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游戏进教材

2009-10-27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 2009年9期
关键词:益智网游庄园

张 坤

[阅读导航]

日前,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决定,将“摩尔庄园”开发的一款游戏选入小学教材。此消息一出,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下面让我们走进其中。体会其中的“是是非非”。

网络游戏该不该进教材

杨红兵

最近,一款网络游戏获得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肯定,被选入武汉小学教材,走进了部分小学课堂。有网友认为这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与时俱进;也有人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推荐游戏给孩子们可能有负面影响。

与京剧进课本反复斟酌、多方论证相比,网游入编教材要简单得多、快捷得多。其实程序上删繁就简、办事效率提升本是一种行政进步,但如果这样的便捷不建立在实践检验、多方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这样的决议与拍脑袋、一家之言的决策并没有什么两样。

教材编写者面对公众的质疑给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回应:“难道不写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戏吗?”这样的反问看似有力,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游戏虽说好玩,但并非人人皆爱。爱玩的孩子学起来固然高兴,不爱玩的怎么办?

不写入教材,固然不能禁止孩子玩游戏,但写入教材就可以控制孩子玩游戏吗?如果玩游戏入编教材可行,那么谈恋爱、抽烟、喝酒、打架等问题为啥不能登堂入室?从诸多问题来看,编写者的反问是苍白的、脆弱的。正是因为理

由的不堪一击,才引起坊间和网友的热议,质疑声四起,让公众浮想联翩。

不过,对此相关部门还是积极回应了,“网游这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学会上网的基本功,这些功夫是日后上网必须掌握的,现在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令人忍俊不禁的出发点,教学生学习论坛注册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很多,为何偏偏选择网游呢?再说,现在没有论坛注册和交流的能力,将来会成“网盲”吗?试问教材编写者,今天诸位网友或许也包括编者先生,有几位是通过网游学会论坛注册和交流的?

可以说,迄今为止,针对网游入编教材的做法,没有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可以让公众欣然接受。笔者不揣愚昧,估计要么道理不够充分,要么论据不够丰富。而问题的关键倒不是理由给得充不充分,而是教材编写机制是否能经受多方考量,譬如入编教材有无科学论证、阳光程序、多方利益充分博弈。

就教材选用来看,网络游戏方面的教材肯定有市场,会受到不少学生的热捧,由此可见它至少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实用的、受欢迎的教材,未必就是合理的、科学的。到底可行不可行,不能光听专家的,还有待实践的反复检验。如果经不起实践检验,就是占有稀缺的教学资源,不仅浪费资源、耗费钱财,而且还牺牲学生的宝贵时光,甚至助长不良习气。

[赏读]

这是一篇较有特色的驳论文,作者把教材编写者和相关部门的回应作为批驳的“靶子”,对其多角度、多方面层层深入地进行反驳,这样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有说服力。

能否把网游由洪水猛兽变成益智良方

李万友

网游通常被视为洪水猛兽,可竟然登上了大雅之堂,进入小学教材。这事儿有些不可思议,但就是有敢为人先者。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最近,一款网络游戏得到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肯定,被选入武汉小学教材,走进部分小学课堂。有网友认为这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与时俱进;也有人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推荐游戏对孩子们可能有负面影响。教材编写者反问,“难道不写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戏吗?”他们认为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推荐好游戏给孩子要好过孩子们自己去找坏游戏。

在谈网游色变的环境下,这一做法难免遭到口诛笔伐,而网游商“摩尔庄园”自然难逃“连坐”。客观地说,基于网游的危害以及不科学的引导,人们的担心也可以理解,但很多批评与质疑都显得有些偏颇,是对摩尔庄园不太了解,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首先,应该讨论的是学生该不该玩网游。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学生玩网游本身就是他们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涉。这算是对学生自由权利的尊重。从该层面审视,我们不该干涉学生。

当下,学生玩网游闹得人心惶惶,不是学生的错,也不是网络的错,而是网络环境不纯洁,导致网游良莠不齐甚至低俗血腥惹的祸。

其次,应该对网游有客观、公正的评价。网络也有好坏之分,可以益智、创造快乐的网游是好的,相反则是坏的。既然阻止不了学生玩网游,我们要做的就是净化网络环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留下健康、向上的网游。既然“摩尔庄园”这款网游能够通过审核进入教材,则说明其很大程度上是好网游,所以我们没必要过分担心。

