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09-10-23刘盛艾
刘盛艾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情景以及突出物理学习的应用实践性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 自主学习 教学氛围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本文就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转换成“培养学习者”的角色,即从单纯地传递知识过渡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独立的学习能力上来。除去外表的威严,重新塑造那种以期待、宽容、信任、鼓励为核心的人格形象,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
2.老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学习“电是什么”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1)老师提问“你们知道电是什么吗?”安排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游戏比赛,分组进行摩擦起电实验。(2)让同学们观察老师玩的一个魔术,即摩擦带电的两根玻璃棒、橡胶棒的相互排斥或吸引现象,从而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和自学。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总之,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自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教师要此为良好的契机,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压力作用效果,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学到人气压强时,用一个空玻璃杯,上面盖住纸片后倒过来,看到纸片落了下来,再将玻璃杯盛满水后,用同样的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问:玻璃杯里有水,且重力比刚才大多了,为何纸片和水都又不往下掉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物理中很多知识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尽量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连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讨,去学习。在讲惯性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乘出租车上高速公路,需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这样,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强化课堂物理实践应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多数初中学生,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我们的实验教学课堂上,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技实践能力。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其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相对漫长的过程,科任老师应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教学诸环节上予以训练,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探索新型的课堂物理模式和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裴俊先.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2.张建虎.小议中学物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8(12)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溪县教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