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选择的心理账户

2009-10-27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塞勒电话卡门票

常 青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快速评价它的优劣。卡尼曼教授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治疗一种疾病,救治对象共有600人,为此人们提出了两种不同救治方案,分别通过下面两种方式描述:

描述一: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600人中的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性救活全部600人,2/3的可能性一个也救不活。实验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方案D,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实验结果是: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有概率的事情,因此选择方案D。事实上A和C、B和D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描述方法,结果却大相径庭。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心态。经济学家认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更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随着心理学家的介入,我们对人类理性的认识似乎更加清晰。卡尼曼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理查德·塞勒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们在以下两种描述中进行选择:

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2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为O,你愿意花多少钱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对于描述一会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以降低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但对于描述二,即便是能获得几十倍的补偿,他们也不愿参加这个增加了万分之一死亡概率的实验。

事实上,人们经济行为中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生活中更不少见。

你很想买票去听一场音乐会,但出门前你发现你丢了一张200元的电话卡,而音乐会门票恰好是200元一张,你是否还会买票去听音乐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回答者仍然选择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出门前,你把你用200元钱买的音乐会门票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再买一张门票呢?结果却是,大部分人都说不去了。

其实在人们脑海中,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被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即塞勒所称的“心理账户”。丢失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花了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

(摘自《经济晚报》)

猜你喜欢

塞勒电话卡门票
我的专属门票
魔方小区
北京“门票达人”办展览
首席财务官
独具慧眼,投资电话卡
家庭服务卡
你有生的欲望,就没有什么能让你死
英文名/等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