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斯”还是“飞鸟”?

2009-10-28陈应明

航空知识 2009年10期
关键词:摩斯弗罗教练机

龙 阳 陈应明 张 维

最近有不少文章回忆红军和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艰难历程,其中对红军拥有的第二架飞机“马克思号”也进行了一番挖掘。《广州日报》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199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红军攻打漳州的经过。谈到在打下漳州之后,红军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是乘飞机从漳州飞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汇报战况的。当时有人还对他说,你怎么冒冒失失的,也不知道那个飞行员技术可靠不可靠就飞回去了?

可是,“红米饭,南瓜汤”的红军哪儿来的飞机呢?当然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实际上红军早在1930年就开始拥有飞机。当年2月,鄂豫皖红军在宣化店缴获因故障迫降的国民党空军飞机一架,飞行员龙文光被俘加入红军。这架沃特V-65C型“可塞”式侦察机修复后被命名为“列宁号”,是红军的第一架飞机,曾参加过攻打黄安等战斗。

然而鄂豫皖和福建远隔千里,聂荣臻乘坐的飞机,显然并非这架列宁号。事实上这架飞机是被命名为“马克思号”的教练轰炸机。这架飞机是红军在漳州作战中缴获的。

和“列宁号”相比,红军中“马克思号”飞机名气没有前者大,但它短暂的一生却颇为传奇,其中有几个难解之谜。

第一个谜,天上飞的飞机怎么会被地上跑的红军缴获呢?

根据记载,攻打漳州之战发生在1932年4月。12日,红军攻克漳州外围龙岩。由于红军行动神速,国民党军匆忙派出一架飞机前来侦察。当该机飞经红33团宿营地上空时,副团长陈冬生架起机枪打了一梭子弹,飞机中弹摇摇晃晃地飞走了。有趣的是,20日红军占领漳州,陈冬生带领部队进入桥南机场的时候,却发现被他击伤的这架飞机正停在那里,机身有弹孔,座舱里还有血迹!

不久这架飞机加入人民军队,红军官兵将该机命名为“马克思号”。

“马克思号”飞机的第二个谜是:在国民党空军的档案中,找不到这架“马克思号”飞机被俘的记录。它是属于哪个部队的,为何被放弃呢?

经过仔细查证,原来这架飞机是福建军阀张贞所部使用的。张贞,诏安县人,福建军阀,红军进攻漳州时担任“福建省剿匪司令部司令”,兼49师师长,还兼着闽南航空处处长。他在闽南辖区征收飞机税七十万元,先后从国外买进五架飞机。这架后来的“马克思号”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根据资料,红军在桥南机场缴获的飞机,一共有两架。“马克思号”到底是其中哪一架呢?

在《聂荣臻传》中提到,漳州两架被俘的飞机,一架能飞,一架不能飞,红军只把能飞的那架飞机带走了,另一架命运不详,估计是撤离时被破坏。

缴获一架飞机在当时的红军军中是件大事,苏区特意在瑞金抢修了一条简易跑道。此后还在长汀公园展出过这架飞机。

由于缺少备件,这架“马克思号”飞机在执行了一段时间的任务后终于寿终正寝,为了避免它落入国民党军手中,红军不得不将其销毁。

除了《广州日报》,还有其他不少文章也记述过“马克思号”的故事,包括这架飞机被修复之后,由一名学过飞行的红军干部驾驶这架飞机,在漳州上空撒下了五颜六色的传单。会场上群情激奋,爆发出一片欢呼声等等。

很多资料都称“马克思号”是德·哈维兰D.H.60“蛾”式飞机,或者按照音译为“摩斯”式飞机。该系列的飞机确实在我国使用过,而且有D.H.60G“蛾”式(100马力Gispy发动机)、D.H.60M“蛾”式飞机(封闭座舱)、D.H.60T“蛾”式(120马力Gispy II发动机)、D.H.60GⅢ“蛾”式飞机(130马力Gispy Major发动机)等多种型号。这些飞机不仅在军队使用,民航部门和航空学校也使用过不少。

根据林彪和聂荣臻站在飞机前的合影上不难看出,他们身后的飞机的确是一架小型双翼教练机,似乎就是德·哈维兰D.H.60“蛾”式飞机,但该机与“蛾”式之间有一点差别。因为D.H.60系列的主起落架由比较复杂的结构组成,其中主支柱直接连接在机身上,但照片上飞机的起落架系统比较简单,由三根支柱组成,其中主支柱穿过机翼,与机身侧面连接。另外两根支柱则直接连接在机身上,与D.H.60“蛾”式飞机的起落架结构有着明显不同。除了起落架之外,发动机罩形状以及冷却空气进口的形状与位置也与D.H.60“蛾”式飞机有所差异,所以该机应该不是D.H.60“蛾”式飞机。如果不是“蛾”,那该机究竟是什么型号呢?

首先,由于该机是1932年在福建被缴获的,因此可以推测该机很可能是福建政府采购的飞机,而1929~1932年间福建政府并没有采购D.H.60“蛾”式飞机的记录。但另外一种与“蛾”式飞机外形相似的飞机却被福建政府大量采用,甚至还有仿制的记录。

1929年1月,阿弗罗公司通过其在远东的代理商将10架594型“飞鸟”IV式教练机销售给广东的客户。这些飞机装备90马力的“卷云”Ⅲ型发动机,出厂序列号为207~216。

1922至1925年间,由原福建地方政府派陈文麟前往德国学习军事教育,后转入德国汉堡飞行学校学习飞行至毕业。1928年回到厦门,后又被福建政府海军部派去英国采购阿弗罗594型“飞鸟”式教练机(Avro 594 Avian IV,又译为“阿维安”式)首批4架(序列号217~220),其中220号飞机被重新注册为X-CRIA的飞机被命名为“厦门”号。1929年3月l 3日,陈文麟同丹麦飞行员驾驶该机自英国起飞,分段飞行返国,途中经过德国、比利时、法国、希腊、伊朗、印度、泰国、越南等地,于5月12日回到厦门,全程约一万余千米,是创造中国长途飞行记录的第一人,陈文麟回国后任海军部厦门海军航空处处长。

由于陈文麟的成功飞行,阿弗罗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工作非常顺利,不止是军方,在香港的飞行俱乐部也大量采购了阿弗罗系列飞教练机。而福建政府后来继续向阿弗罗采购改进型的616型“飞鸟”IVM型飞机,这种飞机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后机身也进行了加强,但基本外形与594型差别不大。此外,阿弗罗公司还出售了6套机枪安装架给福建。

福建政府装备了阿弗罗教练机之后,除了进行训练之外,还执行侦察和简单的轰炸任务,在数次与其他地方军阀的斗争中都曾少量使用,在与红军的作战中也出动过。根据照片,可以看出阿弗罗594型或616型“飞鸟”式教练机的起落架的布局以及发动机罩的外形与照片上的飞机完全一致。再加上对福建地方航空历史的简单考证,不难得出该机不是传说中的“摩斯”飞机,而是“飞鸟”式教练机。

责任编辑:伟翼

猜你喜欢

摩斯弗罗教练机
福尔摩斯探案集
英国Aerospace Hawk 60系列教练机(红箭飞行表演队涂装)
福尔摩斯探案集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翱翔全球的K8教练机
破茧
他们用一种“冒险”的方式寻找爱
——《弗罗拉和尤利西斯的光明冒险》导读
摩斯密码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