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曲:DSI的中国缘分

2009-10-27

汽车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双龙变速器吉利

“王律师是收购DSI过程中的一位参与者。2009年1月,春节前夕,经三方同意,他飞往杭州,将一些重要资料提供给吉利汽车高层,代表第一大股东洽谈收购DSI事宜。”

——白先生(DSI中国大股东)

四年前,上汽与南京争购韩国双龙汽车时,白先生正在着手成为DSI的最大股东,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桩当时引发诸多争议的中国汽车海外并购案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DSI的未来。

这位一直致力于把世界最先进汽车变速器技术引进中国的中国人,虽然在业界也有着中国自动变速器先驱的美誉,但是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他依然选择低调。

四年后,白先生坐在一间普通的写字楼里接受《汽车观察》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变及DSI被中国吉利汽车收购的情形,依然有些唏嘘不已。

默默耕耘

作为澳洲独立变速器生产企业DSI中国地区总代理,白先生并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这个最老牌动变速器公司的最大股东。

因为长期从事DSI产品的代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白先生越来越感受到了中国汽车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上的受制于人,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广阔空间,让白先生觉得这种局面的出现太不正常,于是,他想到了首先从自己熟悉的变速器上去改变这种状态。

“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觉得中国人应该争一口气。”面对《汽车观察》记者对其动机的质询,白先生的回答朴实却又让人无可辩驳。“现在来想,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零部件上要取得突破,无非只有五种方式:自主科研、引进、挖人、收购、盗取。”

以一种什么样的途径把自动变速器纳入中国汽车产业版图,白先生开始了长时间的思考。在他看来,自主研发无可厚非,但是却成效甚微;引进也是外方控股,中方掏钱当小股东,替人打工,还要防止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竞争。偶有出售技术者,大多此技术已被国外淘汰;挖人似乎看来可行,但即便挖来一两个顶尖人才,由于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成功;而盗取更是不可为也不可能。

于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推广DSI的产品时,白先生和他的团队开始有意无意的形成了一个构想,日后联系一家或多家中国汽车整车厂去控股或者收购DSI。此间,他也和国内众多汽车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包括对DSI产品需求最为迫切的长城汽车,白先生与之开始了长时间的合作。

“但是,这桩看起来不错的交易被破坏掉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尽管语气也有些轻描淡写,但是对于DSI和长城最终没能结成姻缘,白先生还是很惋惜,而且用了“破坏”两个字。

其实,翻开DSI的主要客户表和产品目录,长城汽车收购DSI似乎也和合适,也很天衣无缝。

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原来直属的自动变速器生产企业之一,虽然因为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的变化而获得了独立的身份,但是由于技术基础雄厚,其仍然是世界上最老牌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而其最重要的客户,就是韩国双龙汽车。无独有偶,2005年期间,长城汽车在产品布局上,跟双龙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都专业生产各种SUV车型。

但是这桩看起来很不错的交易最终流产,也让白先生感到无可奈何。这个时候,DSI本身也发生了一系列股权变动,这让白先生觉得不能再等下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

接下来,他只是需要等待一个机会,将整个DSI再次送到中国。

只卖给吉利

这个机会,白先生等待了四年。而导火索,还是双龙。

作为年供应能力20万台的DSI,其一半的供货量要靠双龙来保证。但是双龙汽车工会无休止的罢工,不仅逼退了给其注资30亿元的上汽,也把双龙送到了破产的边缘。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断折腾已经几乎停产的双龙汽车对于白先生和他们的DSI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相对应的是,白先生觉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他更有条件从董事会入手,让其将DSI卖给中国汽车公司,从而实现他一直的夙愿。

“其实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DSI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家因为阴差阳错而不属于任何世界大的汽车集团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因为规模小,注定要被大客户控制,但是现在大客户自顾不暇,所以中国整车厂的机会就来了。”回忆当时的情形,白先生如此表示。

此前,在跟中国各种汽车企业打交道的时候,以长城、吉利为代表的民营汽车企业给白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跟国企此前接触也很密切,但是这个时候,印度的一家企业已经跟DSI在谈判,如果按照中国国企的决策机制和作风,没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桩收购案是不会做决策的。”白先生谈及当时的状况时,对于中国一些汽车企业国企的作风深恶痛绝。

“按照中国一些国企的作风,首先是底下的人要去澳洲考察,大堡礁之类的也是顺便要考察一下的啦,没有半个月,这个考察不会完,然后还有一个漫长的决策过程,这样下来,机会肯定给印度的企业了。”

于是,按照白先生的说法,他选择了主动去联系吉利,他们和吉利汽车已有数年合作谈判,并有了DSI为吉利匹配英国出租车自动变速器项目,私人关系非常好,于是派王律师前往杭州。

“我当时跟吉利的高层讲,敢投资汽车的人都是英雄,既然敢巨额资金建工厂、做车型,赌未来会赢,收购DSI,尽管带来新的资金压力,再投个几亿元,去制造别人造不了的高水平汽车,甚至可以为企业盘活整个负债。”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接下来的一切,如国内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那样,吉利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收购了DSI。

价值

作为以前DSI的最大股东,白先生对于DSI的价值了然于胸。在他给《汽车观察》记者的一份清单上,列举出来的是让人怦然心动的DSI价值直。

除却一些基本的资产之外,对于已经收购了DSI的吉利来说,收购的价值在于DSI已经拥有的技术前景和应用车型范围,包括6速后轮及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7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技术,保证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吉利汽车的变速器配套能力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特别是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技术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内还是空白。

而对于外界对DSI人才流失和技术研发能力减弱的质疑,白先生并没有回避。“我知道他们说的人才流失是指什么,这个并不重要。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DSI在技术开发上的流程,每个技术人员只负责一小块,他不可能一个人掌握所有的技术开发流程。”

一个细节可以说明DSI的价值,白先生对《汽车观察》记者表示,双龙汽车工人罢工的一个理由是上汽偷了双龙的核心技术,包括C200车型及混合动力汽车,而C200车型及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里面,很重要的一项就是DSI专门为双龙研发的自动变速器技术。现在上汽打造的荣威,用的还是5速的变速器,在自主品牌汽车里面已经处于高端位置,而DSI的成熟技术,已经是6速。

但是白先生的眼光显然更长远。对于他来说,一个年产销量已经要突破1000万辆的汽车大市场,每年光自动变速器这一项,所产生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了150亿元(每台利润3000元人民币,50%装自动变速器)。

他希望的是,这150亿元能被中国的企业所赚的,但是现实的状况是,没有一分钱被中国的企业所分享。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入DSI做股东,之后不遗余力的要把DSI卖给中国汽车企业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双龙变速器吉利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一汽马自达6无法行驶
雷克萨斯
美国发行猴年“吉利钱”
不吉利的“红月亮”
矫情变速
新面孔
上汽折戟韩国5亿美元买教训
韩国法院称双龙还有救
上汽向双龙提供2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