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文境 感文情 知文律

2009-10-23邱旭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10期
关键词:感性语言文字课文

邱旭红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感悟语言,积累语感,从而掌握运用语言”。语文名家的这一断言,不仅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肯定,也为当前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基本路子。要踩实这条路子,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是撬动的支点,只有找准这一支点夯实基础,“积累语感”“运用语言”才不会是无米之炊、空中楼阁。因此,感悟既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那么,如何“感悟”呢?笔者以为,感悟语言必须达到三个层次——入文境、感文情、知文律,而要实现这三个层次,也应从语文教学之本——“读”字上用功夫。

一、自读——入文境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描绘的意境,所陈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包括对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它所构设的情境,所蕴涵的情感、韵味等的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这里要强调一个“直接”,即学生自读。语言的整体性和形象性构成的具体的“文境”通过“感”便可获得。教学中感知文境这一层面的实现,一般放在对课文的初读阶段。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初触文本,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文间插入的图画会引起他们的学习注意与学习兴趣,他们会学得格外专心。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对语言文字的接触中,进行感触、思维、想象等心智活动而渐入文境,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初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有了大概的体验之后,才提出诸如“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等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掌握课文内涵的信息,并能使学生在答问讨论中互相启发、思维互动,还使下一步教学有的放矢、因疑施教、逐步深入。

学生对文境的感知应该建立在亲自参与读书活动之后,没有学生对“文境”的心灵体验,就不会有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个性理解。教师在读前的大串问题、累赘说解非但影响了学生“潜心会文”,更削弱了学生学习读文的阅读期待。静心细想,桂林山水那如画的境地,学生不读而光靠教师的讲解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吗?作者所表现的狼牙山五壮士相继从顶峰绝壁上纵身跳下的那种宁死不屈的形象不正是学生吸纳了课文具体描述的语言而在心目中再构现出的吗?所以,要实现感知文境,必须留足时间给学生自读。

二、精读——感文情

学生通过自读及教师的相机点拨初步感知了文章的整体内容,隐约领略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哲理,这些还仅处于对语言感悟粗浅的、感性的层面,“感文情”比这一层面要深一步,教师必须在学生入文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切己体察”“披文入情”。

感文情须寻找训练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可感性、生动性、形象性的文句。这样的文句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它们就是学生“感文情”的感悟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精读细读。下面列举课例略作说明。

例1.《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为让学生感其情,教学时要让学生读读前文体现榕树茂盛和充满生机的句子,然后启发学生体会除了这儿的大榕树在给鸟儿创造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里成为鸟的天堂?让学生看语句“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学生肯定能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赞美之情。最后用轻读内化、朗读表现来深化对文句表达的情感印象。

例2.《开国大典》:“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文章连用四个“传到”构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语句。教学此处,启问学生,如果改用一个“传到”,只用“传到全国各地”来写,读来感觉如何呢?对比读读思思,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句子表达出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自豪感和毛主席这一宣告的庄严和雄伟,感悟到语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入文境”学生大多能通过一读而成,而“感文情”则需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在对所读语言材料反复诵读、揣摩、咀嚼、比较、推敲的基础上激其思、感其言、知其义、动其情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一个精读的过程。

三、熟读——知文律

本文所说的文律指的是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语文教学让学生重感性的语文实践,走综合感知语言的路子,这一观念和做法已被语文教学专家所肯定和接受。怎样才算“重感性”“综合感知”?笔者以为,实质的问题是熟读和读熟的问题。“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所以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还是应从读中认识、读中体会、读中掌握。

如《荷花》第二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开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诵读,读通、读懂这一段两句话分别描写的对象,提问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再启示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荷叶之茂盛、荷花之多姿,并用声音显示出这种美感;然后采用各种朗读形式(互相听读,教师提示关键词读,配动作表情读……)使学生对这段文字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这一番熟读的工夫上,引导学生适当领悟这段话遣词造句的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知道比喻句的形象传神、排比句的铺陈效果,同时锻炼了学生语言的感受力,为学生的语言库添积新的语言材料。学生熟读吮吸的语言营养,如遣词用句、借鉴句式、模仿写法等,到运用时,所积累的语言自然会鲜活起来。文学大师巴金先生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正是熟读而知“文律”的真知灼见、切己之谈。

总之,学生对语言文字构筑的“境”,传达的“情”,运用的“律”,可以通过学生自读、精读、熟读来实现对它们的感知、领会、掌握。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324012)

猜你喜欢

感性语言文字课文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性理性不拔河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