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俄)军贸与人民空军装备发展
2009-10-28徐焰
徐 焰
今年是人民空军建军60周年,回顾这一个甲子空军装备发展的历程,从建军之初的202名飞行员,仅有的159架军用飞机,从当年的弱小单一到如今的强大多元,已非彼时。要想建立强大的空军,发展自己的先进装备只能靠自己,依靠别人总是被动的,时不时会被别人卡住脖子。
展开60年人民空军成长发展的画卷,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引进苏(俄)装备并加以消化、吸收并创新的历史。全国解放初期,人民空军的装备一度达到或接近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这一跨越式发展虽主要归功于中国军民自身的努力,也与苏联提供帮助密不可分。不过从斯大林至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华军援,都掺杂着其本国战略利益乃至政治斗争需求,中间几经曲折,中苏关系的演变对新中国空军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战机军贸甚至成了双方关系的一个晴雨表。这些复杂的因素,使中国人在多年间对苏联恩怨交织,既怀有感谢和友情,也留下过不快和苦涩。今天的人们追溯这段历史,也有助于深刻认识空军建设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斯大林援华多用旧品
旧中国是一个缺乏工业基础的农业国,国内所用飞机一直依靠进口,国民党空军在抗战初期也曾引进苏联的伊一16战斗机作为空军的主力战机。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于1946年开始在东北筹建航校,却因解放区条件极度困难,航校建设仅仅停留在训练少量飞行人员的阶段。在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只是秘密和有限地向中共方面转交了部分日本遗留的武器,直至1949年夏季,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之际,斯大林才同意以军贸形式向我空军提供飞机。
1949年春季渡江战役结束后,鉴于蒋介石的大本营已迁到台湾,中央军委开始研究下一步的渡海作战问题,为此准备突击建设空军。同年7月10日,毛泽东致信周恩来提出设想:“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和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学习6至8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飞机,组成一支攻击部队”。根据这一要求,7月26日中共中央致电正在苏联访问的刘少奇,要他向斯大林提出这一问题。攻日刘少奇即向斯大林转达了这一意向,提出希望购买200架左右的飞机并请代训飞行员。斯大林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并慷慨地答应愿提供“最先进的飞机”。
鉴于斯大林的表态,中共中央内定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于8月间率团前往莫斯科谈判。他们参观苏联空军时,看到同年刚装备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便发出询问,苏方人员却连性能都不相告。接着,苏联空军送来供货单,上面只有二次大战末期研制的拉-11活塞式战斗机。中方当即表示不满,不过他们却从中发现斯大林已让人修改了与刘少奇会谈的记录,把我方希望提供“最先进”飞机的表述改成“先进”,这一字之差显然是斯大林一时高兴做出承诺之后又反悔。当时,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既不完全信任,又要表示支持,这种两面思想和政策造成了只供给我方落后武器的结局。
尽管,苏方吹嘘拉-11性能优于国民党军装备的P-51“野马”战斗机,刘亚楼等人却明白这二款机型至多只是空战水平相近,但论航程和对地攻击拉-11相对落后。不过迫于当时的条件,苏联是唯一能向我们提供装
备供应的来源,新建的人民空军还是接受了几百架拉-11,除训练外还组建了最早的航空兵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动员中国参战时又提出保证向我们供应所需武器。同年10月志愿军入朝后,双方谈妥中国接受的武器以出厂价五折记账(苏方称为“共同负担”援朝),可算作对华货款,同时苏方还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以帮助中国建设兵工厂最终达到自行生产。截至1954年,中国用苏制武器和仿制品装备了106个步兵师、18个地面炮兵师、8个高炮师、3个坦克师和23个航空兵师。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对华供应的陆军装备基本为二次大战中用过的旧品,开始提供的战斗机也多属准备淘汰的米格-9战斗机。1950年10月至翌年5月,在苏军提供的7个空军师装备中,仅1个师是米格-15,6个师是米格-9。米格-9作为1946年苏联研制的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性能不稳定,作战半径仅200千米左右,只生产了500余架,苏联将其中的369架卖给了中国。中国空军领导人向苏联顾问提出疑问:该机难以同美军的F-80和F-84交锋,更谈不上打F-86。而对方竟以扣政治帽子的方式说:“你们敢怀疑社会主义苏联生产的飞机的优越性?”空军参谋长王秉璋为此还同苏方闹得拍了桌子。
由于“外事无小事”,这一矛盾马上反映到莫斯科。斯大林考虑到两国关系大局,于1951年5月22和26日两次致电向毛泽东致歉,并说为弥补办事人员的“错误”,无偿赠送372架米格-15。1952年10月,苏方又将60架现役的最新式的伊尔-28轻型喷气式轰炸机卖给中国。不过同年苏军装备了米格-17,却未向中国提供,只供给改进的米格-15比斯型。
