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2009-10-23赵建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多媒体

赵建华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

多媒体集声、光、影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弥补了听力残疾所造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缺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为新课导入提供了直观的、高效的辅助教学。本文结合教材的特点,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巧设新课导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故事情景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儿童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渲染气氛。例,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给学生展示这样的一个动画画面: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八戒找到2个西瓜,可是师徒4个人,2个西瓜该怎么分,八戒费劲心思地想。此时,这样的画面完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的概念,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景

《新课标》指出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聋生的思维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拓展课堂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例:在教学《折数》时,创设商场打折促销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折数,揭示新课内容。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的经验基础,学生研究的兴趣盎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创设问题情景

聋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形象化情境中的问题更有兴趣,更会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第一步,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现红领巾、报刊亭、数学书等实物画面,让学生找到它们各自的角;第二步,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上角的形成;第三步,把实物图隐去,只剩下几个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几何图形角;第四步,让学生观察几种角的共同点,同时电脑上不时闪烁几种角的顶点及角的两条边。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地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模拟实验情景

常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创设很多的实际生活情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新课改强调知识贴近生活。为了适应这一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丰富的情境,来弥补常规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学习《地震》《爆炸》,课堂上我采用了实验现象直接导入新课,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所以课堂伊始,就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及目的。

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教学情景来导入新课,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丰宁特教中心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多媒体
情景交际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