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的中国杂志(下)
2009-10-28王一粟
王一粟
社会化媒体咄咄逼人
随着Web2.0的勃兴,博客、微博客、播客、RSS、SNS、WIKI等产物的出现也进一步对传统杂志业造成冲击。
由于历史发展的错位和版权保护意识的薄弱,中国至今都没有出现成熟的“稿件托拉斯”机制。专栏作家并不能在为传统的报刊杂志的写作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收入。专栏作家作为现代印刷媒体的重要构成环节也越来越趋向于将平台转移到个人博客系统上来。著名的专栏作家连岳就曾经表示,倾向于将自己的文字搬上互联网平台。不过传统互联网写作的赢利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优化广告投放的精确度、培养用户的付费阅读习惯、分众广告的投放效率等议题还值得进一步关注。
另一方面,中国还出现了大量由出色的媒体从业人员开设的博客。他们往往将博客作为文字工作的自留地,成为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想要发表但却遇到阻碍的文章的理想去处。
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个体接入互联网的成本,并将“公民记者”带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公民记者是指独立于任何新闻机构,以个体力量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公民。公民记者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人才体系的挑战,更是对新闻的采编模式的颠覆(尤其是突发新闻)。在传统媒体的讯息发布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关人”对最后资讯的发布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而公民记者在发布新闻的过程中几乎可以将把关人的影响完全忽略,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新闻的生产周期并使新闻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这种带有个人风格的新闻报道正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美国新闻界叱咤风云的Drudge Report就被认为是早期公民记者的雏形。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诸如周曙光、北风、老虎庙等一批出色的公民记者。这些公民记者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较而言,具备独立的身份、更大的活动空间以及更为出色的新媒体技术素养。在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事件、瓮安事件的报道当中,我们已经能够见到公民记者带来的惊喜。
社会化媒体还对传统的杂志出版渠道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国内出现了《纵横周刊》(政论类)《读品》(文化类)《思想库报告》(财经类)等基于共享协作理念运作的新型网络杂志。这一类型的杂志往往是由一群对相同领域话题感兴趣的网友相互协作,以网页浏览和邮箱免费订阅为发行模式进行运作。传统的网络杂志曾经被寄予厚望,但终究还是因为赢利模式的不甚理想而郁郁不得志。然而,《纵横周刊》这一类型的新型网络杂志完全基于一个不同的资源补偿模式,并依仗于非商业、运行成本低、编辑扁平化的特点打下了一片新天地。
上文提到的几本网络周刊虽然都是杂志行业的后来者,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都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各自读者的青睐。
与新型网络杂志的运作模式相似的还有活跃在网络上的一些翻译组,如“译言”,豆瓣上的“经济学人中文计划小组”等等。它们也同样致力于将大量国外的优秀杂志内容翻译成中文并进行推广。
如何应对冲击
新媒体对杂志业的挑战短期内或许不会是杂志业的灭顶之灾,但也足以让其陷入一个相当难堪的境地。主动求变比被动应变对于中国杂志业而言会是更好的选择。
来势汹涌的美国报业危机已经将不少老牌报业集团打了个措手不及,尽管新媒体对杂志业的冲击会比对报业的冲击来得慢一些,但不论如何,沉浸在眼前的自足情绪当中肯定是危险的。当下的国内杂志在建立新媒体平台时如果仅仅是像过去一样建立一个简单官方网站已经是远远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了——建立数字在线阅读平台、提供电子版杂志下载、提供实时内容订阅、建立读者互动组群和用户信息管理平台及提供相关的衍生服务,只有全方位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综合平台建设才是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王道。
在这一方面,《财经》杂志旗下的财经网,《财经》杂志力图将和财经网共同打造成一个共享“财经”品牌的媒体组合,财经网平台所提供的内容支持、用户体验的流畅度在国内同行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除此之外,目前大多数国内杂志仍然倾向于让新媒体平台作为传统出版物的辅助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出版物的的销售量而考虑的。然而在面对整个杂志业面对新媒体冲击还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是否可以转换一下思路,让杂志产品作为整个新媒体组合策略中的一个环节呢?上海文广的《第一财经周刊》和凤凰的《凤凰周刊》的运作大体上就是以这种思路为导向并取得不错的成效。我认为这种多元组合的经营策略更有可能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局。
如同Appie的iTunes给唱片工业带来的惊喜一样,Amazon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或许也会在将来的纸媒业中重复这样的惊喜。寻找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对杂志业而言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杂志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加自由、开放、透明的市场空间。在杂志业与体制的博弈中,坚持理想,哪怕是一毫米一毫米的前进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