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

2009-10-26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3期
关键词:一卡通管理系统架构

谭 宁

[摘要]校园一卡通应用中IC卡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电子钱包的消费和记录应用的特征信息,作为学生和教工在校内的证件,应用于教学、日常生活及其管理等方面需要识别与管理个人基本信息及相应收费的地点,实行一卡多用。就一卡通系统的性能需求与建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055-01

校园“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一卡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做法,在校内集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会员证、餐卡、电话卡、存折等于一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它将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高效、便捷,既实现了对师生员工日常活动的管理,又为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校园“一卡通”系统又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校园中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具有重大意义。校园“一卡通”的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金融消费、身份识别和学校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在支撑环境的基础上,为师生员工提供各项应用服务。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网络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这些应用系统在教学、科研、管理的不同的方面发挥着作用,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提供了基于校园网的协同办公环境,使学校办公逐步向电子化、无纸化方向迈进。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办公系统用户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建立完全Web化的网上办公环境,网上办公系统的用户群从以前的面向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扩大到了面向学校的个人,使行政办公人员与其他个人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方便的信息沟通。

由于现在有些商业软件非常成熟,考虑到建设周期对部分应用系统可采用成熟的商业软件,以便快速部署投入使用。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的个性化,不可能所有的商用软件都能满足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如学生信息系统、网络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等系统,这些系统需要自主开发或二次开发。

二、校园一卡通系统结构及组成

(一)系统总体结构。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采用在.NET架构下建立基于WEB的多层架构的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基于WEB的全方位应用,无缝接入数字化校园。

基于WEB企业级应用的多层架构的一卡通系统,使用中间件技术将中心数据库和具体的应用程序分离,提供了一个易于扩展的业务架构,可以更好的、更合理的规划业务流和数据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实时性能优越,可维护性强[2,3]。

数字化校园采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设计为可扩展的“321”应用系统架构模型。保证了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可扩展的应用系统,可以使第三方系统方便、安全的与一卡通系统连接。

(二)系统软件层次模型。.NET框架下的多层架构一卡通系统,由中心数据库、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Web Service、一卡通系统各类人机界面、第三方应用、数据传输平台,以及管理和监控系统组成。

1.中心数据库。.NET框架下的新一代多层架构银校一卡通系统,做到了真正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平台无关性,可以兼容多种数据库平台,如:ORACLE、MS SQL Server、SYBASE、DB2等,以及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如:UNIX、Linux、MS Windows等。多层架构的银校一卡通系统,在系统安全性的保障下,实现网络无关性,可以安全的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互,实现真正的新老校区的互通。

2.数据访问层。一卡通系统中的核心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通过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使系统可适用于多种数据库平台。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快速数据访问机制和数据连接池技术,以提高信息的交互速度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由于在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与数据库服务器(Databa

se Server)之间,建立了安全可靠的信任边界,使得每一个从业务逻辑层来的数据访问请求,通过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时,保证其他应用和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业务逻辑层。在业务逻辑层中将一卡通中心数据库和各种具体业务应用,映射为数据库对象和业务逻辑对象。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对于各种对数据库的访问请求,全部通过业务逻辑层进行信息的交互,达到应用与数据的完全隔离,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4.Web Service。通过Web Service建立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架构,为大型应用提供了更具弹性、更加经济、更高效率的运行模式。可以在广域网上共享程序和数据,并且对开发者透明;借用Internet实现以前要专线才能实现的数据及信息访问,大幅降低应用成本;程序可以透过防火墙的运行,并能确保系统安全;前台操作界面同时可以兼容Windows Form和Web Form两种方式,这使得银校一卡通系统跨校区使用真正成为可能。

5.应用层。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所有前端应用,全部在Web Service之上。其中包括表现为Windows Form和Web From人机界面的电子钱包、身份识别等各类应用,以及校园中与一卡通系统息息相关的各种MIS系统。

应用层与Web Service之间通过加密的XML文件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保证在公共网络上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6.数据传输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是信息的共享,数据传输平台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一卡通各个子系统,及与第三方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同步复制和实时分发。

数据传输平台由中心数据库、数据分发中心、分控中心、子系统数据库成,之间通过安全的SOAP/X.509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平台同时可以监控各个数据分发点和子系统数据的同步情况,并记录日志以备查询。

7.系统管理和监控。系统管理和监控组件负责对各个子系统的参数设定,运行状态监控,实时业务数据、运行日志管理,对各类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联机与否、交易或认证记录的上传情况的监控。

参考文献:

[1]宋文功、杨培敏,“数字化校园”与“校园一卡通”关联的实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伟科、范晓宁、林泽东,一卡通系统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基础性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7.5.

[3]杰晶,浅谈“一卡通”系统应用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改革与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3.

作者简介:

谭宁,男,汉族,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一卡通管理系统架构
一卡通失卡招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基于.NET框架的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