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轮胎:欧盟来真的了

2009-10-27刘春晓

汽车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芳烃春华橡胶

刘春晓

当我们还在讨论特保案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对于环保轮胎的要求,欧盟要来真的了。“总得把车卖出去吧。”——轮胎企业面对欧盟的法令满是无奈。

“他们(欧盟)技术水平上来了,就对我们的轮胎进行限制。就说多环芳烃致癌了,之前用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听说出现什么伤害啊。”一位轮胎生产企业负责人对《汽车观察》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抱怨。

欧盟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对橡胶轮胎(包括摩托车轮胎)、翻新轮胎和添加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限制。

当我们还在讨论特保案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对于环保轮胎的要求,欧盟要来真的了。

多环芳烃为何物

简单来说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含有将近一万种化合物的物质,在轮胎生产中会使用一些含有PAHs的油类作为添加油。这些添加油与橡胶介质结合在一起,并最终驻留在轮胎的橡胶中。

欧盟为什么要限制多环芳烃的含量呢?最主要的是多环芳烃致癌。除了对轮胎生产工人造成伤害,用非环保高芳橡胶油生产的轮胎在使用时会因摩擦挥发出苯环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在离地面1米的空气中漂浮,对身高1米左右的儿童直接造成危害。这一现象被称为“1米污染”。

基于此。欧盟在2005/69/EC中对8种强致癌性多环芳烃作了严格限制,其含量总和必须小于10mg/kg,其中苯并芘小于1mg/kg。此外,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规定轮胎中使用的多环芳烃含量应小于轮胎质量的0.1%(即1000mg/kg)。此项法案也被誉为“中国加入WTO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法规。

国内暂无“环保”油

芳烃油在我国有很多的企业都可以生产,但是由于工艺水平的差距,我们生产出来的芳烃油并不能够满足轮胎企业出口的需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助剂专委会理事长许春华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多环芳烃由于致癌,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欧盟的做法是大势所趋。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支持。但是我们国内由于技术的原因,还不能自主生产满足REACH法规的芳烃油,只能依靠进口。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做这个事情了。

《汽车观察》记者对我国芳烃油生产企业做了调查。国内有两家芳烃油生产企业的标榜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记者打过电话询问,一家信誓旦旦表示:我们完全可以达到欧盟的要求。另外一家则说“我们是国内第一家能够生产环保芳烃油的企业,而且我们的价位也不是进口产品可以比拟的”。通过记者了解,该企业的“环保芳烃油”7300元一吨,而上一家的价格为13000元。当记者问及是否通过欧盟的相关检测的时候,两家的回答确实含糊其辞。一家是通过了日本株式会社的使用检测,另一家则是正在检测中。

“只有通过欧盟检测认证的产品才是合格的”。许春华理事长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给出了准确回答。

那么除了芳烃油,我们能不能找到替代品呢?

“芳烃油是有替代品的,用环烷油完全可以代替芳烃油在轮胎中的作用,但是环烷油成本很高。”面对《汽车观察》记者的询问,许春华理事长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企业无奈进口

玲珑集团产品研发室副主任魏胜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玲珑集团所生产的轮胎用的芳烃油也都来自进口渠道,我们的供应商是经过欧盟检测批准的。我们也想用国内企业生产的芳烃油,毕竟是国产的,成本的优势摆在那里,可是苦于国内没有厂家能够生产,只能靠进口了。”

“毫无疑问,REACH法规具有贸易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成本,降低了竞争力,提高了对欧盟出口产品的贸易风险。”黄海橡胶股份公司董事长孙振华对REACH进行了评价,“但另一方面,REACH法规的实施对我们企业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促进。因为PEACH法规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出发,对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管成本提高了多少,轮胎总得卖出去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企业负责人用这样的话道出了我国部分轮胎出口企业在面对欧盟REACH法规的无奈。

没有替代品,国内又没有环保芳烃油可用,轮胎企业自主研发又卡在哪了?

“自主研发和寻找好的替代品,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检验和调整。制造轮胎需要用很多的材料,任何一项的调整都会对整个轮胎的品质产生影响。选择进口芳烃油是现在最好的选择。”魏胜主任的解释代表了国内轮胎企业的无奈。

成本“自消”

许春华理事长为《汽车观察》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轮胎行业每年需要使用的芳烃油大概在20万吨30万吨;进口的环保芳烃油由于仅仅使用于部分高端产品,每年在5万吨左右。

记者为我国轮胎行业粗略算了一笔账:普通芳烃油价格在3000元~7000元,进口芳烃油价格普遍在13000元以上。进口芳烃油比国产芳烃油贵6000元~10000元。以每年进口芳烃油5万吨用于轮胎行业,我国轮胎行业每年需要为此多支付3f6元~5亿元。

金融危机加剧了轮胎行业的竞争,我们的轮胎产品不可能通过提高价格来抵消这部分成本,就像那位轮胎企业负责人所说“产品总要卖出去吧。”

孙振华董事长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提高产品价格不是惟一办法,企业加强自身产品质量控制、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企业会通过内部挖潜,通过工艺过程控制和精益管理,将产品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避免因价格过高流失客户。”

研发,品牌是关键

除了继续进口欧美的环保芳烃油外,“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早日开发出符合欧盟要求的芳烃油产品,才是我们轮胎和芳烃油企业应对这些法案的根本。”许春华理事长为我国受困于多环芳烃的企业指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孙振华董事长也通过黄海橡胶的经历为其他轮胎生产公司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欧盟认证工作。三是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贸易技巧,通过整合营销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认知度,加快开拓新兴市场等,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环保芳烃油的产品研发与试验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这的确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研发的理由。欧盟要来真的了,美国也来真的了,还有谁就要来真的了?事实上,无论如何这都是迟早的事。对于在这个快速提升的市场中求发展,缺乏高端技术的“牙齿”,我们又何谈还手之力?从这个角度看,这真不是件太坏的事。

猜你喜欢

芳烃春华橡胶
木碗
过生日
张之洞的“三不争”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关于重芳烃轻质化与分离的若干思考
文若春华思如泉涌
柱芳烃固有手性研究进展
自制橡胶骨
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探究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