苏方在提供先进空军装备的同时,仍不忘推销旧货。他们于1952年建议中国再买120架图-4重型轰炸机,价值2亿美元(此价在当时可购3000架米格-15)。该机是苏联在二次大战期间扣留美国迫降其境内的B-29轰炸机后“克隆”出来的,载弹量虽达7吨,而时速仅550千米。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认为,进入超声速喷气飞机时代后,这完全是过时和几乎无用之物,苏联这样做,是一种商人式的推销商品,而不是帮助兄弟国家应有的态度。考虑到培训远程轰炸机飞行员之需,中国只买了10架。因其作战半径可达4000千米,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平叛时才发挥作用。其中一架后来曾改装成预警机,目前陈列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苏联帮助解放军建设空军时,虽出现过一些不快,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一帮助对白手起家的中国人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援助。斯大林对华的最大援助,是同意帮助建设141项重点工程。1954年赫鲁晓夫又追加15项,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著名的“156项”。其中包括陆海空三军各种主战装备的制造厂,其中飞机制造厂又是重中之重,这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和空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赫鲁晓夫为何提升援华武器质量
真正了解中苏交往历史的人可以发现,在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对华提供援助最多、援助水平最高的人是赫鲁晓夫。他除了在核技术、导弹技术方面的对华援助有重大突破外,也提供了新型作战飞机及其技术方面的援助,当然这些援助都带有重要的政治考虑。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进入名为“集体领导”时期。同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共第一书记。由
于其刚刚上任,在其党内地位不稳,且在国外不受尊崇,急于寻找表现机会,因此抓住对华援助大捞了一下政治资本。正好可借助刚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的新中国支持,对华援助特别是军援一度便有了质的提升。据俄罗斯前些年解密的档案证实,1954年秋,赫鲁晓夫访华前主持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带什么“礼物”时,便不顾伏罗希洛夫等人反对,决定全面提升援华质量并扩大范围,并说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人真正感受到友谊并做出回报。
1954年新中国国庆5周年前夕,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来华,以谦恭的态度对待毛泽东,主动提出交还旅顺基地和废除斯大林时代一些不平等的协定,承诺增加对华援助项目并供给先进装备。同年11月起,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米格-17样品及全套资料,我国于1956年仿制成功,命名为歼5歼击机。1958年,苏联又对华提供了米格-19的生产技术,中国仿制成歼6。
赫鲁晓夫时代对中国最大的一项战略援助,是核技术和导弹技术的援助。1957年夏天苏共出现党内危机时,赫鲁晓夫为求得毛泽东对他的支持,而表示愿意提供核技术援助。1957年10月,中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样品和生产技术。1958年苏联投产米格-21型战斗机并开始装备部队,也同意对华提供。然而同年毛泽东同赫鲁晓夫在“长波电台”和“联合(潜艇)舰队”问题上发生争吵,翌年苏方便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提供米格-21也一度不再提起。
1960年7月,赫鲁晓夫突然通知中国方面,决定撤退在华专家,中断大多数合同,以此施加政治压力。中共中央却未向其低头,并开始了“反修”斗争。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还表示,为“争口气”要提前把欠账还清。赫鲁晓夫鉴于同美国对峙仍想争取中国支持,以同年11月刘少奇访苏为契机,又做出缓和姿态。随后苏方主动提出,中国可推迟还债,愿借给i00万吨粮食(后中方未接受)。1961年2月赫鲁晓夫致信中共中央,愿意提供米格-21及其生产技术。鉴于苏方有缓和表示,同年3月间中共中央派遣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苏,签订了购买12架米格-21并引进全套生产技术资料的协定。
中苏关系又一度有了好转,但很快又因1961年秋苏共二十二大在评价斯大林和对待阿尔巴尼亚问题上再生严重分歧,由此两国分道扬镳走向不可扭转的全面对立趋势。1962年11月,苏联以古巴导弹危机时中国对其不予支持反而影射抨击为由,在米格-21的技术资料还未最后交齐时停止这一援助项目,对华军事帮助就此完全停止。事实证明,军贸作为国家政治关系最敏感的项目,中苏政治关系的恶化导致了军贸彻底中断,后来两国还出现了由亲变仇的悲剧。
三十年曲折后的转机
