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中的“山寨版复习”

2009-10-23瞿晓丹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梳理再创造思维

瞿晓丹

摘 要:“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一种思维的革命和意识的进步。本文从“山寨”起步,利用赵云峰老师的山寨版“线和角”的复习来谈谈自己自己对复习课的理解。

关键词:再创造 思维 梳理

一、复习与再创造矛盾吗

复习可以促使学生回忆,进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复习的基本出发点是帮助学生减少遗忘,增强记忆力。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实际活动来获取数学知识。这个过程被他称为“再创造”,显然复习课与再创造是不矛盾的。复习课应该有复习课自身的创造性。本节课的再创造,就是复习整理方法的运用。在教学片段二,我开始引导示范用列表法,引导用网络法,回忆用集合法,运用自创法。在学生自由整理角的知识的时,就发现学生整理得很全面。有了相应的复习方法,学生复习其他知识,得心应手了。只是初次进行这样的整理尝试,学生并没有出现独创的整理法,但是随着这冰山一角揭开,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地提高。

二、复习与练习怎么处理

如果把复习课简单的与练习课等同起来,将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这样必定会使得复习课失去了其应该有的梳理知识、沟通知识、提升能力等功能,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当练习的思维含量不够,多数停留在回忆、巩固的层面上,没有体现这部分的重难点,那么学生的能力是不会有提高的。我觉得复习课不等同于练习,但是也不能缺少练习。练习是为复习服务的。在教学片段二的练习里,我把复习藏在练习之中。在练中复习,在练中整理。从一道题目里,窥到了垂直与平行知识点的整理体系。

复习课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的时间要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要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片段三的练习,取材自生活,取意于垂直、平行线的画法等的复习。而且本课的练习也不是独立于其他知识而存在,把垂直、平行知识运用于位置。

三、复习课重思维与还是重技能

从整理方法的取名、运用、自创,把《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复习定位重在思维的提升。我们说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旧知;二是熟练技能,形成能力,提高正确率;三是发展思维,在复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作为一节完整复习课,三个方面的目的往往糅合于同一课中,不可分割。但是到底是重思维还是重技能,要看是哪类专题的复习。如概念类的知识时,一般要体现出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为主要特征,应重思维;复习计算的方法和法则等要体现出熟练技能,形成技能为主要特征。

四、几何画板的运用是不是在作秀

几何画板在初中几何里,是学生学习的常用工具,就像我们的常用字典一样。小学阶段的知识与初中知识并不脱节。如果真要说几何画板的运用是作秀的话,那也是故意秀给学生看的。让学生初步接触初中将要接触到的工具,为新知识与旧知识做好链接,也是我们的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当然,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应当把画板的应用渗透在各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复习课。

数学的课堂,本身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在我眼里,数学课的智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有人说“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教师运用智慧提升复习课的质量,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智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赵云峰.《线和角的复习》教案设计

5.顾汝佐.课堂教学设计和指引.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单位:温州市岠江小学

猜你喜欢

梳理再创造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广告翻译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