他认为,每种事物都是这个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伦敦的乞丐。作为司空见惯的一景,他们对于都市中来往穿梭的行人的道德意识很有好处。他在《关于京城内乞丐减少一事之我见》中写道:“从这些乞丐身上,未必不能吸收一些好处”,“他们是活生生的寓言剧、寓意画、备忘录、警世的箴言、无言的说教、儿童的启蒙读物”,“叫花子,是咱们这个大城市的奇景,是它的名胜。……不管哪个街口上,要是没有个把要饭的,就显得美中不足。他们,如同那些唱小调的歌手,都是街头上少不了的人物;他们那五颜六色的穿着打扮,就像商店的招牌一样,装点着这古老的伦敦。”恐怕没有哪一个人对乞丐如此地高度赞扬。除了强烈的博爱之情,兰姆对乞丐的看法也很奇特,他认为乞丐“才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自由人”。他声称自己若不是“一位无牵无挂的自由绅士的话”,“倒宁愿做一个乞丐”。
在《退休者》中,兰姆对充满生机的伦敦街市的热爱更加明显。“我思念伦敦街头平日所有的那些欢乐的叫声、乐曲声、歌手的小调以及那些嘤嘤嗡嗡、嘁嘁嚓嚓的热热闹闹的市井声。”兰姆的这种感受是他在星期天常有的,因为他爱融入热闹的人群。离开伦敦的闹市,他总感到不舒服。他为东印度公司当了35年的会计,在乏味冗长的每个星期中,他都被束缚在与外界隔绝、不见阳光的办公室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在星期日他才能去接触大街上喧嚣的人群。但设立星期日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教徒们做礼拜。因此每到能休息的这一天,大街上却没有了他盼望一周的喧嚣的人群,这常常令他非常失望。
兰姆对人群的热爱还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来。他在《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中写道:“可怜的小孩子就被整天单独锁在里边,不准见人……工役一个礼拜来两回,叫他出去接受定期的责打;即使挨打,小孩子也是高兴的,因为那总可以让他暂时脱离那见不得人的所在。”这里“小孩子”的感受其实说的也是兰姆自己的感受。只要能摆脱独处的境况见见人,兰姆觉得“挨打”“也是高兴的”。基于同样的思想,19世纪初他在自己家里组织了著名的“星期三晚间聚会”。一群当时英国著名的文人聚集在他的家里,消遣娱乐,谈论文学,兰姆和姐姐用微薄的收入买来牛肉、土豆和酒招待这些客人。这些生气勃勃的夜晚给他痛苦的心灵以巨大的安慰,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文学交流的机会。这个聚会曾在许多年里吸引着英国著名的文人墨客。
源泉之二:宽宏
兰姆的心柔和而宽宏,对人的本性中好的部分总是怀着仁慈之心加以赞赏,因而别人的优点在他看来更加光彩夺目;对人的本性中冷酷的部分他也并非视而不见,但经过仁慈之心的过滤,常人眼中多么可恨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变成可以接受的了。看看兰姆在《两种人》里对借钱者的描写:“他来找你借钱的时候脸上是笑嘻嘻的,一不打收条——为了不给你添麻烦,二不提什么时候归还——免得他自己受拘束”,“他满脸高兴,以温情为折磨人的手段,向你的钱袋进攻,——你那绸缎钱袋的左右两片,在他那脉脉情谊的感化之下,自自然然打开,正像故事里那位旅客的大衣在暖洋洋的日光下自动解开”,“既然威风凛凛的大人物来了,你就该笑容满面、主动出迎,漂漂亮亮作出牺牲”。字里行间除了略带讽刺的幽默,我们看不出一点兰姆对这种借钱人的厌恶。兰姆的宽宏在《除夕随想》中发挥到了极致。兰姆的父亲曾给他留下一笔遗产,但被父亲的遗嘱见证人道雷尔骗走了。他却说:“我宁肯让我们全家失去了被道雷尔老头所骗走的那一笔遗产,也不愿意在此刻拥有两千英镑的财富,存于银行之中,却在眼前失去那个老奸巨猾的坏蛋的影子。”兰姆对借钱不还者的宽宏大量和对骗走他钱财之人的毫无怨恨充分体现了他超常的宽宏和仁善。
兰姆的性格内向、柔和、敏感、坚韧,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具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的作品与浪漫主义文学的脉搏合拍;自己的艰难命运也使他更加热切而真诚地反映穷人的痛苦。兰姆的博爱和仁善尤其体现在他对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关注上。在《扫烟囱的小孩礼赞》中,我们可以看到兰姆强烈的爱心犹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化作笔尖一连串深情的词语,诸如“稚嫩的生手”、“小麻雀”、“清晨的云雀”、“小不点儿”、“小可怜儿”、“小天真”、“小黑人儿”、“小绅士”、“小机灵鬼儿”……这些词语无一不流露着他对扫烟囱小孩的特别爱怜。兰姆是一个敏感羞涩的人,最怕当众出丑。在大街上仰面朝天地摔在泥地里是丢尽面子的事,按理说更无法忍受别人的嘲笑。但他却能高度容忍一个扫烟囱的小孩儿拿他开心。在他眼里,“一个纯正的扫烟囱小孩儿的嬉笑里是丝毫不含恶意的”;为了让孩子“在万般凄苦之中”,眼里能“闪耀出一点儿得之不易的快活的光芒”,“我情愿站在那里,作他的嘲笑对象,一直站到深夜。”在《查尔斯·兰姆散文集》中《关于京城内乞丐减少一事之我见》一文中他写道:“也许他们(那些瞎了眼的老乞丐们)已被关入了哪个残破的济贫院内,忍受着双重黑暗的惩罚,在那里,没有小铜子儿丢下来的叮咚之声安慰他们那丧失一切人生之乐的痛苦,也没有那些过路人热热闹闹、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唤起他们内心的希望!那些弃置不用的讨饭棍,如今靠在何处?有谁喂养他们那些狗儿?”这是多么体贴关切而又令人动情的描述!恐怕只有像兰姆这样怀有博爱和仁善之心的人才能如此细腻地去设身处地地体会乞丐的感受!兰姆的同情不是那种花花公子似的廉价的同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同情。他能透彻地理解乞丐的喜悦和忧伤、希望和失望;他的关切如此细致入微,以至于连他们的讨饭棍儿靠在何处、有没有人喂他们那些狗儿都操心。除了性格因素和自己的艰难命运,宗教信仰也是他超凡脱俗的博爱和仁善精神的重要原因。
兰姆一生艰难、历尽磨难,但他坚忍不拔,将眼泪化作微笑。磨难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培育了他罕见的甜美柔和的性情,使他更加无私和仁慈。由于他的性情、经历和宗教信仰,他爱普天下的芸芸众生。对周围所有的人,包括平常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穷人和富人,他都心存博爱、宽宏和仁善,对穷苦人更是怀有真诚深切的同情。正是这些,不断滋养着他那高贵的灵魂并使他拥有了一颗圣人般的心。
作者简介:王杏娟,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参考文献:
[1] Wauchope, George Armstrong. Essays of Charles Lamb. Boston: Ginn and Company, 1904.
[2] Woodberry, George E. Charles Lambs Essays.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00.
[3] 刘炳善,《伊利亚随笔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责任编辑: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