1962年之后十几年间,中国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以很长时间消化此前接受的苏联装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力更生发展武器装备。中国技术人员通过摸索,掌握了米格-21的技术,于1967年研制定型歼7并投产,在后来的几十年内又将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系列。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这20多年中,世界发达的空军强国装备的战斗机已经进入了战后第三代阶段。中国军机研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长期在一代机的改进型和二代机的研制上缓缓前进,军机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装备发展在苏援中断后出现长期的徘徊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底子薄,又受政治运动冲击走了弯路。旧中国没有航空工业及其相应的技术基础,解放后国内军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长期只限于引进对苏联飞机的了解,单是消化米格机技术和完成仿制便用了十几年。如仿制由第二代战机米格-21所定型的国产歼7,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达到了苏联早期飞机的水平。从1963年上马自己研制的歼8,经过20年时间技术仍不过关,尤其是航电和火控系统的薄弱环节一直仅局限于国内技术,因此迟迟无法解决。1985年,中国利用此前同美国合作的关系,谈妥由美方提供技术支援和电子设备改进歼8 Ⅱ的“和平卫士”计划。然而此时美国对华和对苏战略已有改变,并不想帮助中国空军提升战力,经4年拖延后又利用1989年6月实行的“制裁”将这一项目终止。此时中国空军战斗机虽有数千架,却大多仍是仅具有苏联20世纪50年代水平的歼6(仿米格-19)。
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使制空权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中国空军先进战机的长期断档,造成了头顶蓝天防卫无力的严峻局面,使许多领导人急切地要求改变这一现状。1989年,当中美关系出现恶化之际,中苏关系恢复了正常化。戈尔巴乔夫访华4个月后,1989年9月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在《红星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愿向中国出售包括米格-29在内的装备。翌年4月,我国总理李鹏访问苏联,双方正式签署合作纪要,经过“盟友一冤家一再做朋友”这一演变过程的中苏两国重新开始军贸往来,此后还成为中俄关系的重要纽带。
1990年9月,相隔29年后中国空军代表团再访莫斯科,在库宾卡基地观看了第三代轻型战斗机米格-29的飞行表演。苏方本想对华出售已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出口的米格-29,该机型主要适于国土防空。中国军方却远见卓识地认识到战斗机需要攻防兼备的大趋势,看中了前一年刚在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苏-27。苏联领导人经过一个多月考虑,才让中方人员参观了过去从未外售过的苏-27,随即又达成了出售协议。苏方有此破格之举,是出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本国经济困难两方面的原因,既想在刚恢复正常关系时多表现出一些友善,同时也是为面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军工界扩大出口。
售给中国苏-27战斗机时,苏联军方毕竟有些不放心,根据其对普通国家军售的惯例采取了“缩水”处理。尽管如此,当首批苏-27战斗机于1992年飞到中国时,还是让中国空军和国内航空界科技人员感到大开眼界,对国内当时正在研制的新型战机也提供了一些借鉴。
苏联解体后的八九年间,俄罗斯军工界陷入了空前的惨淡状态,本国空军订购量由过去每年成千架降到最低只有7架,航空界开工只有靠出口维持。东欧巨变和冷战结束,又使俄罗斯在国外的传统市场基本丧失,中国成为俄罗斯战机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最主要客户。苏霍伊公司的负责人后来在内部承认,主要是靠中国的订货,才在20世纪90年代救活了公司。
依靠外援总会被卡脖子
中国在十几年间引进苏-27战机及其制造技术之举,在军贸和装备发展领域中创造了中俄两国“双赢”的范例。航空技术长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人民空军,就此获得了国际上较先进的装备,装备有了“跨代”发展。俄罗斯军工业不仅注入了振兴的资金,在国际舞台上也加强了中俄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当然,一向强调独立自主的中国不能在关键领域长期依赖和受制于他人,引进苏霍伊战机的同时又努力开发歼10战斗机,自研水平的提升又促使俄罗斯不能不一再提高对华出售武器的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从而达到了良性互动。
客观地回顾中苏恩怨交织和新中国空军的创建发展历史,在引发诸多感慨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像中国这样一个原无工业基础的大国,想尽快在空军建设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引进和购买友好国家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消化吸收他人的技术并有所创新发展。通过中苏军贸往来的过程人们也可以看到,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在对外提供航空装备技术时,出售成品相对比较爽快,提供制造技术则限制较多,对飞机设计方面的成果则很少提供。事实证明,任何国家都不会把最先进的武器提供给他人,中国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空军,最根本的保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责任编辑:京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