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心“震撼”

2009-10-28郝铭鉴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宋史用字大词典

郝铭鉴

先说一段和“震撼”有关的经历。

2004年那一年,《咬文嚼字》举办“给城市洗把脸”的活动,检查全国十二座大城市的街头用字情况。这年秋天,本人应邀到南宁讲课,住在市中心的一家宾馆。那天刚从餐厅吃完早餐回房,突然间有人敲门,原来是当地报社的几位记者。他们说南宁不是“洗脸”的对象,但他们很想陪我一起到外面逛逛,看看南宁街头的用字水平。这分明是变着法子考我,但身为《咬文嚼字》主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在一位高个记者的引导下,一行人踏上了步行街。这些记者全是年轻的姑娘、小伙,胸前一式地挂着相机,十分引人注目。凭我多年来的经验,在街头找几个文字差错,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毕竟这是一场“遭遇战”,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幸亏没走几步路,看到了一家商店挂出的广告牌,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震憾价”。我立即指着“憾”字说:“这是一个别字!”几位记者也很兴奋,“啪啪啪”地按下快门。第二天南宁报纸都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查错报道,并且配上了我指着“憾”字的那张照片。

第一眼就看到“憾”字,这不是偶然的。“震撼”误为“震憾”,已经成为一个高频差错。它不但在街头频频亮相,什么某某电影“震憾上映”,某某产品“震憾面市”,是在正规的出版物上也不时可见,以致成了最容易用错的100个别字之一。2008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了“震撼”一词,遗憾的是一不小心也写成了“震憾”。有一位老师曾在班上作了测试,让同学默写“震撼”,结果写错的占到一半以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连《汉语大词典》这样的权威工具书,竟然也在阴沟里翻船,被“震撼”不尴不尬地“震”了一下。该词典第11卷“震”字头下,理应收有“震撼”一词,可查来查去查不到,只有让人莫名其妙的“震憾”。一条书证引用的是《宋史·洪咨夔传》,竟然也是“震憾”:“陛下亲政以来,威福操柄,收还掌握,扬廷出令,震憾海宇。”怪哉!难道史书上也是这么写的吗?翻看一下《宋史》原文,发现那上面分明是“震撼海宇”而不是“震憾海宇”。《汉语大词典》从词条到释文都出现了失误。

那么,怎么才能不把“震撼”误为“震憾”呢?关键是要正确区分“撼”“憾”二字。

“撼”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提手旁,是用来表义的。什么是“撼”呢?就是以手摇物,使其晃动。《广雅·釋诂一》:“撼,动也。”当然,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并不一定限于用手,而是泛指一种外界的力量。唐代孟浩然曾在诗中描绘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观;韩愈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下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名句;《宋史纪事本末》写到岳飞时,更有一句气壮山河的口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些都是用的“撼”字的摇动义。“撼”最初的写法是“”字,右边的声符是“咸”而不是“感”,“撼”是后来流行的俗字。“咸”有全、都的意思,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少长咸集”,说的便是老的小的全都到场。事物的全体受到震动,可见“撼”具有强烈的动感和力度。“震”和“撼”构成“震撼”一词,这是两个动词的组合,更是两种力量的组合。这是顺理成章的。

“憾”也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竖心旁,表示这个字和心理活动有关。什么是“憾”呢?古代字书《玉篇》的解释是:“憾,恨也。”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恨”字不是仇恨、痛恨的“恨”,而是心中有所缺失。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有点“郁闷”。白居易《长恨歌》的最后两句便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这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闲愁,是一种思之即来、挥之不去的遗憾。辛弃疾笔下不是也有“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豪言吗?“恨”也是“憾”的意思。总之,“撼”是外动于物,“憾”是内感于心,它们在字义上有明显的区别。“震撼”珠联璧合,“震憾”则扞格不通。

“震撼”是一个常用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还会不断出现令人震撼的事情。但是不要再把“震”“憾”拉郎配,来震撼我们的眼球。

猜你喜欢

宋史用字大词典
孝母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辽代避讳用字“元”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