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发明被多国模仿 市场经济也同样适用

2009-10-28

环球时报 2009-10-28
关键词:五年计划苏联印度

“五年计划”帮新兴国家治国

本报驻俄罗斯、美国、印度记者 焦东建 陆洲 王磊 本报记者 刘扬

从82年前的10月苏联开始制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数十个“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以及印度、韩国、埃及、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实施了上百个形形色色的五年计划。中国社科院学者闻一肯定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和苏联国力的强大都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飞的。”为鼓励或庆祝头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或成功完成,中国还曾专门出过多套纪念邮票。苏联解体后,中国继续成功实施五年计划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订“时间表”。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五年计划”这个听上去颇有计划经济味道的词已经与百姓生活产生了距离,但作为“中国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年计划”这种对国家经济发展进行规划的管理方式正在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五年计划在多国实施

“五年计划”属于苏联的一大“发明”。早在1927年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0周年之际,为尽快实现全苏工业化,促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苏联一大批骨干经济学家在斯大林亲自倡导和指导下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很快开始的苏联版“一五”主要任务是“把一个依赖进口机器设备的苏联,变成一个自行生产机器设备的苏联”。在这一时期,苏联兴建了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莫斯科汽车制造厂、高尔基汽车制造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乌克兰克拉马托尔斯克重型机械制造厂、戈尔洛夫卡机器制造厂等,使全苏机械生产总量提高了3-4倍。苏联学者曾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有所诟病。比如拖拉机制造厂表面上是既生产民用拖拉机又生产军用坦克,但使用是单向的,都倾向于军事国防。“先强国、再富民”的发展指向让当时的苏联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也造成苏联此后轻重工业发展不均衡。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设为苏联赢得卫国战争打下了基础。1991年苏联解体前,先后制定和实施了10多个五年计划。此后,俄各部委依然出台适合本部门发展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但1991年至1995年的五年计划被认为是“国家科学发展最糟糕的时期”。

“‘五年计划的国际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五年计划不仅是苏联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斯大林曾对苏联“一五”做了这样的评价。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朝鲜最早的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始于1957年,为了完成五年计划,朝鲜劳动党还向人民发出了“最大限度的增产节约和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奔驰”的号召。

上世纪60年代初,还没有南北统一的越南也照搬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北方地区自1961-1965年实施展开第一个五年计划。直到1976年国家统一后,越南才开始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两个五年计划之间相距了10多年。但越南版的“二五”,因为南北经济融合、与邻国发生冲突等各种原因,被越南人认为“遭到惨败”。此后,越南又实行了多个五年计划来发展国家经济。

五年计划并非只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专利。有意思的是,印度的“一五”始于1951年,比中国的“一五”还早,目前已推行了11个五年经济发展规划。这期间,尽管有些计划没有完成,但还是帮助印度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金砖四国”之一,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从1962年起,韩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七个五年计划(1992~1996),韩国的人均GNP已经达到7000美元,创造了被全球经济学家称为“汉江奇迹”、“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直到“七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有31年历史的“韩国版”五年计划才被新上台的金泳三政府用“新经济计划”取代。在亚洲,还有被称为“亚洲四小虎”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实施过五年计划,到2010年马来西亚将完成第九个五年计划。上世纪80年代,五年计划的模式又出现在中东的埃及等国。

中国人没忘苏联帮助“一五”

无论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五年计划”,还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五年计划”,在美国高校的经济教材中都被当成课题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巴里·诺顿,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在他编著的《中国经济》教材中有这样的观点:由于当时的新中国还是一个没有大规模经济规划经验的国家,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诺顿形象地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只有一半是在北京描绘出来的,而另一半是在莫斯科。

亲身经历了上世纪中苏友好、具有50年革命和工作经验的俄罗斯大律师斯捷潘·奥尔尚斯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中国“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大型钢铁、有色冶金、煤矿、石油、重型机械、拖拉机制造、化工、电力等诸多方面。当时苏联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国力增长,在1949-1959年期间,苏联曾向中国派出大批专家,并提供中国当时还无法生产的大量机器设备,中国向苏联派出留学生1万名。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说,学术界公认我国“一五”制定得非常科学,让人印象很深,这与苏联帮助有很大关系。中国此后在制定“二五”、“三五”上不够科学,在执行上随意性比较大,因此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印度政策选择方案研究中心负责人莫汉·古鲁斯瓦米在谈到印度和中国五年发展计划的异同时也表示:“两国前后脚建国,但不同的是,中国当时处于前苏联阵营,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而印度则选择了中立道路,这使得印度几乎无法获得西方或是苏联阵营的支持。当时的印度在大国间没有朋友,斯大林本人对印度的态度也不友好。当时的中国与印度都选择了计划经济作为其经济发展模式,但中国制定的五年计划明显比印度的要宏大。印度前两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建造农田灌溉系统,这是因为印度当时还是个粮食短缺的国家。而中国选择了苏联的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

中国五年计划受关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而今俄罗斯应该在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和记者谈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几个五年计划时,斯捷潘·奥尔尚斯基说得很诚恳。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秩序的国家,中国式五年计划的确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俄著名经济学博士卡尔卢索夫曾在《世界与各民族经济》杂志2009年第一期发表文章说,在完成“十一五”后,“中国正在解决一个事关威信的赶超问题”,“中国将会在国内总产值积累方面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

谈到中国的“十一五”,美国的诺顿教授认为,计划中“已没有发展某个特定产业的具体计划,设定的量化指标也比较少”,这个转变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把市场机制当成国民经济运行的既定宏观环境,而不再试图用政府计划来指引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程恩富则强调,每个五年计划都要有灵魂,一个好的计划不仅是一个面,更要有突出的点,就像“十一五”的灵魂就是自主创新。他认为,中国在这方面也吃过亏,曾因为希望通过和麦道公司合作而延误了大飞机的发展计划,让自己已经准备上马的项目被搁置。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中国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尽管目前中国的市场和计划结合得还不是完美无缺,但确实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说,经济发展中制定五年计划就很有效。有个五年计划就像走路时有了目标,可以更清晰地规划一些大项目。而英国就没有这样的计划,每年只能靠预算来规划,效果就差很多”。据记者了解,英国政府也在一些领域推动类似于五年计划的中长期规划。如名为“可持续社区:所有人的家园”的五年计划。目前,英国人均住房面积为85平方米,因为房价上涨,有30%的英国无房户买不起住房。

一些学者认为,实际上,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避嫌,就根据一任总统的任期时间长短改叫四年计划或六年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闻一认为,关键问题不在计划的时间长短,而是要将计划的预见性与操作的可调控性结合起来。像苏联当时的计划多是指令性的,不可调控的,有时不仅违反了市场规律,也违反了人力可被开发的极限。▲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苏联印度
武装保护苏联
如果可以去印度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最高警察
从五年计划发展历程看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