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并购迷局
2009-10-26袁啸云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8期
袁啸云
近年来,很多企业高举民族品牌的大旗成了行业的龙头后,却成了外国资本的囊中之物。比如,那些曾经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中华、大宝、汇源、苏泊尔,白加黑,南孚,金龙鱼、双汇等,都曾是国人耳熟能详、正在使用或使用过的行业名牌,如今在海外资本强势兼并或收购之下无一幸免。
有论者指出,民族品牌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本身就饱含着民众的信任、支持和感情。不同于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硬件,它的存在不仅是企业的,更是民族的。培养一个民族品牌要经历千辛万苦,而很多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就在地球上消失了,令人惋惜。
也有论者指出,不能将外资并购“意识形态化”,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当善于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卖出自己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要善于在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价格买入别的企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价值。我们对于跨国并购还不熟悉,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进而成长为全球公司的必修课。
孰是孰非?恐怕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