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于深夜

2009-10-28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激情月光青春

李 妍

夜,深夜,万家灯火已熄。唯台灯一盏,漂白了四壁。

伏于桌前,奋笔疾书,眼睛干涩酸胀。望窗外,千里无云,天空透着一种缥缈的光影。顿时欣然,遂置笔朝小院走去。

四下一片阒然。只见皓月当空,夜色也有些淡薄,几颗疏星零散地分布在天际,寥落得没有光芒。只有月光,恰如汩汩的流水,带着清澈的光辉淌在地上,于是房屋树藤的影子落了下来,重叠交错着,一种凝然不动的感觉。

忽然漫想起来:月亮能借太阳光从而“月光如水水如天”,大鹏能借风起从而“扶摇直上九万里”;孔夫子望着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李贺亦喝着酒作出“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决然。他们将所见之景信手拈来,流传下了优美深邃的千古名句。而我,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看客,看过即罢。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在这样的清净空灵中,不由的想起了曾经想要正本清源从零开始的自己,想要发光发亮信心百倍的自己。是什么时候,这些都成了“曾经想要的”呢。时间就像一条平缓流淌的河,慢慢地侵蚀了梦想的荣光。

如今的自己,是多么的百无聊赖。因懒惰而厌倦学业,整日和朋友们东游西荡,彼此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乐此不疲地看一些悲情的影视剧,听一些蓝色忧伤的轻音乐并沉湎其中,会因为草叶的枯黄而害怕秋冬的肃杀,会抱怨时间的无聊而有时又喟叹流失了那么多的时光。日子过得既恣意又无奈。

有人说,你别再站在那个老地方呐喊了,声势再大也没有用。这个人是我的旧时好友,就读于一所重点学校,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见面了,某一天突然在街上遇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携手走着,聊着一些过往。我看着她,几乎没什么改变,只不过言谈中有了一股从容的自信。后来,她给我写信:

“年少的我们总是茫然,心智尚不成熟,却已经学会了去窥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经历过的事以及感悟,去评判这个世界,得出了悲戚的结论:这个世界纷繁杂芜,我们并不是凤毛麟角,而只是个细微的部分,渺小的存在。世界甚至不曾注意到我们。但彼时的心绪终究会在不断成长的年华中消散。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只是满心的委屈得不到发泄而已。到那时,我们面对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光阴的故事,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宠辱不惊。”

“但这样的转变得要多久,这中间又会发生多少未可知晓的事。所以,如果你不想再这样,请你朴素一些,安之若素地生活。”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感觉平日囤积在心里的困惑正逐渐瓦解——青春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咎由自取的转圜。我不想再无所事事的过下去,不想再被那些无端的情绪所操控,有什么用呢,又写不出文豪诗人的文章。还不如抓紧现在,把握时间,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经常想着自己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是会生活在日新月异繁弦急管的繁华里,还是挣扎于起早贪黑奔波操劳的忙碌中。在这如水的月光下,都市里还会有人在灯红酒绿的热闹里,有人仍在房间疲惫的工作,有人已经安然入睡。我就在这里,伫立着,谈不上是思考,只是心里倏忽有了一股暗涌,一股冲劲,一种力量。人,不应该踟躇徘徊,不敢向前。我对自己说:年华易逝,理应珍惜。从今以后,要对自己负责,就当是为了以后的生活。

周遭清景无限,我身披一片月光满怀一腔激情,回到书房写下了关于深夜里的感想。

学校:湖北来凤县第一中学

导师:杨 剑

点评:作者通过深夜的所思所感写出了青春少年的激情与彷徨和对人生的思索。文中的景物描写既烘托了人物心情,又给读者呈现出宁静的画面之美。一句“人,不应该踟蹰徘徊,不敢向前。”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无畏追求,同时警醒读者年华易逝、要珍惜人生,有股催人奋进的力量。不足之处是语言有几处不够凝练。(杨玉琴)

猜你喜欢

激情月光青春
中秋的月光
月光碎落了
月光改变了我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