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2009-10-23李卫国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教法素质教育教育

李卫国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的任务。中学地理作为中学教育阶段唯一一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学科,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热爱地理,首先就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搭起理解的桥梁,促进感情交流,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正确对待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心理性格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努力上进的信心和勇气,给每个学生充分活动表现自己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把学生的热情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采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恰当的教学体态,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表扬,鼓励他们敢于举手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班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从而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二、坚持启发式教学,全面发展学生

在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材内容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基础也应用不同的教法。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教法,但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摒弃注入式教学。新课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法,从品德、智力、能力多方面来培养学生,尤其注重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用图、分析图,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使之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这些都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从不断的启发——思考——获得成功中提高地理能力。在反复体验成功中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师首先要领会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重难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佳教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是一个总的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不同的性格心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年龄和特征,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待程度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再接再厉,让他们带动全班,并强化他们的能力培养,使之更上一层楼;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勉励他们积极进取,树立必胜的信心,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向优等生看齐,奋发向上,查找差距,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教材重难点。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运用这些教学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

五、要联系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

现行的教材,具有文理相通,人地结合的特点,它的综合性、区域性和时代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办地理板报、地理知识竞赛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地理课外小组开展活动,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另外,还可以直接、间接联系本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如某工厂的原材料来源、运输方式、销售地的考察,农村各类用地的分布使用等都可以成为调查对象,其内容也可不局限于地理,可以是多学科综合进行,但必须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新的时期,素质教育已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去迎接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白光润.现代地理科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蓉,李元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4.徐文智.地理教师素质自我完善的途径[J].地理教育.2001,5

5.邓志伟.论素质教育的墓本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6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法素质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