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合作标本
2009-10-27
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的案例实际上也得到了中澳两国政府的认可及大力支持。就在3月27日吉利收购DSI的签约仪式上,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新南威尔士州部长等中澳两国政府官员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澳大利亚虽然整车生产规模不大,但其零部件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非常具有竞争力,是全世界具备现代化汽车生产能力的15个国家之一,拥有从设计、开发、生产汽车的实力。但是随着欧美汽车产业的持续低迷,澳大利亚的零部件产业也受到了波及,DSI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澳大利亚的汽车零部件也急需开拓新的市场,发展迅速的中国是其看重的突破口之一。
这些新的变化也给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商务专员金世理(Ivan Kinsella)的工作带来新的内容,他成为联络中澳两国汽车行业合作的牵线人之一。
金世理是个中国通,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的汽车企业也是如数家珍,他倒对于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并不十分担心。
在接受《汽车观察》杂志专访时,他表示,DSI在澳大利亚是一个个案,不过其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这也是吉利看好DSI的重要原因。他们希望作为中国主要的自主品牌之一的吉利,能很快接手DSI并掌握其技术,他们也很看好这个合作。
当然,在中外的合作中,最难的往往在于文化的融合和人的磨合。对此,金世理认为中澳两国的情况较为特殊。
他举了个例子,今年他去芜湖的奇瑞,遇到一个项目经理,他是很多年前移民澳大利亚的一位大学副教授,因为有一些在奇瑞工作的同学邀请他加入他们的团队,所以他现在就回来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在文化上的一些冲突。
其实,在澳大利亚除了有很多华人移民,在大学里面也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澳大利亚全国的大学生有一百万,来自中国大陆的就有12万左右,占全国大学生的12%,可以看到两国的来往已经非常频繁,所以在文化上的交流会越来越顺畅。因此。熟悉中澳文化的人才可以在企业的合作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因此,他们希望吉利与DSI的合作能成为一个收购的标本,进一步扩大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
事实上,除了像金世理这样的驻华商务参赞在为中澳两国的汽车领域合作忙碌之外,澳大利亚政府的官员也开始亲自上阵,频频访华。
7月10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部长Simon Crean与“创新部长、工业科学与研究部长Kim Carr为推进中澳汽车工业领域合作专门对华进行访问,他们分别走访了上汽、奇瑞和江淮、东风和吉利,并在零部件研发方面达成了一些框架协议。同时他们还表达了在汽车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领域进一步与中国加强合作关系的愿望。
DSI大股东说:欢迎中国吉利!
澳大利亚政府官员说:欢迎中国的吉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