其实,笔者一直认为,网络是学习的好帮手,就看怎么运用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毒害了不少青少年,但问题在于网络环境污浊和引导不当。因此,只要网络环境干净,网游健康,让学生上网、玩游戏无妨。

基于此,在评判网游该不该入教材时,关键是要看该网游是不是健康的,能不能益智,而不应一概否定。另外据观察,“摩尔庄园”虽是“开发商”,但它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它秉承开发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产品策划理念,专为7—14岁少年儿童设计安全健康益智的虚拟互动社区,而庄园的主题是:健康、快乐、创造、分享。实质上,这已得到一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都喜欢和放心。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成为进入教材的“先例”,不然,早就胎死腹中了。

如果孩子能从中得到快乐,又能远离不良网游,何乐而不为?如果所有的网游商都能这样做,我们还有什么担心和后怕的呢?当然是欢迎都来不及的事。

再次,看问题要找准根源,不能单纯把矛头指向某方面。网络环境糟糕不堪,原因在于监管乏力,孩子受影响不能简单怪罪于网游、网络,该挨骂的是有关方面的不作为,这才对路。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整治网络低俗问题,相信随着力度的加大,网络环境会越来越干净。显然,这是在消除网络负面影响,为孩子着想。

如果网游能够寓教于乐,与素质教育挂上钩,应该是好事情。我想,当务之急是,要尝试如何把网游由洪水猛兽变成益智良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赏读]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给人启迪,让人深思呢?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人看了之后如醍醐灌顶呢?不言而喻,就是深入辩证地分析问题、理性地看待问题的文章。就如此文一样。

在目前谈网游色变的环境下,网游进教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深入思考,指出如果网游能够寓教于乐,与素质教育挂上钩,应该是好事情,并指出要尝试如何把网游由洪水猛兽变成益智良方,而不是“一棍子

打死”。这是多么辩证的观点啊!看来我们写议论文时也应学习作者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千万不要把问题看“死”。

网游进教材:引导还是纵容

欧木华

“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武汉市将“摩尔庄园”游戏收入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长江商报》5月4日)

200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学生上网人数已经达到3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会玩网络游戏。面对如此庞大的小学生网民,想靠“堵”来隔离网络游戏对小学生的诱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必要谈“网络游戏”就色变,不正视问题,一味逃避,无助于解决问题。

陶教授认为网络游戏进教材,就会让学生成瘾的比例迅速上升,这种观点没有数据支撑,逻辑上把正确引导学生玩网络游戏和催生网瘾混为一谈,否定了教育对儿童玩网络游戏的正面引导作用,属于“想当然”的看法。如同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工作者谈“性教育”“生理教育”便色变一般,以为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沉迷于“色情”而不能自拔,但事实否定了这种“想当然”的观点。有关专家在研究青少年性犯罪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共通之处是,他们都缺乏了解正确的性知识的渠道。”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点孩子可能认识不到,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而不能片面地把网络游戏当做恶魔。小学生正处于喜欢游戏的年龄,玩游戏是孩子的权利,虽然我国对中小学生上网吧有严格限制,但并没有否定其在教师和家长引导下,选择健康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的正面意义。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门在充分认识到“禁果效应”和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制定了网络游戏分级标准,比如“EC”级就属于“适合三岁以上的儿童,不包括任何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这类网络游戏。

其实,很多网瘾少年正是。因为得不到有效引导,才会成瘾。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引导,而不在于“隔离”。对于将网络游戏引入小学教材,我们要肯定其属于正面引导,而不是纵容,当然在做法上,还有许多须思考的问题,比如,所选网络游戏,是否健康,积极向上,是否体现了团队互助协作的精神?在引导孩子认识这个网络游戏的同时,是否还须强调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些,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建设性问题。

[赏读]

所谓不破不立,要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必须把对方的观点彻底驳倒,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本文在批驳时就批驳得非常彻底。驳倒要反驳的观点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深入论证,这样文章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令人信服。

猜你喜欢

益智网游庄园
奇怪的庄园
皱眉人
益智主题乐园
动物庄园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印度KL庄园
益智大比拼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没有网游=平坦的成才大道吗?
防沉迷 网游实名制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